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西红柿用缓/控释肥料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5049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研制的设施西红柿用缓/控释肥料为一种新剂型肥料,根据西红柿的需肥特点,化肥与有机肥相结合,胶结型与包膜胶结型缓释肥料相结合。采用自行研制的水溶性而又具有缓释性能的胶结剂和包膜胶结剂,制备不同时段释放养分的有机-无机胶结型和包膜胶结型缓释肥料,通过“异粒变速”工艺,使肥料养分释放速率或释放时段与设施西红柿各生育阶段需求养分规律基本一致。做到一次施肥可满足设施西红柿全生育期的养分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西红柿专用缓/控释肥料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业、生态环境领域。设施蔬菜又称为大棚蔬菜,因为我国绝大部分为塑料大棚设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全国已达140万公顷。由于发展迅速,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工作者尚未研究出成熟的施肥技术,缺乏专用的肥料。至于缓释肥料,只有日本将热塑型包膜尿素用于蔬菜作物上,品种单一,价格昂贵。我国农民在设施蔬菜上盲目施肥。调查结果,山东寿光日光温室和塑料拱棚中的蔬菜一般施有机肥120~225t(hm2.a)、磷酸二铵1~1.5t(hm2.a)、NPK三元复合肥(N15-P2O515-K2O15)3~5t(hm2.a);由于施肥量大,养分利用率低,大量氮素淋失至地下水中,对46个点调查结果,地下水硝态氮含量(NO3-)均超过50mg·L-1,其中最高达500mg·L-1。(史春余、张夫道等长期施肥条件下设施蔬菜地土壤养分变化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4)437-441)。西红柿是设施蔬菜中最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急需要专用的缓/控释肥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不同时段释放养分的胶结型和包膜胶结型缓释肥料,通过“异粒变速”工艺,按设施西红柿各生长发育阶段养分(N,P2O5,K2O)需求比例组合并掺混成设施西红柿专用缓/控释肥料。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1.设施西红柿各生育期养分需求特点西红柿生育期分为三个阶段幼苗期,开花期,结果期。在大棚西红柿栽培中,从西红柿幼苗移栽成活至第1花序坐果,一般为40天左右,从坐果至全部采收(又称拉秧)一般为90天左右。大棚西红柿产量很高,一般为8000~10000kg/亩(或用666.7m2表示)。高产出需高投入,需肥量较大,从幼苗移栽成活至全部收获,西红柿全生育期需施用氮肥(以N计)40~60kg/亩、磷肥(以P2O5计)20~30kg/亩,钾肥(以K2O计)50~80kg/亩,N∶P2O5∶K2O=1∶0.3~0.5∶1.3~1.5。为便于施肥,将大棚西红柿生育期划分为两个阶段幼苗-开花期,(从现蕾至第1花序果实坐住称为开花期),结果期(从第1花序果实坐住至全部采收,称为结果期)。幼苗-开花期需肥量占整个生育期需肥量的20%~25%,结果期需肥量占75%~80%。因大棚西红柿结果期长,对于氮素化肥,更需要缓慢释放。2.申报本专利的前期工作2.1研制了8种具有不同缓释性能的胶结(粘结)剂和包膜胶结剂(1)有机复混肥料造粒粘结剂CF2(申请号02123522.8,公开号CN1390812A,见本专利技术人2002年7月2日提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书);(2)纳米级腐殖酸类混聚物肥料包膜胶结剂(申请号02123975.4,公开号CN1390877A,见本专利技术人2002年7月11日提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书);(3)纳米级废弃塑料-淀粉混聚物肥料包膜胶结剂(申请号02125678.0,公开号CN1388169A,见本专利技术人2002年7月26日提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书);(4)纳米级粘土-聚酯混聚物肥料包膜胶结剂(申请号02126009.5,公开号CN1414033A,见本专利技术人2002年8月9日提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书);(5)纳米级磺化木质素混聚物肥料包膜胶结剂(申请号02149247.6,公开号CN1417173A,见本专利技术人2002年11月11日提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书);(6)纳米级烯烃类化合物-淀粉混聚物肥料包膜胶结剂(申请号200310116857.2,公开号CN1546543A,见本专利技术人2003年12月1日提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书);(7)纳米-亚微米级泡沫塑料混聚物肥料胶结包膜剂(申请号200410088477.6,见本专利技术人2004年11月3日提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书);其生产方法为泡沫塑料溶解①废弃泡沫塑料去杂、清洗、粉碎;②溶剂溶解在反应釜中加入乙酸乙酯和200号溶剂油混合溶液,其质量比为1∶1,缓慢放入粉碎泡沫塑料,在常温条件下(20℃~35℃),100kg混合有机溶剂可溶解60~65kg泡沫塑料。放置8~12小时,一些包裹在塑料溶液中的颗粒可继续溶解。泡沫塑料乳化剂制备将脱离子水加入反应釜,打开循环热水加热,水温至45℃~50℃,开动搅拌器,缓慢加入山梨糖醇酐油酸酯聚氧乙烯醚,质量百分比为水的10%~15%,温度保持在40℃~50℃。