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井的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长水平井中,由于“跟端效应”和/或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油井在某些位置的产量要远远高于其他位置,从而产生的不均匀生产剖面可能会引起井筒在这些位置过早见水/气。一旦发生锥进,由于其他位置的流动受到限制,油井产量将显著降低。为了消除这种不平衡现象,常用方法有分段射孔与变密度射孔完井、中心管完井等。但这些方法对流入剖面的调控能力有限,难以保证生产剖面足够均匀。上世纪90年代早期,NorskHydro(挪威海德鲁)公司最先研发了流入控制装置(ICDs),并于1998年首次成功应用于Troll油田。截止2013年,国内外已相继研发出不同类型的流入控制装置(ICDs),包括被动式流入控制装置(PICD)和自适应流入控制装置(AICD)。其中,被动式流入控制装置(PICD),通过均衡入流来延缓见水/气,然而,一旦水/气相发生锥进,由于其粘度较低,将完全占满油井,并抑制油r>相的流动,致使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油井的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油井的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包括外基管和穿设于所述外基管内部的内基管,所述外基管的一端开口,所述外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基管的外壁的呈封闭连接,所述内基管的侧壁上靠近所述外基管的另一端的位置设有贯通的透孔;所述外基管和所述内基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且位于所述透孔与所述外基管的开口端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周向设有缺口的环形卡板,所述环形卡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基管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卡板的内侧壁与所述内基管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缺口的周向两侧设置有能沿周向伸缩的遇水膨胀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井的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油井的
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包括外基管和穿设于所述外基管内部的内基管,所述外基
管的一端开口,所述外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基管的外壁的呈封闭连接,所述内
基管的侧壁上靠近所述外基管的另一端的位置设有贯通的透孔;所述外基管和所
述内基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中,且位于所述透孔与所述外基管的开口端之间平行间
隔设置有多个周向设有缺口的环形卡板,所述环形卡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基管的
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卡板的内侧壁与所述内基管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缺口
的周向两侧设置有能沿周向伸缩的遇水膨胀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井的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遇水膨胀单元由遇水膨胀材料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井的自适应式流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基管的内壁、所述缺口、所述内基管的外壁构成射流通道,相邻的两个所
述环形卡板、所述外基管的内壁、所述内基管的外壁构成稳流通道,所述射流通
道和所述稳流通道相互交替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明,赵麟,曾泉树,王小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