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4008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阻R1、电容C1、MOS管Q1、MOS管Q2、双向二极管Z1和双向二极管Z2,所述变压器T线圈L1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两端,变压器T线圈L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MOS管Q1的D极、电感L4、电容C2和电阻R6,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容C1,MOS管Q1的G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双向二极管Z1、电阻R4和电容C3,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采用两个MOS管控制,配合外围的电路设计,能有效完成同步整流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流电路,具体是一种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
技术介绍
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路的工作电压越来越低、电流越来越大。低电压工作有利于降低电路的整体功率消耗,但也给电源设计提出了新的难题。开关电源在通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开关电源的损耗主要由3部分组成:功率开关管的损耗,高频变压器的损耗,输出端整流管的损耗。在低电压、大电流输出的情况下,整流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较高,输出端整流管的损耗尤为突出。快恢复二极管(FRD)或超快恢复二极管(SRD)可达1.0~1.2V,即使采用低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SBD),也会产生大约0.6V的压降,这就导致整流损耗增大,电源效率降低。同步整流是采用通态电阻极低的专用功率MOSFET,来取代整流二极管以降低整流损耗的一项新技术。它能大大提高DC/DC变换器的效率并且不存在由肖特基势垒电压而造成的死区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阻R1、电容C1、MOS管Q1、MOS管Q2、双向二极管Z1和双向二极管Z2,所述变压器T线圈L1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两端,变压器T线圈L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MOS管Q1的D极、电感L4、电容C2和电阻R6,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容C1,MOS管Q1的G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双向二极管Z1、电阻R4和电容C3,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9另一端连接电容C4,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MOS管Q1的S极、电阻R3另一端、双向二极管Z1另一端、双向二极管Z2、电阻R8、MOS管Q2的S极、电容C6、电容C7和电容C8并接地,双向二极管Z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另一端,电阻R7另一端连接MOS管Q2的G极,MOS管Q2的D极连接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所述电感L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和电感L3,电感L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和输出端Vo。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MOS管Q1为续流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MOS管Q2为整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采用两个MOS管控制,配合外围的电路设计,能有效完成同步整流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阻R1、电容C1、MOS管Q1、MOS管Q2、双向二极管Z1和双向二极管Z2,所述变压器T线圈L1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两端,变压器T线圈L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MOS管Q1的D极、电感L4、电容C2和电阻R6,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容C1,MOS管Q1的G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双向二极管Z1、电阻R4和电容C3,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9另一端连接电容C4,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MOS管Q1的S极、电阻R3另一端、双向二极管Z1另一端、双向二极管Z2、电阻R8、MOS管Q2的S极、电容C6、电容C7和电容C8并接地,双向二极管Z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另一端,电阻R7另一端连接MOS管Q2的G极,MOS管Q2的D极连接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所述电感L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和电感L3,电感L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和输出端Vo;所述MOS管Q1为续流管;所述MOS管Q2为整流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当变压器T线圈L2上端为正时,电流经C2、R5、R6、R7使Q2导通,电路构成回路,Q2为整流管,Q1栅极由于处于反偏而截止;当变压器T线圈L2下端为正时,电流经C3、R4、R2使Q1导通,Q1为续流管,Q2栅极由于处于反偏而截止,从而实现了同步整流功能,L4为续流电感,C6、L3、C7组成π型滤波器,R1、C1、R9、C4组成削尖峰电路,提升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阻R1、电容C1、MOS管Q1、MOS管Q2、双向二极管Z1和双向二极管Z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线圈L1两端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两端,变压器T线圈L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MOS管Q1的D极、电感L4、电容C2和电阻R6,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容C1,MOS管Q1的G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双向二极管Z1、电阻R4和电容C3,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9另一端连接电容C4,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MOS管Q1的S极、电阻R3另一端、双向二极管Z1另一端、双向二极管Z2、电阻R8、MOS管Q2的S极、电容C6、电容C7和电容C8并接地,双向二极管Z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和电阻R8另一端,电阻R7另一端连接MOS管Q2的G极,MOS管Q2的D极连接变压器T线圈L2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连接电阻R2另一端,所述电感L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另一端和电感L3,电感L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另一端、电容C8另一端和输出端V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电源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阻R1、电容C1、MOS管Q1、MOS管
Q2、双向二极管Z1和双向二极管Z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线圈L1两端分别连接
220V交流电两端,变压器T线圈L2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MOS管Q1的D极、电感L4、
电容C2和电阻R6,电阻R1另一端连接电容C1,MOS管Q1的G极连接电阻R2,电阻R2
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双向二极管Z1、电阻R4和电容C3,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
容C3另一端和电阻R9,电阻R9另一端连接电容C4,电容C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
一端、MOS管Q1的S极、电阻R3另一端、双向二极管Z1另一端、双向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新纪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