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9221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包括依次自上而下设置的正面玻璃、正面EVA、电池组串、导热膜、背面EVA和背板,还包括纵向两侧设置的散热边框;所述导热膜位于背面EVA和电池组串之间,通过导热膜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边框,热量再通过散热边框将散发到空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导热膜可以将光伏组串的热量传递出来,散热边框可以将传递出来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提高组件的输出功率,最终增加系统端的发电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温度系数下降约0.1%,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损失,增加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增加系统的发电量,降低度电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同时在现在的电站系统中,因组件温度升高造成输出功率降低问题较为突出,本项目研究一种自散热设计,可以有效的将组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出,增加功率输出,降低因温度高的问题带来的组件损坏问题。根据在电站实地测量的结果,夏天时太阳能电池组件背表面温度可以达到70℃,而此时的太阳能电池工作结温可以达到100℃,此时该组件的开路电压与额定值相比将降低,峰值功率损失可达30%,当硅太阳能电池工作在温度较高情况下时,开路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大幅下降,同时导致充电工作点的严重偏移,易使系统充电不足而损坏,所以组件温度升高现象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组件背膜均为含氟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其导热系数仅为0.1-0.2W/m.K,存在散热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可以降低光伏组件温度,达到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损失的目的,增加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增加系统的发电量,降低度电成本。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包括四周设置的散热边框,所述散热边框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正面玻璃、正面EVA、电池组串、导热膜、背面EVA和背板;所述导热膜位于背面EVA和电池组串之间,通过导热膜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边框,热量再通过散热边框将散发到空气中。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膜包括导热粒子和导热膜基体,所述导热粒子铺设于导热膜基体上。优选的,所述导热粒子的质量占导热膜总质量的5~30%。优选的,所述导热粒子是直径为100-1000nm的纳米粒子。优选的,所述导热粒子为石墨、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锌、氮化铝、氮化硼、碳化硅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导热膜基体为硅胶层、聚烯烃类热熔胶层、高透光的PET层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散热边框为金属材质、金属合金材质或散热边框的表面设有散热层。优选的,所述散热层为金属层、金属合金层或石墨层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散热边框的表面蒸镀或溅镀有散热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导热膜可以将光伏组串的热量传递出来,散热边框可以将传递出来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从而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提高组件的输出功率,最终增加系统端的发电量。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温度系数下降约0.1%,降低光伏组件的温度损失,增加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增加系统的发电量,降低度电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导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散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验对比图;其中:1-正面玻璃,2-正面EVA,3-电池组串,4-导热膜,41-导热粒子,42-导热膜基体,5-背面EVA,6-背板,7-散热边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包括四周设置的散热边框7,所述散热边框7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正面玻璃1、正面EVA2、电池组串3、导热膜4、背面EVA5和背板6;所述导热膜4位于背面EVA5和电池组串3之间,通过导热膜4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边框7,热量再通过散热边框7将散发到空气中。所述导热膜4包括导热粒子41和导热膜4基体,所述导热粒子41铺设于导热膜基体42上。所述导热粒子41的质量占导热膜4总质量的5~30%。所述导热粒子41是直径为100-1000nm的纳米粒子。所述导热粒子41为石墨、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锌、氮化铝、氮化硼、碳化硅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导热膜基体42为硅胶层、聚烯烃类热熔胶层、高透光的PET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散热边框7为金属材质、金属合金材质或散热边框7的表面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为金属层、金属合金层或石墨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散热边框7的表面蒸镀或溅镀有散热层。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选择4.38W功率的多晶电池片,电池组串3由60片多晶电池片串并联组成,光伏组件结构由上而下依次为正面玻璃1、正面EVA2、电池组串3、导热膜4、背面EVA5、背板6,其中导热粒子41的质量分数占导热膜4的5%,导热粒子为石墨,导热粒子41的直径为100-1000nm,导热膜基体42材质为高透光的PET层,散热边框7为镀有石墨层的铝合金边框,将此组件进行温度系数测定,测量标准参照IEC61215:2005,测试方法为测量组件温度在25℃~55℃范围内,以5℃为一个步进,测量光伏组件的温度系数。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选择4.38W功率的多晶电池片,电池组串3由60片多晶电池片串并联组成,光伏组件结构由上而下依次为正面玻璃1、正面EVA2、电池组串3、导热膜4、背面EVA5、背板6,其中导热粒子41的质量分数占导热膜4的8%,导热粒子为氧化铝,导热粒子41的直径为100-1000nm,导热膜基体42材质为PET层,散热边框7为蒸镀有石墨层的铝合金边框,将此光伏组件进行温度系数测定,测量标准参照IEC61215:2005,测试方法为测量组件温度在25℃~55℃范围内,以5℃为一个步进,测量组件的温度系数。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选择4.38W功率的多晶电池片,电池组串3由60片多晶电池片串并联组成,光伏组件结构由上而下依次为正面玻璃1、正面EVA2、电池组串3、导热膜4、背面EVA5、背板6,其中导热粒子41的质量分数占导热膜4的15%,导热粒子为氧化硅,导热粒子41的直径为100-1000nm,导热膜基体42材质为硅胶层,散热边框7为溅镀有石墨层的铝合金边框,将此光伏组件进行温度系数测定,测量标准参照IEC61215:2005,测试方法为测量组件温度在25℃~55℃范围内,以5℃为一个步进,测量组件的温度系数。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选择4.38W功率的多晶电池片,电池组串3由60片多晶电池片串并联组成,光伏组件结构由上而下依次为正面玻璃1、正面EVA2、电池组串3、导热膜4、背面EVA5、背板6,其中导热粒子41的质量分数占导热膜4的15%,导热粒子为氧化锌,导热粒子41的直径为100-1000nm,导热膜基体42材质为硅胶层,散热边框7为镀有石墨层的铜边框,将此组件进行温度系数测定,测量标准参照IEC61215:2005,测试方法为测量组件温度在25℃~55℃范围内,以5℃为一个步进,测量组件的温度系数。...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周设置的散热边框,所述散热边框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正面玻璃、正面EVA、电池组串、导热膜、背面EVA和背板;所述导热膜位于背面EVA和电池组串之间,通过导热膜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边框,热量再通过散热边框将散发到空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散热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周设置的散热边框,所述散热边框内自上
而下依次设置有正面玻璃、正面EVA、电池组串、导热膜、背面EVA和背板;所述导热膜位于背
面EVA和电池组串之间,通过导热膜将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边框,热量再通过散热边框将
散发到空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散热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膜包括导热粒子和导
热膜基体,所述导热粒子铺设于导热膜基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散热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粒子的质量占导热膜
总质量的5~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散热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粒子是直径为100-
1000nm的纳米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天罗旌旺吴兢芮春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