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008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包括测试舱模块、管道系统、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循环风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测试舱模块包括测试内舱和测试外舱,所述测试内舱置于测试外舱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引入测试内舱,所述第一风机连接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将测试内舱的气体排出,所述测试外舱内部一侧设置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设置在循环风道中,所述第三管道一端连通循环风道,另一端连通测试外舱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风机连接第三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独立的内外舱设计,使得测试结果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舱,具体的为一种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属于测试舱领域。
技术介绍
当下,雾霾天气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已严重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能净化空气的空气净化器。但是有些商家以次充好,将一些对空气净化毫无作用甚至释有害物质的空气净化器卖给消费者,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伤害了消费者对空气进化器的信任。因此,就需要对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净化性能测定,进而需要提供一个测试环境舱。目前,国外的测试舱多停留在测定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和室内产品污染物的释放规律研究,对空气净化产品检测的研究甚少。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中明确提出检测空气净化器需要使用体积为30m3的环境舱,要求舱壁使用浮法平板玻璃、底部使用不锈钢板、顶部使用金属复合板,但是这种舱内壁大面积使用玻璃,玻璃之间采用硅胶密封,硅胶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难免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精确测定净化器净化性能的测试舱。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包括测试舱模块、管道系统、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循环风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测试舱模块包括测试内舱和测试外舱,所述测试内舱置于测试外舱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引入测试内舱,所述第一风机连接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将测试内舱的气体排出,所述测试外舱内部一侧设置有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设置在循环风道中,所述第三管道一端连通循环风道,另一端连通测试外舱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风机连接第三管道。在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内测试舱和外测试舱,使得外测试舱中的空气不会进入内测试舱,减小了实验误差。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包括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可吸附空气中的固体颗粒。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还包括位于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之后的臭氧过滤单元。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还包括位于臭氧过滤单元之后的化学过滤单元。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还包括化学过滤单元之后的膜过滤单元。由于设置了层层过滤结构,对空气进行高效的过滤,进一步提高了过滤效果。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测试内舱还设置有加湿单元,对测试内舱中的气体进行加湿。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测试内舱还设置循环风机,可带动空气流动,模拟在真实的环境中空气流动。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还包括第四管道和电动三通阀,所述电动三通阀的三个借口分别连接第一管道的入口、第二管道的出口和第四管道的出口。电动三通阀的设置可进一步对进气和排气的量进行控制和计算。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还包括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连接第四管道,对排除的气体进行过滤后再排除,避免了污染环境。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测试内舱的舱壁使用的是304不锈钢。此种不锈钢不会吸附和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减小测定的误差。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内外测试舱结构以及层层过滤结构单元,使得空气更加的洁净,测试结果更加的精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包括测试舱模块、管道系统、加热模块21、制冷模块22、循环风道23、第一风机7、第二风机8,所述测试舱模块包括测试内舱1和测试外舱2。测试内舱1置于测试外舱2中,测试内舱1和测试外舱2是两个独立的密闭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内舱1的舱壁使用的是304不锈钢,不吸附和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3、第二管道4和第三管道5,所述第一管道3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引入测试内舱1,所述第一风机7连接第一管道3,所述第二管道4用于将测试内舱1的气体排出。外界的气体在第一风机7的带动下将外界的气体鼓入测试内舱1,补充和替换测试内舱1中的气体。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冷干机35,冷干机35连接第一管道3,可将管道中的气体除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外舱2内部一侧设置有循环风道23,所述循环风道23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加热模块21和制冷模块22设置在循环风道23中,所述第三管道5一端连通循环风道23和测试外舱2围成的空间,另一端连通测试外舱2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风机8连接第三管道5。测试外舱2中的气体在第二风机8的带动下,经过循环风道23的进气口进入循环风道23中,被加热或者降温后经过第三管道5在返回到测试外舱2.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外舱2中还设有温度感应元件,用于测定测试外舱2中气体的温度,测试内舱1的温湿度通过测试外舱2加热模块21和制冷模块22的平衡工作经过风道换气实现稳定。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模块,过滤模块连接第一管道3,所述过滤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31,臭氧过滤单元32、化学反应过滤单元34和膜过滤单元33和。当然并不是每个过滤单元都是必须的,最优的设计方案是四个过滤单元都有。一般的活性炭过滤单元31主要是吸附材料是活性炭,用于吸附较大的颗粒,臭氧过滤单元34主要吸附臭氧及其有害物质,其主要结构为臭氧过滤网,膜过滤单元33的主要结构是过滤膜,可以过滤颗粒物。化学反应过滤单元34主要通过化学氧化低浓度有机物。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内舱1还设置有加湿单元12和循环风机11,其主要作用是为测试内舱1中的气体加湿。循环风机11的主要作用是使空气流动,确保注入道测试舱内的标准气体浓度均匀,有利于测试净化器的净化性能。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四管道6和电动三通阀61,所述电动三通阀61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第一管道3的入口、第二管道4的出口和第四管道6的出口。电动三通阀61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有效的计算和控制进入和排除气体的量。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主要接收上述温度感应器发出的信号,控制加热模块21和制冷模块22的工作方式,以及循环风机11、第一风机7、第二风机8的工作方式以及其他工作单元的工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62,所述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62连接第四管道6。由于测试结束后测试内舱1中的气体中可含有部分有害物质,经过活性炭过滤后排除,防止污染了空气。使用时,打开蝶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舱模块、管道系统、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循环风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测试舱模块包括测试内舱和测试外舱,所述测试内舱置于测试外舱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引入测试内舱,所述第一风机连接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将测试内舱的气体排出,所述测试外舱内部一侧设置有循环风道,所述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设置在循环风道中,所述第三管道一端连通循环风道,另一端连通测试外舱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风机连接第三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舱模块、管道系统、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循环风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测试舱模块包括测试内舱和测试外舱,所述测试内舱置于测试外舱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将外界的空气引入测试内舱,所述第一风机连接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将测试内舱的气体排出,所述测试外舱内部一侧设置有循环风道,所述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设置在循环风道中,所述第三管道一端连通循环风道,另一端连通测试外舱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风机连接第三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包括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测试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之后的臭氧过滤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器测试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基沈巨东兰广超姚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福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