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00149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初期弃流及收集装置,包括进水管、弃流罐、稳压管、排污管、第一、第二分流管、集水箱及排水管,弃流罐内设置挡水板、弹簧、滑杆和带有连杆的控制塞,弃流罐罐身设置有第一、第二分流口和稳压口,罐底设置弃流口,集水箱上设置溢流口和取水口,雨水经进水管流入所述弃流罐内,在弃流罐的弃流作用下,将初期雨水经排污管排入排水管,后期雨水在弃流罐内经第一、第二分流管汇入集水箱,当集水箱内水位达到设计高水位时,多余雨水经溢流口流入所述排水管排出,实现雨水的初期弃流与收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原有装置结构复杂,存在能耗,维修成本高,弃流不充分等缺陷,并且能够自动运行,实现多次降雨的再弃流与再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收集与利用
,尤其是一种雨水初期弃流及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的不断紧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已受到广泛关注。在一些淡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和地区,开始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进行雨水的收集利用。但由于初期雨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水质条件较差,往往不符合雨水收集利用的要求,所以采用合理的方式对雨水进行初期弃流成为雨水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有技术中的雨水初期弃流装置通常采用电磁阀、浮球等结构实现雨水的初期弃流,其结构复杂,存在能耗,维修成本高,需专人管理。因此,为确保积水质量与成本最优,实现可持续推广与应用,设计一种定型化、轻型化和自动化的雨水初期弃流及收集装置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运行复杂、经济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弃流结构简单、无需用电、效果良好、维护检修方便的雨水初期弃流及收集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包括进水管、弃流罐、排污管,弃流罐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管与排污管,排污管与弃流罐交接处形成弃流口,其特征在于:弃流罐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置液体流下的透水孔,液体通过透水孔排入排污管,其中流入弃流罐的液体流量大于透水孔排出的液体流量,升降装置的底端安装控制塞,控制塞的尺寸与弃流口尺寸适配,升降装置能够在弃流罐内上、下移动,当位于升降装置上的液体自重大于升降装置下落时的力度时,控制塞逐渐堵住弃流口,使水不再流入排污管内,控制塞用于控制弃流口的封堵与开启;靠近弃流罐底部位置、在弃流罐的外侧设置第一分流管,第一分流管的自由端连通积水箱,当升降装置堵塞住排污管的进口时,弃流罐内的液体通过第一分流管排入积水箱。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1)初期雨水弃流阶段:降雨开始后,雨水流入进水管,进水管中的雨水流入弃流罐,之后初期雨水透过升降装置上的透水孔流入排污管不断排出;由于流入弃流罐的雨水流量大于透水孔排出的雨水流量,随着降雨的不断进行,位于升降装置上的雨水量会在短时间内增加,使得弃流罐内水位缓缓上升,在水体自重的作用下,升降装置缓慢下移,致使控制塞逐渐封堵弃流口,当弃流口完全被控制塞8封堵时,初期雨水恰好被排尽,从而实现雨水初期弃流;(2)雨水收集阶段:当控制塞完全封堵弃流口后,透水孔继续向下透水,致使弃流罐底部出现积水,随着积水量的增多,液面逐渐上升至第一分流管管口位置,从而第一分流管开始流出雨水;同时随着降雨的继续进行,升降装置以上的积水水位逐渐上升至第二分流管管口位置,第二分流管开始流出雨水;积水随同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汇入积水箱内;当积水箱中的积水量到达溢流口位置时,多余水量通过溢流口流入排水管排走;(3)装置自动复位阶段:在降雨结束后,随着流入进水管流量的逐渐减少,弃流罐内的水位由于第一分流管的积水作用,水位开始缓慢下降,致使升降装置以上水体自重逐渐减轻;当升降装置以上水体自重小于弹簧的弹力和挡水板与弃流罐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时,升降装置带动控制塞逐渐上移,从而使弃流口开启,排空弃流罐内的剩水,最终实现装置自动复位。初期雨水通过所述拦截网进入所述弃流罐后经所述挡水板上的透水孔排走;后期雨水在自重作用下压缩所述微型细小压簧,致使所述挡板上的带杆控制塞将弃流口堵住,后期净水分别由所述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进入所述积水箱。降雨停止后弃流罐中的雨水通过所述挡水板上的透水孔缓缓流下,同时所述挡水板在所述微型细小压簧弹力的作用下逐渐上移,致使所述带杆控制塞将弃流口打开,从而排走所述弃流罐中剩余的雨水,最终所述挡水板复位。通过本专利技术处理后的雨水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于适应中水水质标准的用水。该装置可适用于建筑物房顶的雨水收集利用,也可扩大至局部地区雨水回收利用。其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经济适用,效果良好,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升降装置的局部放大图附图序号说明:拦截网1、进水管2、缓冲接头3、弃流罐4、透水孔5、稳压管6、微型细小压簧7、控制塞8、排污管9、排水管10、第二分流管11、挡水板12、第一分流管13、滑杆14、溢流口15、积水箱16、取水口17、弃流口18、分流管19、斜向管20、凸台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说明。