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复混合肥料及包膜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656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膜复混合肥料,是在肥料颗粒表面有一微孔网目状硅胶包膜层,包膜层是在颗粒肥料滚动情况下,喷淋一定浓度的硅酸盐溶液后干燥而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现有复混合肥生产线上生产,不增加设备,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达国家专业标准。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长效小麦专用包膜肥、杂交稻制种专用包膜肥及棉花专用包膜肥在大区示范田上施用,肥料养分释放可控制,减少流失,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使农作物增产,效益可观,深受欢迎。(*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肥料及肥料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包膜复混合肥料及其形成包膜层的技术。由于复混合肥料的养分含量高,且具有水溶性的性质,因此在施用后无法控制其养分快速大量释放。因养分释放快而导致养分利用率低、流失严重,这就不能适应农作物不同生长期的养分需要。这些问题迄今国内外都在进行研究。专利技术专利85101008“包裹肥料及其制造方法”生产的包裹肥料虽有包膜层,包裹层的原料钙镁磷肥本身是一种缓效性肥料,也能起到防止养分过快流失的作用,但使用其形成的包裹层较厚、养分低、耗量大,使提高总有效养分受到限制,且生产工艺、粘结剂配制烦杂。专利技术申请专利88102543“复混粒肥粘结剂及其制造工艺和设备”生产的复混粒肥粘结剂是用硝铵、尿素形成的共熔物,其形成的包裹层易溶于水,故不能长久保持,达不到使养分长效的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89105427“包膜型含农药肥料及其工艺”虽提出包膜形成种种方法,但它是对农药和复合肥料进行封闭性包裹,且对包膜形成机理和包膜层控制养分释放未加叙述。目前,国内外还有-->报导采用有机聚合物或动植物油脂、硫磺、沥清等对复混合肥料进行包裹的技术,但有机物和油脂、硫磺、沥清等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膜复混合肥料,由多元素养分混合的颗粒肥料构成,其特征在于颗粒表面有一层微孔网目状结构的包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膜复混合肥料,由多元素养分混合的颗粒肥料构成,其特征在于颗粒表面有一层微孔网目状结构的包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膜复混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包膜层是微孔网目状硅胶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包膜复混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包膜层所用原料是碱金属可溶性硅酸盐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包膜复混合肥料,其特征在于颗粒晶核是由氮、磷、钾三元素养分按不同配比组合而成,还可添加不同的微量元素和农药组成。5、一种包膜复混合肥料的包膜技术,是在圆盘造粒机或滚动式造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国义李作洲毕宗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永大实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