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印技术,尤其是一种3D打印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3D打印笔的可压缩墨管。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申请号为20142000563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3D打印笔,该专利文件中送料管是分两段的,打印笔整体结构体积大,送料管内流动速度慢,打印效率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3D打印笔墨管一般采用圆柱状结构,喷嘴出口处流速较慢且流速不均匀。此外,不可压缩墨管内材料利用率偏低,墨管底端材料淤积,圆柱状结构管内流动性差。打印出来的产品耗时长且均匀性差,表面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些都是一直困扰用户们的问题。3D打印笔墨管直接成为整个设备运转的“心脏”。墨管内树脂材料的存储量、利用率和墨管易挤压性直接吸引用户们的眼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地对现有的圆柱状打印笔墨管内材料利用率偏低,墨管底端材料淤积,圆柱状结构管内流动性差。打印出来的产品耗时长且均匀性差,表面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设计一种应用于3D打印笔的可压缩墨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3D打印笔的可压缩墨管,它包括管体2、喷嘴3和喷头4,喷嘴3与管体2一端的内腔相通,喷头安装在喷嘴3的出料口上,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2为可压缩管体,它的另一端连接有与打印机推进系统相接触的对可压缩管体施力的墨管末端压块1。所述的可压缩管体呈波纹状结构,该波纹状结构不具备反弹能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3D打印笔的可压缩墨管,它包括管体(2)、喷嘴(3)和喷头(4),喷嘴(3)与管体(2)一端的内腔相通,喷头安装在喷嘴(3)的出料口上,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2)为可压缩管体,它的另一端连接有与打印机推进系统相接触的对可压缩管体施力的墨管末端压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3D打印笔的可压缩墨管,它包括管体(2)、喷嘴(3)和喷头(4),喷嘴(3)与管体(2)一端的内腔相通,喷头安装在喷嘴(3)的出料口上,其特征是所述的管体(2)为可压缩管体,它的另一端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海波,刘尧文,江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百川行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