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果受到气候的影响,大都集中在固定的季节成熟,这就容易造成水果滞销,给果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大棚种植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损失,在大棚种植的中由于空气流通不好,大棚内高湿高温,不适合人类常待,这样给果树打药就不太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不需人工进入大棚进行打药或浇水的方式,将大棚的支架设计为输水的管道,通过管道运输水和农药,给植物浇水或打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棚浇水打药支架,包括:拱形水管,所述拱形水管为四个等长的空心管依次首尾相连而成,每相邻两个空心管之间通过二通管可拆卸相连,拱形水管内侧开有大出水孔,大出水孔上安装有喷头。第一输药管,所述第一输药管为空心圆柱体,第一输药管一端与拱形水管一端相连,第一输药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水管上,所述第一水管为空心圆柱体,第一水管水平设置在地上,第一水管上开有一排进水孔,第一输药管插入进水孔内,第一输药管与第一水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水管一端连接于水泵,第一水管另一端密封设有排水塞。第二输药管,所述第二输药管为空心圆柱体,第二输药管一端连接于拱形水管的另一端,第二输药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水管上,所述第二水管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第二水管水平设置在地上,第二水管上开有一排进水孔,第二输药管插入进水孔内,第二水管与第二输药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第二水管的开口端密封设有排水塞。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为空心圆柱体,输水管设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之间,输水管与第一水管以及第二水管之间均为可拆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棚浇水打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水管(2),所述拱形水管(2)为四个等长的空心管依次首尾相连而成,每相邻两个空心管之间通过二通管可拆卸相连,拱形水管(2)内侧开有大出水孔,大出水孔上安装有喷头(1);第一输药管(6),所述第一输药管(6)为空心圆柱体,第一输药管(6)一端与拱形水管(2)一端相连,第一输药管(6)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水管上(7),所述第一水管(7)为空心圆柱体,第一水管(7)水平设置在地上,第一水管(7)上开有一排进水孔,第一输药管(6)插入进水孔内,第一输药管(6)与第一水管(7)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水管(7)一端连接于水泵(5),第一水管(7)另一端密封设有排水塞(8);第二输药管(3),所述第二输药管(3)为空心圆柱体,第二输药管(3)一端连接于拱形水管(2)的另一端,第二输药管(3)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水管(4)上,所述第二水管(4)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第二水管(4)水平设置在地上,第二水管(4)上开有一排进水孔,第二输药管(3)插入进水孔内,第二水管(4)与第二输药管(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第二水管(4)的开口端密封设有排水塞(8);输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浇水打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水管(2),所述拱形水管(2)为四个等长的空心管依次首尾相连而成,每相邻两个空心管之间通过二通管可拆卸相连,拱形水管(2)内侧开有大出水孔,大出水孔上安装有喷头(1);第一输药管(6),所述第一输药管(6)为空心圆柱体,第一输药管(6)一端与拱形水管(2)一端相连,第一输药管(6)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水管上(7),所述第一水管(7)为空心圆柱体,第一水管(7)水平设置在地上,第一水管(7)上开有一排进水孔,第一输药管(6)插入进水孔内,第一输药管(6)与第一水管(7)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水管(7)一端连接于水泵(5),第一水管(7)另一端密封设有排水塞(8);第二输药管(3),所述第二输药管(3)为空心圆柱体,第二输药管(3)一端连接于拱形水管(2)的另一端,第二输药管(3)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水管(4)上,所述第二水管(4)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延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恺丰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