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彦助专利>正文

多工作面充电式震动型电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633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作面充电式震动型电动工具,主要包含主握把、二支架杆、电池盒、传动机构、以及副握把所构成。借由主握把下方组接二支架杆,二支架杆末端又组接于传动机构,使其形成主要的骨架基础。二支架杆上分别设有电池固定环圈、固定挡块及支架杆肋片(肋条),用以固定其电池单元、以及稳定传动机构的作用;副握把上设有夹扣,可借由该夹扣使副握把夹持于二支架杆上,并利用该夹扣而使副握把可于二支架杆上移动调整距离,而可方便专为户外水平或垂直不同方向的螺栓(帽)的旋锁、或拆卸使用的充电式震动型电动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手工具,特别是指一种多工作面充电式震动型电动工具
技术介绍
一般户外的大型螺栓、螺帽(例如火车的铁轨与枕木)在锁固或拆卸时,都必须使用具有较大扭力的电动旋锁工具来执行动作,而传统所使用的电动旋锁工具必须额外提供电力以供给所需的电源,例如是发电机。因此,在操作传统电动旋锁工具的同时,又必需另备电力设备,不仅在携带与移动上极为不便,更常会因电线的羁绊而造成使用场所的局限。其次,传统的电动旋锁工具操作时,由于庞大的旋动力道反馈于工具机身,容易因为没有良好的握力点设计,而因扭力过大而致使操作的人员承受过当力量而容易疲累、以及长期下来所造成的职业伤害、或因工具本身承受较大的扭力而经常导致机具零件的松垮或损坏。因此,若能提供一种确具功效增进、并且能够提升该项产品使用价值的电动工具,将对市场产生创新及提升工作效率有增益的作用,此亦为本技术研发的动机所在。有鉴于此,本案设计人乃积极研究并深入构思,应该对于垂直与水平的各种工作面的使用需求而开发出本案结构,借以克服前述的总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使用方便性、操作稳定性与提升作业效率的多工作面充电式震动型电动工具,达到产品创新的目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工作面充电式震动型电动工具,主要包含一供手部握持的主握把、二支架杆、电池盒、传动机构以及副握把;该主握把的二侧下方组接固定有所述二支架杆,二支架杆末端又组接在传动机构的二侧,使其形成骨架基础;二支架杆的一侧或二侧设置有电池固定环圈,电池固定环圈上设有固定挡块,当电池固定环圈于支架杆上转动时,可改变固定挡块的角度;二支架杆的下端缘横设有支架杆肋片或肋条,该支架杆肋片或肋条跨接于二支架杆之间;该电池盒具有电池极片座与电池单元,电池极片座二侧设有束环以将其固设在二支架杆上,电池单元插置套卡于电池极片座上;借由旋动二支架杆的一侧或二侧所设的电池固定环圈,使固定挡块旋转挡固其电池单元,以使其被抵顶限位而固定;旋动其电池固定环圈以使固定挡块脱离挡止的范围时,该电池单元即可脱离电池极片座,从而取出进行充电及更换使用;该传动机构受电池盒的电力供给而使传动端转动,传动机构末端设有卡槽,该卡槽为紧密地嵌卡于二支架杆的支架杆肋片或肋条处,以使传动机构与二支架杆之间具有良好的抗扭力与平衡扭力作用;该副握把为一供手部握持的ㄇ形握把,副握把两边具有可锁固或松脱的夹扣,该夹扣的锁固与松脱可使副握把可于二支架杆上为移动、或调整适当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环圈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传动头嵌卡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副握把调整示意图。其中:10主握把11正反转运作开关12电气信号灯20支架杆21电池固定环圈22固定挡块23支架杆肋片(肋条)30电池盒31电池极片座32电池单元33束环40传动机构41传动端42卡槽50副握把51夹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有关本技术所述及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当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另外,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所需特别说明的是其所附图式,是以示意的方式来解释其基本结构,因此在所示的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结构或组件,且所显示的结构形状、尺寸、比例、或是组件数目等,乃为一种选择性的设计,合先述明。