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敦岭专利>正文

手推式拔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手推式拔柴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拔柴机上有手推把(11)固定在机架(9)的后部,机架上安装的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6)上固定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与固定在前轮轴(3)上的从动齿轮(15)啮合在一起,前轮轴左、右两端各安装有半球形夹柴轮(16)和另一半球形夹柴轮(4),在机架前部的前轮轴及机架的后部分别安装有前行走轮(1)和后行走轮(12)。(*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手推式拔柴机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用机具,尤其是一种拔除棉花秸杆的机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棉花种植区,拔除棉花秸杆(棉柴)的作业为人工完成。农民使用简单的工具,完全靠人力将棉柴从地里拔出来。由于棉花根部深入土壤,因此,拔柴作业劳动强度很大,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推式拔柴机,它能代替人力完成拔除棉柴的作业,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手推式拔柴机,在所述的拔柴机上有手推把固定在机架的后部,机架上安装的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固定在前轮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在一起,前轮轴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半球形夹柴轮和另一半球形夹柴轮,在机架前部的前轮轴及机架后部分别安装有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采用上述结构的手推式拔柴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代替人工完成拔除棉柴的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农民从这一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它不仅可以用于拔除棉柴,也可用于拔除大豆、辣椒等硬杆作物。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其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在本技术之手推式拔柴机,上有手推把(11)-->固定在机架(9)的后部,机架上安装的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6)上固定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与固定在前轮轴(3)上的从动齿轮(15)啮合在一起,前轮轴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半球形夹柴轮(16)和另一半球形夹柴轮(4),在机架前部的前轮轴及机架后部分别安装有前行走轮(1)和后行走轮(12)。前轮轴(3)左右两端的各两个半球形夹柴轮球形面相对安装。球形面有齿沟,在顶部(即相对的两夹柴轮最接近的部位)形成齿形缺口。在最外端的左、右各一个半球形夹柴轮的外面的前轮轴上有螺帽(2)和螺帽(13)。螺帽与半球形夹柴轮之间有弹簧(17)。在一侧的半球形夹柴轮外面的还可有螺帽(14)。在前轮轴上移动螺帽(13)、(14),可根据棉柴的行距调节左、右两组半球形夹柴轮之间的距离。机架上可有箱体,以将发动机罩起来。机架上方还有油箱盖(8),以便于加油。机架前部还可以有灯(7)。使用时,人推动整个机具向前移动。发动机输出轴(6)带动主动齿轮(5)从而带动从动齿轮(15)转动。从动齿轮带动前轮轴(3)转动,前轮轴带动各半球形夹柴轮转动。机具前进过程中,当棉柴的根茎部进入相对的两个半球形夹柴轮之间时,在夹柴轮上的齿形缺口及夹柴轮转动的作用下,即可将棉柴夹持住并将其拔出。机具的不断前进,即可将机具前面的棉柴陆续拔出。由于弹簧的存在,两半球形夹柴轮之间的间隙可以变化,以拔除粗细不同的棉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手推式拔柴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拔柴机上有手推把(11)固定在机架(9)的后部,机架上安装的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6)上固定有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与固定在前轮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敦岭
申请(专利权)人:王敦岭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