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及其基于车载充电器的手电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188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及其基于车载充电器的手电筒组件,该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包括有筒身、设置于筒身内的可充电电源、电路板及光源,该光源位于筒身头部,该筒身头部进一步连接有破窗环,该筒身尾部设置有用于对可充电电源进行充电的输入式充电接口和用于对外接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输出式充电接口;藉此,该手电筒除了可作应急照明灯之用外,其可通过车载充电器进行充电,同时其内部可充电电源可经由输出式充电接口对外接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该手电筒可相当移动电源之用,以及,该手电筒上设计的破窗环可用于突发事件时按需进行破窗等动作,有利于迅速逃生及保护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电筒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及其基于车载充电器的手电筒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手电筒成为了车用应急的一种照明用具,其具有小型、安全实用等特点;但是,现有技术中车用手电筒,使用的电源一般为普通的五号电池,电池使用完之后需要更换新的电池,使用成本不低,同时,丢弃的废电池污染环境;以及,现有的手电筒,其功能较为单一,一般只具有LED照明功能,然而汽车内空间有限,其所需配置的车内配件数量各类较多,例如,必备的应急安全锤等,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获得一种多功能车载手电筒。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及其基于车载充电器的手电筒组件,其手电筒除了可作应急照明灯之用外,还可相当移动电源之用,以及,该手电筒上设计的破窗环可用于突发事件时按需进行破窗等动作,有利于迅速逃生及保护财产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包括有筒身、设置于筒身内的可充电电源、电路板及光源,该光源位于筒身头部,该筒身头部进一步连接有破窗环,该筒身尾部设置有用于对可充电电源进行充电的输入式充电接口和用于对外接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输出式充电接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入式充电接口为充电数据插头,所述输出式充电接口为充电数据插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筒身尾部往外延伸有加长套壳,前述输入式充电接口、输出式充电接口均位于加长套壳内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长套壳上开设有让位缺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筒身包括有头筒部、中筒部及尾筒部,该头筒部、尾筒部分别螺合连接于中筒部的头端、尾端;前述可充电电源位于中筒部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破窗环螺合连接于头筒部的前端,前述光源的前侧罩设有灯罩板,所述破窗环位于灯罩板前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罩板处、所述头筒部与中筒部的连接处、所述中筒部与尾筒部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防水密封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筒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装饰纹。一种基于车载充电器的手电筒组件,:包括有车载充电器和前述手电筒;其中,该车载充电器包括有充电器主体,其充电器主体上设置有正极接触部、负极接触部和输出式充电接口;前述手电筒的输入式充电接口可插拔式适配于车载充电器的输出式充电接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电器主体上设置有割刀部,于充电器主体上对应割刀部设置有遮盖部,割刀部被隐藏于遮盖部下方;所述手电筒的筒身尾部往外延伸有加长套壳,前述输入式充电接口、输出式充电接口均位于加长套壳内部,以及,所述加长套壳上开设有让位缺槽;所述加长套壳套接于车载充电器的外周侧,所述遮盖部自让位缺槽处露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手电筒除了可作应急照明灯之用外,其可通过车载充电器进行充电,同时其内部可充电电源可经由输出式充电接口对外接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该手电筒可相当移动电源之用,无需更换电池,节能环保;以及,该手电筒上设计的破窗环可用于突发事件时按需进行破窗等动作,有利于迅速逃生及保护财产安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组件结构示意图(组合状态);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组件结构示意图(分解状态);图3是本实施例之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组合状态);图4是本实施例中手电筒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手电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车载充电器11、充电器主体12、正极接触部13、负极接触部14、输出式充电接口15、割刀部16、遮盖部2、车载多功能手电筒21、筒身211、头筒部212、中筒部2121、防滑装饰纹213、尾筒部22、可充电电源23、光源24、破窗环25、输入式充电接口26、输出式充电接口27、加长套壳271、让位缺槽28、灯罩板29、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种基于车载充电器的手电筒组件,包括有车载充电器1和车载多功能手电筒2。其中,该车载充电器1包括有充电器主体11,其充电器主体11上设置有正极接触部12、负极接触部13和输出式充电接口14;下述手电筒的输入式充电接口25可插拔式适配于车载充电器1的输出式充电接口14。该车载多功能手电筒2包括有筒身21、设置于筒身21内的可充电电源22、电路板29及光源23,该光源23位于筒身21头部,该筒身21头部进一步连接有破窗环24,该筒身21尾部设置有用于对可充电电源22进行充电的输入式充电接口25和用于对外接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输出式充电接口26,此处,所述输入式充电接口25为充电数据插头,所述输出式充电接口26为充电数据插座。前述筒身21尾部往外延伸有加长套壳27,前述输入式充电接口25、输出式充电接口26均位于加长套壳27内部,所述加长套壳27上开设有让位缺槽271。本实施例中,所述筒身21包括有头筒部211、中筒部212及尾筒部213,该头筒部211、尾筒部213分别螺合连接于中筒部212的头端、尾端;前述可充电电源22位于中筒部212内;所述破窗环24螺合连接于头筒部211的前端,前述光源23的前侧罩设有灯罩板28,所述破窗环24位于灯罩板28前侧;所述灯罩板28处、所述头筒部211与中筒部212的连接处、所述中筒部212与尾筒部213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防水密封圈;所述中筒部212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防滑装饰纹2121。以及,前述充电器主体11上设置有割刀部15,于充电器主体11上对应割刀部15设置有遮盖部16,割刀部15被隐藏于遮盖部16下方;所述加长套壳27套接于车载充电器1的外周侧,所述遮盖部16自让位缺槽271处露出。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手电筒除了可作应急照明灯之用外,其可通过车载充电器进行充电,同时其内部可充电电源可经由输出式充电接口对外接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该手电筒可相当移动电源之用,无需更换电池,节能环保;以及,该手电筒上设计的破窗环可用于突发事件时按需进行破窗等动作,有利于迅速逃生及保护财产安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筒身、设置于筒身内的可充电电源、电路板及光源,该光源位于筒身头部,该筒身头部进一步连接有破窗环,该筒身尾部设置有用于对可充电电源进行充电的输入式充电接口和用于对外接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输出式充电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筒身、设置于筒身内的可充电电源、电路板及光源,该光源位于筒身头部,该筒身头部进一步连接有破窗环,该筒身尾部设置有用于对可充电电源进行充电的输入式充电接口和用于对外接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输出式充电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式充电接口为充电数据插头,所述输出式充电接口为充电数据插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尾部往外延伸有加长套壳,前述输入式充电接口、输出式充电接口均位于加长套壳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套壳上开设有让位缺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包括有头筒部、中筒部及尾筒部,该头筒部、尾筒部分别螺合连接于中筒部的头端、尾端;前述可充电电源位于中筒部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多功能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窗环螺合连接于头筒部的前端,前述光源的前侧罩设有灯罩板,所述破窗环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佐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