全部溶解后,加入脂肪醇聚乙烯(7)醚,质量百分比为水的5%~7%;溶解后再加入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用量为水质量的4%~5%;溶解后加入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用量为水质量的4%~5%;全部溶解后降温至40℃以下,加入EDTA(乙二胺四乙酸),占水的质量百分比0.1%。继续搅拌,直至混合均匀为止,用稀硫酸调pH值至7.0~7.5。加入无水硫酸钠,占水的质量百分比为0.5%,全部溶解后,冷却至常温装桶。泡沫塑料乳化溶液制备泡沫塑料溶解放置后,加入泡沫塑料乳化剂,加入量为塑料溶解液质量的15%~25%,开动搅拌器(由于塑料溶解液粘稠度大,先点动电源开关数次后再连续搅拌),溶液颜色由灰色变为乳白色,表明乳化完全,生成泡沫塑料乳化液。有机复混肥造粒粘结剂的生产见本专利技术人2002年7月2日提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02123522.8,公开号CN1390812A。纳米-亚微米级废弃泡沫塑料-造粒粘结剂混聚物(PS塑料-CF2)的制备在PS泡沫塑料乳化液和造粒粘结剂中分别加入OP-10(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其质量百分比为5%~10%,分别搅拌均匀后,按照质量比1∶2将该两种乳化溶液在反应釜中充分混合,放入高剪切设备中(见本专利技术人2002年7月2日提交的02123522.8专利技术专利申请),3万r/min剪切5~10分钟,即成为纳米-亚微米级PS塑料-CF2混聚物。用作缓释肥料胶结剂或包膜胶结剂。(8)纳米-亚微米级聚乙烯醇混聚物肥料胶结包膜剂(申请号200410091315.8,见本专利技术人2004年11月22日提交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书)。其生产方法为乳化剂的制备①在反应釜中加入工业净水,加热至45℃~50℃(不超过50℃),开动搅拌器,缓慢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加入量为水质量(下同)的8%~10%,至完全溶解;②保持温度40~50℃,在连续搅拌下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量为15%~20%,至完全溶解;③加入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量为4%~5%,至完全溶解;④加入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加入量为4%~5%,至完全溶解;⑤降温至40℃以下,加入工业酒精(95%),加入量为2%~3%,搅拌均匀;⑥测定pH值,用稀硫酸调节pH值至7.0~7.5,即成为乳化剂成品。聚乙烯醇缩甲醛溶液的制备①在反应釜中加入工业净水,加热至90℃~95℃,开动搅拌器,缓慢加入聚乙烯醇,加入量为水质量(下同)的10%~15%,保持温度在90℃以上,至全部溶解;②聚乙烯醇全部溶解后,降温至70℃左右,加入稀HCl调节pH值至2.0;③加入含甲醛37%的甲醛溶液,加入量4%~6%,反应时间30~35min,停止热水循环;④加入2%~3%尿素水溶液,与多余甲醛生成羟甲基脲,至闻不到甲醛味为止;⑤用NaOH水溶液调节pH值至7.0~7.5,即成为聚乙烯醇缩甲醛溶液。聚丙烯酰胺溶液制备在反应釜中加入工业净水,加热至50℃~60℃(不超过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施西红柿用缓/控释肥料生产方法,其特征由以下工艺工程所组成,即使用不同性能的胶结剂和包膜胶结剂,制备不同时段释放养分的胶结型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和包膜胶结型缓释肥,根据设施西红柿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比例,以氮素为基准,采用“异粒变速”工艺,将不同时段释放养分的胶结型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与包膜胶结型缓释肥按比例组合并掺混均匀,成为养分释放速率或释放时段与设施西红柿各生育阶段需肥规律基本一致的缓/控释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施西红柿用缓/控释肥料生产方法,其特征由以下工艺工程所组成,即使用不同性能的胶结剂和包膜胶结剂,制备不同时段释放养分的胶结型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和包膜胶结型缓释肥,根据设施西红柿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比例,以氮素为基准,采用“异粒变速”工艺,将不同时段释放养分的胶结型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与包膜胶结型缓释肥按比例组合并掺混均匀,成为养分释放速率或释放时段与设施西红柿各生育阶段需肥规律基本一致的缓/控释肥料。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设施西红柿用缓/控释肥料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制备了8种具有不同缓释性能的胶结剂和包膜胶结剂,即有机复混肥造粒粘结剂CF2、纳米级粘土-聚酯混聚物包膜胶结剂、纳米级磺化木质素混聚物包膜胶结剂、纳米-亚微米级聚乙烯醇混聚物包膜胶结剂、纳米-亚微米级泡沫塑料混聚物包膜胶结剂、纳米级腐殖酸类混聚物包膜胶结剂、纳米级烯烃类化合物-淀粉混聚物包膜胶结剂、纳米级废弃塑料-淀粉混聚物包膜胶结剂。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设施西红柿用缓/控释肥料生产主法,其特征是制备胶结型有机-无机复混缓释肥料,即按干基质量比,腐熟鸡粪占40%,氮磷钾化肥占57%,按N∶P2O5∶K2O=1∶0.4∶1.3的比例,称取粉碎的化肥原料和有机肥原料,按比例掺混均匀,加入稀释至含1%~2%的上述胶结剂水溶液,胶结剂母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夫道史春余王玉军张建峰王茹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