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纺布絮状物的抽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7743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纺布絮状物的抽吸装置,属于分切机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无纺布絮状物的抽吸装置,包括抽吸管,抽吸管一端侧壁上并列设置有与排尘口连接的软管,设置软管的抽吸管的端口不通,抽吸管另一端与过滤箱连接,过滤箱为封闭式结构,过滤箱内部设置有滤网,过滤箱底部管道上设置有抽吸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有效的将细小纤维絮状物抽进过滤箱中,有效的保护环境,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并且能对设备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过滤箱中设置过滤棉,可以更换过滤棉,实现了过滤箱的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切机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纺布絮状物的抽吸装置
技术介绍
无纺布加工程序末端,需要将无纺布裁剪成特定尺寸的成品,在高速持续切布的过程中,无纺布会产生细小纤维絮状物,细小纤维絮状物堆积,会污染环境,给人体带来伤害,同时,细小纤维絮状物不容易打扫,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纺布絮状物的抽吸装置。一种用于无纺布絮状物的抽吸装置,包括抽吸管,所述抽吸管一端侧壁上并列设置有与刀具除絮接口连接的软管,设置所述软管的所述抽吸管的端口不通,所述抽吸管另一端与过滤箱连接,所述过滤箱为封闭式结构,所述过滤箱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过滤箱底部管道上设置有抽吸风机。所述软管上设置有调节开关。所述滤网为滤布。所述软管的直径小于所述抽吸管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有效的将细小纤维絮状物抽进过滤箱中,有效的保护环境,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并且能对设备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过滤箱中设置过滤棉,可以更换过滤棉,实现了过滤箱的周转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抽吸管;3、软管;4、过滤箱;5、滤网;6、抽吸风机;7、调节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实施例1参见图1,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无纺布絮状物的抽吸装置,包括抽吸管1,抽吸管1一端侧壁上并列设置有与排尘口连接的软管3,设置软管3的抽吸管1的端口不通,抽吸管1另一端与过滤箱4连接,过滤箱4为封闭式结构,过滤箱4内部设置有滤网5,过滤箱4底部管道上设置有抽吸风机6。软管3上设置有调节开关7。滤网5为滤布。软管3的直径小于抽吸管1的直径。软管3与抽吸管1呈T型设置。本技术,使用17个三通接头,间距18cm,T字并排进行直线连接,做抽吸管道,下方为吸风口,固定在分切刀上方横梁上。另一端连接粉尘过滤箱的进风口。在三通接头的下方安装调控开关,用来调整吸风量大小及抽吸开合。使用塑料软管,将吸风管道的吸风口与分切刀的排尘口进行连接。抽吸管道一端封死,另一端连接粉尘过滤箱,箱体上下层结构,上方进风口,下方出风口。在箱体中间位置安装过滤棉,下方连接电机吸风口。使用负压电机,在电机的进风口处连接粉尘过滤箱体的出风口,通过电机产生的负压将粉尘吸至过滤棉上进行过滤隔离。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纺布絮状物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吸管(1),所述抽吸管(1)一端侧壁上并列设置有与排尘口连接的软管(3),设置所述软管(3)的所述抽吸管(1)的端口不通,所述抽吸管(1)另一端与过滤箱(4)连接,所述过滤箱(4)为封闭式结构,所述过滤箱(4)内部设置有滤网(5),所述过滤箱(4)底部管道上设置有抽吸风机(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纺布絮状物的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吸管(1),所述抽吸管(1)一端侧壁上并列设置有与排尘口连接的软管(3),设置所述软管(3)的所述抽吸管(1)的端口不通,所述抽吸管(1)另一端与过滤箱(4)连接,所述过滤箱(4)为封闭式结构,所述过滤箱(4)内部设置有滤网(5),所述过滤箱(4)底部管道上设置有抽吸风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纺布絮状物的抽吸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柱宝杨希彬江明孙桂明任振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康洁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