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舱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497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舱温控系统,包含:控制设备、温控模块、内循环模块与第一温度传感器;温控模块设置在外部的环境舱上,温控模块的换热端位于环境舱的内腔中,温控模块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内循环模块设置在环境舱上,内循环模块的执行端位于环境舱的内腔中,内循环模块的执行端与温控模块的换热端的位置相匹配,内循环模块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环境舱上,用于检测环境舱的内腔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存在的温度调节效率低、能耗高的缺陷,具有节约能源、降低生产升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舱温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质量分析及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环境舱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环境舱多采用控温水箱来控制环境舱的内腔环境温度,使用者通过调节控温水箱内腔中的水溶液的温度来达到控制环境舱的内腔环境温度的目的,存在温度调节效率低、能耗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境舱温控系统,包含:控制设备、温控模块、内循环模块与第一温度传感器;
[0004]温控模块设置在外部的环境舱上,温控模块的换热端位于环境舱的内腔中,温控模块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05]内循环模块设置在环境舱上,内循环模块的执行端位于环境舱的内腔中,内循环模块的执行端与温控模块的换热端的位置相匹配,内循环模块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06]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环境舱上,用于检测环境舱的内腔的温度。
[0007]进一步,温控模块包含:第一水箱、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液位开关、控温器、水泵、第一补水电磁阀与换热器;
[0008]换热器设置在环境舱的内腔中,换热器与内循环模块的执行端的位置相匹配;
[0009]水泵设置在环境舱的一侧,水泵的输出端与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水泵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10]第一水箱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水箱的输入端与换热器的输出端相连;
[0011]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水箱上,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感应第一水箱内腔中的水溶液的温度;
[0012]第一液位开关设置在第一水箱上,第一液位开关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检测第一水箱的内腔的水溶液的液面高度;
[0013]控温器设置在第一水箱上,控温器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水箱的内腔中的水溶液的温度;
[0014]第一补水电磁阀的输出端与第一水箱的内腔相连通,第一补水电磁阀的输入端与外部的水源相连,用于向第一水箱的内腔中补充水溶液。
[0015]进一步,换热器为控温盘管。
[0016]进一步,温控模块还包含:调温组件,调温组件连接第一水箱、换热器、水泵与水源,调温组件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17]进一步,调温组件包含:第一三通球阀、第二三通球阀、第二水箱、第二液位开关与第二补水电磁阀;
[0018]第一三通球阀的输入端与换热器的输出端相连,第一三通球阀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水箱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三通球阀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19]第二三通球阀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水箱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三通球阀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入端相连,第二三通球阀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20]第二水箱的输出端与第二三通球阀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0021]第二液位开关设置在第二水箱上,第二液位开关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第二水箱的内腔的水溶液的液面高度;
[0022]第二补水电磁阀设置在第二水箱上,第二补水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水源相连,第二补水电磁阀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向第二水箱的内腔中补充水溶液。
[0023]进一步,内循环模块包含:离心风机,离心风机设置在环境舱上,离心风机与温控模块的换热端的位置相匹配,离心风机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24]进一步,离心风机的驱动端设置在环境舱的外壁上,离心风机的驱动端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离心风机的执行端设置在环境舱的内腔中,离心风机的执行端与温控模块的换热端的位置相匹配。
[0025]进一步,内循环模块还包含:换热风道,换热风道设置在环境舱的内腔中,离心风机的执行端与温控模块的换热端均位于换热风道的内腔中。
[002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舱温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存在的温度调节效率低、能耗高的缺陷,具有节约能源、降低生产升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特点。
[0027]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环境舱温控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0030]首先,将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舱温控系统,用于控制环境舱4内腔的环境温度,其应用场景广阔。
[003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舱温控系统,包含:控制设备(图上未示出)、温控模块、内循环模块与第一温度传感器3。
[0032]具体地,如图1所示,温控模块设置在外部的环境舱4上,温控模块的换热端位于环境舱4的内腔中,温控模块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3设置在环境舱4上,用于检测环境舱4的内腔的温度。
[0033]进一步,如图1所示,温控模块包含:第一水箱11、第二温度传感器12、第一液位开关13、控温器14、水泵15、第一补水电磁阀16与换热器17;换热器17设置在环境舱4的内腔中,换热器17与内循环模块的执行端的位置相匹配,用于与环境舱4内腔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水泵15设置在环境舱4的一侧,水泵15的输出端与换热器17的输入端相连,水泵15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第一水箱11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水箱11的输入端与换热
器17的输出端相连;第二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第一水箱11上,第二温度传感器12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感应第一水箱11内腔中的水溶液的温度;第一液位开关13设置在第一水箱11上,第一液位开关13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检测第一水箱11的内腔的水溶液的液面高度;控温器14设置在第一水箱11上,控温器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第一水箱11的内腔中的水溶液的温度,用于调节第一水箱11内腔的水溶液的温度;第一补水电磁阀16的输出端与第一水箱11的内腔相连通,第一补水电磁阀16的输入端与外部的水源(图上未示出)相连,用于向第一水箱11的内腔中补充水溶液,确保本实施例的稳定运行,延长了本实施例的使用寿命。
[0034]进一步,如图1所示,换热器17为控温盘管,具有热量和交换效率高的优点。
[0035]进一步,如图1所示,温控模块还包含:调温组件,调温组件连接第一水箱11、换热器17、水泵15与水源,调温组件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0036]进一步,如图1所示,调温组件包含:第一三通球阀181、第二三通球阀182、第二水箱183、第二液位开关184与第二补水电磁阀185;第一三通球阀181的输入端与换热器17的输出端相连,第一三通球阀18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水箱11的输入端相连,第一三通球阀181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温度调节效率,节约了本实施例在调节水溶液的温度方面的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三通球阀182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水箱11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三通球阀182的输出端与水泵15的输入端相连,第二三通球阀182与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温度调节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控制设备、温控模块、内循环模块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控模块设置在外部的环境舱上,所述温控模块的换热端位于所述环境舱的内腔中,所述温控模块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内循环模块设置在所述环境舱上,所述内循环模块的执行端位于所述环境舱的内腔中,所述内循环模块的执行端与所述温控模块的换热端的位置相匹配,所述内循环模块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环境舱上,用于检测所述环境舱的内腔的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环境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包含:第一水箱、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液位开关、控温器、水泵、第一补水电磁阀与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环境舱的内腔中,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内循环模块的执行端的位置相匹配;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环境舱的一侧,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水箱的输出端与所述水泵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水箱的输入端与所述换热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感应所述第一水箱内腔中的水溶液的温度;所述第一液位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上,所述第一液位开关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水箱的内腔的水溶液的液面高度;所述控温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上,所述控温器与所述控制设备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箱的内腔中的水溶液的温度;所述第一补水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补水电磁阀的输入端与外部的水源相连,用于向所述第一水箱的内腔中补充水溶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环境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控温盘管。4.如权利要求2所述环境舱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还包含:调温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基李正帮胡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福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