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抽丝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64246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茧抽丝方法,涉及纺织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2)预处理:将蚕茧放入触蒸房进行触蒸,触蒸房温度在70℃~80℃,触蒸1.5~2小时,结束后在触蒸房中停放1~2小时后取出吹干;3)筛选:将干燥后的蚕茧进行筛选,将不合格的蚕茧筛选出来;4)煮茧:将筛选后的合格蚕茧放入热水槽中,热水温度为65~95℃,煮茧时间为10~20分钟,PH值为6.8~7.6;5)水冷:将煮过的蚕茧捞起后放入冷水槽中,冷水温度为1~5℃,水冷时间为5~8分钟;6)缫丝:将蚕茧用缫丝机进行缫丝。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缫丝工艺存在耗时久,耗能大,生产效率低及新鲜蚕茧利用率低,不合格的蚕茧混杂其中无法及时筛除影响蚕丝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是一种蚕茧的预处理及抽丝方法。
技术介绍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称作缫丝,缫丝技术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蚕丝具有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导热差,吸湿透气等优点。伴随工业发展,全国的蚕丝加工产量的不断增加,各地区间的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空气污染、饲养管理、簇中管理、采茧早晚等各种原因所导致茧子厚薄差异大,外加收烘处理不当,所造成茧子解舒率低、茧质差、丝故障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缫丝质量、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缫丝工艺包括几大步骤,即收集,干燥、煮茧和缫丝。这种缫丝的工艺存在着工艺过程耗时久,耗能大,生产效率低;以及新鲜蚕茧有效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不合格的蚕茧混杂其中无法及时筛除影响蚕丝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蚕茧抽丝方法,它可以解决现有的缫丝工艺存在工艺过程耗时久,耗能大,生产效率低以及新鲜蚕茧有效利用率低,不合格的蚕茧混杂其中无法及时筛除影响蚕丝质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蚕茧抽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在常温下将蚕茧统一收集、分拣;2)预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茧抽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在常温下将蚕茧统一收集、分拣;2)预处理:将收集来的蚕茧进行预处理,即将蚕茧放入触蒸房进行触蒸,期间保持触蒸房温度在70℃~80℃之间,触蒸1.5~2小时,结束后在触蒸房中停放1~2小时后取出吹干;3)筛选:将干燥后的蚕茧进行筛选,将不合格的蚕茧筛选出来;4)煮茧:将筛选后的合格蚕茧放入热水槽中,热水温度为65~95℃,煮茧时间为10~20分钟,PH值为6.8~7.6;5)水冷:将煮过的蚕茧捞起后放入冷水槽中,冷水温度为1~5℃,水冷时间为5~8分钟;6)缫丝:将水冷过的蚕茧用缫丝机进行缫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茧抽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在常温下将蚕茧统一收集、分拣;2)预处理:将收集来的蚕茧进行预处理,即将蚕茧放入触蒸房进行触蒸,期间保持触蒸房温度在70℃~80℃之间,触蒸1.5~2小时,结束后在触蒸房中停放1~2小时后取出吹干;3)筛选:将干燥后的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政荣周金坤姚建良莫兰社覃志臣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凯喜雅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