图1中,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包括进水管2、弃流罐4、排污管9,弃流罐4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管2与排污管9,排污管9与弃流罐4交接处形成弃流口,优选弃流罐4与进水管2之间设置缓冲接头3,缓冲接头3的一端连接在进水管2的底端,另一端连接在弃流罐4的顶部,且缓冲接头3斜置在弃流罐与进水管之间,进水管2与弃流罐4平行,其中缓冲接头与水平面之间形成45°的角度,进水管2内的水通过缓冲接头3进入弃流罐4内,弃流口与排污管9的相连用于雨水的初期弃流。排污管9自由端连通排水管10,排污管9出来的水通过排水管10排出,当然排污管9出来的水也可以直接排出。进水管2的管口上设置拦截网1,拦截网1斜置放入,使拦截网1与水平面呈20°的夹角,拦截网1的设置可以拦截水中的杂质,对雨水中较大的垃圾和颗粒物杂质进行高效过滤,保证2mm以下的杂物能够自由滑落,拦截网的设置解决了初期弃流雨水中杂质对弃流罐内结构的卡、堵等问题,实现可靠弃流。弃流罐4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置数个水流下的透水孔,水通过透水孔排入排污管9,升降装置的底端安装控制塞8,控制塞8的尺寸与弃流口尺寸适配,升降装置能够在弃流罐4内上、下移动,当位于升降装置上的水的自重大于升降装置下落时的力度时,控制塞8逐渐堵住弃流口,使水不再流入排污管9内,控制塞用于控制弃流口的封堵与开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挡水板12、数根滑杆14,挡水板12的外缘与弃流罐的内壁适配,透水孔位于挡水板12的端面上,同时靠近挡水板12边缘位置、在挡水板12上还设置数个对称的插孔,滑杆14适配的插入在插孔内,挡水板12能够顺着滑杆14上下移动,并且位于挡水板底部的每根滑杆上套接弹簧7,弹簧7的上端顶抵在挡水板12的底面,弹簧7优选微型细小压簧,本专利技术中滑杆优选为三根,且三根滑杆之间互成120°的夹角;挡水板12的中部安装一根连杆,连杆底端安装控制塞8;弃流罐4底端具有一凸台21,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包括进水管、弃流罐、排污管,弃流罐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管与排污管,排污管与弃流罐交接处形成弃流口,其特征在于:弃流罐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置液体流下的透水孔,初期液体通过透水孔排入排污管,其中流入弃流罐的液体流量大于透水孔排出的液体流量,升降装置的底端安装控制塞,控制塞的尺寸与弃流口尺寸适配,升降装置能够在弃流罐内上、下移动,当位于升降装置上的液体自重大于升降装置下落时的力度时,控制塞逐渐堵住弃流口,使水不再流入排污管内,控制塞用于控制弃流口的封堵与开启;靠近弃流罐底部位置、在弃流罐的外侧设置第一分流管,第一分流管的自由端连通积水箱,当升降装置堵塞住排污管的进水口时,弃流罐内的液体通过第一分流管排入积水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包括进水管、弃流罐、排污管,弃流
罐的两端分别连通进水管与排污管,排污管与弃流罐交接处形成弃流
口,其特征在于:弃流罐内部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置液体
流下的透水孔,初期液体通过透水孔排入排污管,其中流入弃流罐的
液体流量大于透水孔排出的液体流量,升降装置的底端安装控制塞,
控制塞的尺寸与弃流口尺寸适配,升降装置能够在弃流罐内上、下移
动,当位于升降装置上的液体自重大于升降装置下落时的力度时,控
制塞逐渐堵住弃流口,使水不再流入排污管内,控制塞用于控制弃流
口的封堵与开启;
靠近弃流罐底部位置、在弃流罐的外侧设置第一分流管,第一分流管
的自由端连通积水箱,当升降装置堵塞住排污管的进水口时,弃流罐
内的液体通过第一分流管排入积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升降装置包括挡水板、数根滑杆,挡水板的外缘与弃流罐的内壁适配,
透水孔位于挡水板的端面上,同时靠近挡水板边缘位置,在挡水板上
还设置数个对称的插孔,滑杆适配的插入在插孔内,挡水板能够顺着
滑杆上下移动,并且位于挡水板底部的每根滑杆上套接同类型的弹
簧;
其中挡水板的中部安装一根连杆,连杆底端安装控制塞,并且要求控
制塞与弃流口相匹配;
所述弃流罐底端具有一凸台,当升降装置向下移动时,挡水板底部边

\t缘的滑杆自由端能够抵接在凸台上,凸台的位置提供给滑杆一个支撑
点;
当位于挡水板之上的液体自重大于挡水板与弃流罐之间的摩擦力以
及弹簧给予挡水板的回弹力之和时,挡水板缓慢滑落,直至控制塞堵
住排污管的进口,使液体不再进入排污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弃流罐
的外侧还设置第二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的高度高于第一分流管的高度,
当弃流罐内的液体高度高于第二分流管时,弃流罐内的液体通过第一
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排入积水箱内。
4.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滑杆
上套有的弹簧属于微型细小压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第
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共同连通有分流管,分流管的自由端连通积水
箱;
积水箱侧面下部设置有溢流口,排污管的下端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
与溢流口之间连接斜向管,排污管和积水箱出来的水共同流入排水管
而排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弃流罐
与进水管之间设置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芮尹鑫卫马小军王文武赵旭红贾生海张彦洪李晓玲王引弟高彦婷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