首先,请参阅图1所绘示的本案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以及图2所示的本案具体实施例的平面结构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主要包含主握把10、二支架杆20、电池盒30、传动机构40以及副握把50;其中:该主握把10为一把手,可供人员以单手或双手握持,主握把10一侧设有正反转运作开关11,其上又设有若干电气信号灯12,用以显示电源、电力及故障等信息。二支架杆20,是固定于主握把10的下方,二支架杆20的末端组接在传动机构40的二侧,以使二支架杆20形成骨架基础。该二支架杆20的一侧或二侧设置有电池固定环圈21,该电池固定环圈21上设有固定挡块22,当电池固定环圈21于支架杆20上旋动时,可以改变固定挡块22的角度,借以阻挡、及固定电池单元32并防止其在操作振动时脱落。该二支架杆20的下端缘横设有支架杆肋片或肋条23(图中肋片以例示意),该支架杆肋片或肋条23是与支架杆20一体连设、并且跨接于二支架杆20之间,以使其具有预定的补强强度值、以及平衡传动机构震动时的扭力使用功效。该电池盒30具有电池极片座31与电池单元32,该电池极片座31二侧设有束环33可将其固设在二支架杆20上,电池单元32可插置套卡于电池极片座31上;因此,借由转动其二支架杆20一侧或二侧所设的电池固定环圈21,以使固定挡块22可旋转挡固其电池单元32,以使其电池单元32被抵顶限位而固定(如图3所示);而若旋动其电池固定环圈21以使固定挡块22脱离挡止的范围时,则该电池单元32即可脱离电池极片座31,复而取出进行充电、及更换另一电池单元32而便于持续使用。该传动机构40可受电池盒30的电力供给、以及正反转运作开关11的操控使用而使传动端41作正反转运作转动,进而于传动端41处枢接套筒(图中未示)以对螺栓(帽)行锁固或拆卸动作;此外,该传动机构40是固设于二支架杆20的末端,而本案在传动机构40的末端为设有一卡槽42(如图2、图4所示),乃恰可紧密嵌卡于二支架杆20所设的支架杆肋片或肋条23处,以使其电动工具于使用时在传动机构40与二支架杆20之间具备有良好的抗扭力使用结构、以及传动机构40于震动时具有良好的扭力平衡使用功效。副握把50设计呈一类似ㄇ形的握把,可供人员手部握持;副握把50的两边为分别具有夹扣51,可借由锁固该夹扣51使副握把50固定夹持于二支架杆20上,若将之夹扣51松脱,则可令副握把50于二支架杆20上移动,以便施作人员在以双手前后握持本案工具时能够调整适当的握持使用位置、以及距离(如图5所示)。根据本案实施例所述的结构,该二支架杆20是架设于主握把10与传动机构40之间而形成主要的骨架基础,又于二支架杆20上设置有可旋动的电池固定环圈21,形成对电池单元32的卡榫挡固作用,而二支架杆20下端缘的支架杆肋片或肋条23更提供了传动机构40的嵌卡固定、更使整体工具在使用时具备良好的抗扭力与平衡扭力的使用结构及使用结构及功效。因此,本技术借由上述结构的组成将可达到下列增益:该主握把10及副握把可供人员手部握持,且副握把50可借夹扣51使其于二支架杆20上调整距离,使其更能符合使用者对应水平或垂直等各工作面的握持习惯、体型等条件、以及工作件的位置与角度等等,以令其操作上可更为方便、顺手。主握把10上设有若干电气信号灯12,的以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工作面充电式震动型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一供手部握持的主握把、二支架杆、电池盒、传动机构以及副握把;该主握把的二侧下方组接固定有所述二支架杆,二支架杆末端又组接在传动机构的二侧;二支架杆的一侧或二侧设置有电池固定环圈,电池固定环圈上设有固定挡块;二支架杆的下端缘横设有支架杆肋片或肋条,该支架杆肋片或肋条跨接于二支架杆之间;该电池盒具有电池极片座与电池单元,电池极片座二侧设有束环以将该电池极片座固设在二支架杆上,电池单元插置套卡于电池极片座上;该传动机构受电池盒的电力供给而使传动端转动,传动机构末端设有卡槽,该卡槽紧密地嵌卡于二支架杆的支架杆肋片或肋条处;该副握把为一供手部握持的ㄇ形握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作面充电式震动型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一供手部握持的主握把、二支架杆、电池盒、传动机构以及副握把;该主握把的二侧下方组接固定有所述二支架杆,二支架杆末端又组接在传动机构的二侧;二支架杆的一侧或二侧设置有电池固定环圈,电池固定环圈上设有固定挡块;二支架杆的下端缘横设有支架杆肋片或肋条,该支架杆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助吴哲祥卢允中
申请(专利权)人:陈彦助吴哲祥卢允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