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玉群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水泡型脚气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26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3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水泡型脚气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蒿7~18份、甘草7~18份、三七7~18份、茵陈7~18份、黄芩7~18份、山楂7~18份、青黛7~18份、木蝴蝶7~18份、锦灯笼16~36份、冬凌草16~36份、穿心莲16~36份、地皮消16~36份、荞麦16~36份、大血藤16~36份、小粘药16~36份、红天葵16~3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草药能快速杀灭水泡型脚气的致病细菌、真菌和病毒,能快速缩小脚气引起的水泡,祛除疱液,防止感染,彻底治愈水泡型脚气,长期使用不会产出刺激皮肤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水泡型脚气的药物
技术介绍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也称“香港脚”,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患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脚气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脚气。脚气是由皮肤癣菌如真菌、念珠菌、霉菌等所引起的,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而脚气与足部多汗、脚臭常常相伴而生。在多汗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产生脚臭。水泡型脚气常为急性发展期脚气,起病较急,夏重冬轻。原发损害以小水疱为主,成群或散发,壁厚,疱液清,常位于趾间、足心及足侧缘。水疱位于表皮角质层下,由于足跖部角质层较厚,水疱壁不易被穿破,周围皮肤无红晕。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数天后疱液可自行吸收。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脱屑,皮损继续向四周扩大。皮损不断向四周扩展蔓延时,部分小水疱可融合成大水疱。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则疱周出现红晕,疱液化脓变浑浊。疱壁溃破后局部出现糜烂或肿胀。此时,如果用药不当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则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并发症。目前,市场上尚无专门针对水泡型脚气的中草药,市场上存在的治疗脚气的现有药物如达克宁、脚气灵、足爽粉之类的膏剂、擦剂、喷剂产品,针对性不强,治疗脚气的效果较差,停药后容易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水泡型脚气的药物,它克服传统治疗脚气药物的不足之处,对水泡型脚气具有显著疗效,它具有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的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水泡型脚气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蒿7~18份、甘草7~18份、三七7~18份、茵陈7~18份、黄芩7~18份、山楂7~18份、青黛7~18份、木蝴蝶7~18份、锦灯笼16~36份、冬凌草16~36份、穿心莲16~36份、地皮消16~36份、荞麦16~36份、大血藤16~36份、小粘药16~36份、红天葵16~36份。优选地,所述治疗水泡型脚气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蒿9~15份、甘草9~15份、三七9~15份、茵陈9~15份、黄芩9~15份、山楂9~15份、青黛9~15份、木蝴蝶9~15份、锦灯笼20~35份、冬凌草20~35份、穿心莲20~35份、地皮消20~35份、荞麦20~35份、大血藤20~35份、小粘药20~35份、红天葵20~35份。更优选地,治疗水泡型脚气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蒿12份、甘草12份、三七12份、茵陈12份、黄芩12份、山楂12份、青黛12份、木蝴蝶12份、锦灯笼30份、冬凌草30份、穿心莲30份、地皮消30份、荞麦30份、大血藤30份、小粘药30份、红天葵30份。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草药的剂型可以是溶液剂、洗剂、酊剂、乳霜剂、油膏、硬膏等医学上可接受的剂型,它们的制备方法、辅料用量按现有常规工艺进行。本专利技术各组分的药效原理如下:青蒿,为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annuaL.的干燥地上部分。花蕾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晒干。古名“菣”(qìn)。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是一种廉价的抗疟疾药。甘草,(学名: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别名:国老、甜草、乌拉尔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功效: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主治: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茵陈,别名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白蒿、细叶青蒿、安吕草,拉丁文名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管状花目、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黄芩(拉丁学名: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黄芩煎剂100%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琏球菌(a,B)、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芩煎剂试管法试验1:1280浓度可抑制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a,1:640浓度抑制溶血性链球菌B,肺炎双球菌及福氏痢疾杆菌、人结核杆菌H37,1:320浓度可抑制霍乱弧菌、志贺氏痢疾杆菌;1:80浓度时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醇浸液0.5g/ml或0.05g/ml,用琼脂斜面培养,药液与培养基1:1混合,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黄芩醇浸液2g/ml浓度,平皿法试验对大肠杆菌、桔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黄芩煎剂、醇提剂1g/ml浓度,用平板法试验时对脑膜炎球菌均有抑作用。2、抗真菌作用:黄芩煎液,试管斜面法试验4%浓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癣菌,8%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10%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15%浓度抑制共心性毛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水泡型脚气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蒿7~18份、甘草7~18份、三七7~18份、茵陈7~18份、黄芩7~18份、山楂7~18份、青黛7~18份、木蝴蝶7~18份、锦灯笼16~36份、冬凌草16~36份、穿心莲16~36份、地皮消16~36份、荞麦16~36份、大血藤16~36份、小粘药16~36份、红天葵16~3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水泡型脚气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青蒿7~18份、
甘草7~18份、三七7~18份、茵陈7~18份、黄芩7~18份、山楂7~18份、青黛7~18份、木蝴
蝶7~18份、锦灯笼16~36份、冬凌草16~36份、穿心莲16~36份、地皮消16~36份、荞麦16
~36份、大血藤16~36份、小粘药16~36份、红天葵16~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水泡型脚气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
成:青蒿9~15份、甘草9~15份、三七9~15份、茵陈9~15份、黄芩9~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玉群
申请(专利权)人:蒋玉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