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坚斌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8200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茜草根12份、旱前胡5份、叶下珠26份、垂盆草17份、墓头回10份、猪殃殃18份、白鲜皮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茜草根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旱前胡散风清热,下气消痰,活血调经;叶下珠清热利尿,明目消积;垂盆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墓头回燥湿止带,收敛止血,清热解毒;猪殃殃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诸药合用,达到泻火清热、活血理气、滋阴补肾之功效。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
技术介绍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或见齿龈出血、鼻衄及月经过多等,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本病在临床上可分为两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或青年,发病突然,有畏寒,发热,继之皮肤和黏膜出现紫癫,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骨髓中无血小板形成;慢性型多见于成年人,尤以成年妇女多见,缓解和发作交替出现,出现症状较轻,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中血小板形成减少。本病能及时诊治测预后良好。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中医“血证”、“虚劳”等范畴。病因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①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之后,提示血小板减少与对原发感染的免疫反应间有关,可能感染后,在体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其抗体分子上的FC片段与血小板上FC受体相结合。附有免疫复合物的血小板易在单核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而导致血小板减少。这一现象在体外已得到证实,故可认为是一种免疫复合体病。另一种理论认为,感染因素改变了血小板膜的结构,使其具有抗原性,致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抗病毒抗体对血小板膜抗原有交差免疫反应。这些假说尚待证实。②慢性型患者中约半数可测出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该抗体分别属于免疫球蛋白G、M、A、C3、C4等,而以IgG最多见。血小板表面亦可结合免疫球蛋白,称血小板表面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一般认为PAIgG可能是真正的抗血小板抗体,通过其IgG分子上Fab片段与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结合,然后通过其FC片段与巨噬细胞受体结合,致血小板被吞噬和破坏。若血小板表面结合的IgG量多时,则可形成IgG双体,并激活补体,巨噬细胞上的FC和C3b受体起协同作用,血小板更易被破坏。PAIgG量与病情呈正相关。血小板和巨核细胞二者有共同抗原性,巨核细胞亦可直接受破坏。ITP患者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相关抗原,可能为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③细胞免疫在发病机制中具体作用尚不清楚。TS的功能缺陷可能在本病中起一定作用。④脾脏因素通过体内闪烁扫描技术,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之抗体作用于血小板,发现约59%的结合抗体和血小板在脾内破坏;约14%在肝内破坏,以破坏结合抗体量多的血小板为主,故后者多见于重症病例。此外,脾脏也是自身抗体合成的主要部位。⑤雌激素的作用雌激素对血小板生成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对结合抗体血小板的吞噬作用。临床表现①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如果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急性型占成人ITP不到10%。②慢性型占ITP的80%,多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血小板在(10~50)×109/L之间可有不同程度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小于10×109/L常有严重出血,病人除出血症状外全身情况良好。药物治疗①肾上腺皮质激素急、慢性型出血较重者,应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提升血小板及防治出血有明显效果,然而停药后,半数病例可复发,但再发再治仍有效。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从而使抗体被覆的血小板的寿命延长;改善毛细血管的渗透脆性,改善出血。常用强地松,剂量;急性型时为防止颅内出血,需用剂量较大,2~3mg/kg/d,至血小板达安全水平为止。慢性型0.5~1mg/kg/d,一般需2~3周始能显效,然后逐步减少剂量,5~10mg每日或/隔日口服,维持期4~6个月。出血较重者静脉滴注氢化可地松或地塞米松疗效好。肝功能差或长期服强地松无效者,改用强地松龙有时可以奏效。长期用药者应酌情加同化类激素(如苯丙酸诺龙)。②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50~150mg/d口服,一般2~6周才可奏效,缓解率30~40%,对骨髓抑制作用强。硫唑嘌呤50~150mg/d口服,缓解率40%,需长期用药。长春胺生物碱可选择性地与单核巨噬细胞的微管球蛋白结合,抑制它们的吞噬作用和C3受体功能。长春新碱(VCR)0.025mg/kg,每次1mg,或长春花碱(VLB)0.125mg/kg,每次不超过10mg,溶于500~100ml生理盐水,缓慢静滴8~12小时,每7~10天一次,3~4次为一疗程,疗效较好。③免疫球蛋白作用: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FC受体的功能;保护血小板免被血小板抗体附着。适应证:并发严重出血的急性重症ITP;慢性ITP患者手术前准备;难治性ITP。疗效60%左右,能快速升高血小板,但不能持久。首次剂量400mg/kg静脉滴注,连续5天,维持量400mg/kg每1~6周一次。皮质激素能影响免疫球蛋白对巨噬细胞的阻断作用,不宜合用。④达那唑(danazol,炔羟雄烯异恶唑)是一种合成雄激素,但其雄性作化用已被减弱。其作用可能是与恢复抑制性T细胞功能使抗体减少有关。剂量为每日口服400~800mg,疗程≥2个月,孕妇禁用,定期查肝功能。⑤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以髓入手,全身治疗,使病症开始好转,人体恢复正常生理机能。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药材均可见记载于《中华本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茜草根12份、旱前胡5份、叶下珠26份、垂盆草17份、墓头回10份、猪殃殃18份、白鲜皮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
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茜草根12份、旱前胡5份、叶下珠26份、
垂盆草17份、墓头回10份、猪殃殃18份、白鲜皮7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其
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称取:茜草根12份、旱前胡5份、叶下珠26份、
垂盆草17份、墓头回10份、猪殃殃18份、白鲜皮7份;加8倍量水,煎煮1.5
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份,
即得煎剂;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坚斌
申请(专利权)人:张坚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