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效叶面肥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4078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效叶面肥,它是在叶面肥中添加聚天冬氨酸或其盐;聚天冬氨酸或其盐和叶面肥的配比的重量百分比为:聚天冬氨酸或其盐40~1%,叶面肥60~99%。叶面肥的有效成分为氨基酸、氮、磷、钾、铜、锰、锌、硼、铁、钼的其中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果蔬。其应用方法是将本品加水稀释,叶面喷施,用量为每亩10~50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聚天冬氨酸属于安全、无毒无公害、可生物降解的绿色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环保效果,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0%~40%左右;可使农作物增产;使农民真正受益,具有良好的经济前景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效叶面肥,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普通叶面肥和植物营养 吸收促进剂——聚天冬氨酸生产的增效叶面肥以及该增效叶面肥在农业上的应 用。
技术介绍
根据科学工作者多年的研究证明,合理经济施肥,是作物增产增质的重要 措施之一,因为施肥是高产优质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施肥技术有了很大进展, 为了克服肥料中的有效元素吸收效率不高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种增加肥料吸收的促进剂。如中国专利CN1594241公开的"一种促进叶菜作物营养吸收 的方法,,,就公开说明了聚天冬氨酸(PASP)作为营养吸收促进剂在叶菜作物中的 应用,它可促进叶菜作物对土壤中原有的或施加的N、 P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从 而提高叶菜类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上述专利技术是将聚天冬氨酸作成溶液 后,直接进行浸种、浇根、或者喷洒在植物的叶面上,以促进植物对化学肥料 的吸收。中国专利CN101028984公开了一种多肽复合肥,它是在复合肥中添加有聚 天冬氨酸或其盐,此专利里描述复合肥是尿基复合肥和硝基复合肥,其中尿基 复合肥是指尿素、磷酸一铵、钾肥等混合。将聚天冬氨酸或其盐按2~100倍的 重量配置比例加入水进行稀释制成水溶液,然后加入熔融的复合肥中,进行造 粒。另外还有一项专利CN1733655公开的是以聚天冬氨酸或其盐和尿素为成分 经熔融混合制成的增效尿素,其与CN101028984公开的技术基本相同。上述专利技术是将聚天冬氨酸或者其盐应用到根施的以氮、磷、钾等为主 要营养元素的、由植物根部大量吸收的肥料中。但是,有些微量元素采用叶面施肥对农作物的吸收具有更好的效果。目前叶面肥作为强化作物的营养和防治 某些缺素病状的一种施肥措施,已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叶面肥主要是将含有 锌、铜、铁、锰、钼等微量元素无机盐和水配合而成,叶面肥是一种肥料利用 率高且用量少的重要而有效的施肥技术,特别是作物生长初期和后期根部吸收 能力较弱时,对作物喷施叶面肥及时补充营养可大大提高植物产品的质量和产 量。叶面施肥是一种即经济又理想,效果又好的施肥措施,在根施肥的基础上, 配合施叶面肥,能充分发挥叶面肥的增产、增质作用。但是叶面施肥除具有以 上优势外,也有许多不足。如叶面肥施用以后,在短时间内会蒸发干燥,或者 遇上雨水将会使其完全失效,需要重新喷施,从而增加劳动强度和肥料成本。 因此提高叶面肥的利用率,比提高根施肥料的利用率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下 面的专利技术即公开了几种促进叶面肥中有效成分吸收的促进剂,或者肥料。中国专利CN1733657公开了 一种复方曱壳低聚糖叶面肥,含有曱壳低聚糖 成份。本专利技术是以海洋生物中提取的甲壳低聚糖为主要原料并添加植物生长所 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制成。中国专利200510010435. 5公开了一种多肽液 肥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一种叶面肥。它由多肽粉、氨基酸粉、螯合剂、 葡萄糖、锌、铜、铁、锰、钼、水配制加工而成。上述两个专利技术的配方和制造工艺都比较麻烦。聚天冬氨酸作为用于植 物营养吸收的促进剂和高吸水材料,在植物根部吸收的、量大的氮磷钾等主要 肥料已得到应用,但在更有利于微量元素吸收的叶面肥中却没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吸收的叶面肥,及其在农 业上的应用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效叶面肥,其由重量百分比为40~ 1%的聚天冬氨酸或其盐和60~ 99% 的叶面肥构成,且上述增效叶面肥是由聚天冬氨酸或其盐的单质或溶液加入到 叶面肥中,混合均匀后的产物。上述聚天冬氨酸或其盐,是由氨基酸单体为L-天冬氨酸、D.L-天冬氨酸各 自聚合而成或进一步水解成盐,其水解产物可以是聚天冬氨酸的钠盐、钾盐、 铵盐、锌盐、镁盐、钙盐或其混合盐,分子量在2500到8000之间。上述叶面肥是指按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生产的普通叶面肥,其有效成分为 氨基酸、氮、磷、钾、铜、锰、锌、硼、铁、钼的其中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加 适量的水配置而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增效叶面肥在农业中的应用,增效叶面肥应用于大田作物、 经济作物、果蔬作物,用量为每亩10 50克,施用方法是将本品加水稀释,叶 面喷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聚天冬氨酸与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混合使用,可以提高植物叶面对各种营 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通过在叶面肥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聚天冬氨酸,可 以促进叶面对氮、磷、钾、铜、锰、锌、硼、铁、钼、氨基酸等各种营养元素 的吸收。本专利技术的增效叶面肥配比简单,不需要其它复杂的原料,所有有效的 肥料元素和聚天冬氨酸都是可水溶性的物质,将这些物质配成水溶液后即可使 用。聚天冬氨酸是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的植物营养吸收促进剂,它与叶面 肥配合使用,来促进作物叶面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提高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由于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氨基酸的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一定分 子量的聚天冬氨酸对作物细胞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经过试验与检测,本专利技术 的增效叶面肥在农业上使用具有突出的优势和特点1、 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聚天冬氨酸属于安全、无毒无公害、可生物降解的绿色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环保效果,曾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2、 本技术可以直接利用原来叶面肥的生产线进行生产,因此生产投入少; 其配置方法只需在原来叶面肥产品中加入聚天冬氨酸即可,不需要其它复杂的 原材料,因此生产成本低,并能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使农民节约肥料,减少投入。3、将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应用于农业试验表明,确实可促进农作物对氮、磷、钾 和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10%~40%左右;可使农作物增产;同时可 增强农作物的抗逆能力,改善农作物的品质等功效。使农民真正受益,具有良 好的经济前景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增效叶面肥的配比为尿素187. 5g,聚天冬氨酸307g,硝酸钾 18g,硼砂5g,钼酸铵1.5g,味精100g,水381g。普通叶面肥的配比为尿素187. 5g,硝酸钾18g,硼砂5g,钼酸铵1. 5g, 味精100g,水688g。将上述物料放入2000ml烧杯中并搅拌,使各成分充分溶解,混合均匀,过 滤,分装。使用时将本品加水稀释, 一亩地的用量为20~ 30g,叶面喷施。将本专利技术的增效叶面肥与普通叶面肥在大棚黄瓜上的进行了对照试验,试 验设置l个实验组,3个对比组处理;每个组的土地面积18平方米,每组三个 地块,每个重复内地块按随机方式排列。其中对比组1采用 一 —常规施肥,不进行叶面施水或者叶面施肥。对比组2——常规施肥+喷施清水,生长旺盛期每亩喷施25公斤清水2次, 间隔7天。对比组3——常规施肥+喷施普通叶面肥,生长旺盛期每亩喷施20g普通叶 面肥(溶于25公斤清水)2次,间隔7天。实验组——常规施肥+喷施增效叶面肥,生长旺盛期每亩喷施20g增效叶 面肥(溶于25公斤清水)2次,间隔7天。结果显示施用增效叶面肥的黄瓜与施用普通叶面肥的黄瓜比较,叶色浓 绿,叶片宽大、长势快,根系发达,口感好。各项指标如表l:表l产量比较(单位公斤/亩)地点处理重复l重复2重复3平均增产(% )石家 庄白 佛村对比组18086. 78105. 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效叶面肥,包括叶面肥,其特征在于:在叶面肥中添加肥料有效元素吸收促进剂聚天冬氨酸或其盐;聚天冬氨酸或其盐和叶面肥的配比的重量百分比为:聚天冬氨酸或其盐40~1%,叶面肥60~9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丰李文曦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开发区德赛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