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紫色土区柑橘滴灌系统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4850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紫色土区柑橘滴灌系统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组分配比而成:尿素90~110份,氯化钾20~35份,硝酸镁20~40份,硝酸锌0.10~0.30份,螯合铁1.0~2.0份,硼砂0.20~0.40份,均按重量份计。其制备方法只要将所述各组分颗粒原料粉碎,然后按比例置于容器中混匀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生长在紫色土壤上的柑橘容易缺乏的营养元素,进行多元素合理配比,产品的肥效平衡,不仅显著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促进柑橘幼树生长效果明显,还显著提高成年柑橘树的产量,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在紫色土区的钙质水中容易溶解,无沉淀,使用方便,对滴灌系统不会产生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柑橘滴灌系统的复合肥料,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柑橘是国家规划的我国优势农产品之一,我国柑橘面积世界第一,达到2200多万亩。其中,约500万亩种植在紫色土区。由于紫色土的熟化度低、土层浅、碱性强,肥料利用率低,易受干旱影响,并且容易出现缺镁、缺锰、缺铁、缺锌等缺素症,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国内开始推广具有施肥功能的柑橘园滴灌系统。现在,仅三峡库区的柑橘园就安装了3万多亩施肥滴灌系统,并仍在快速增长。然而,因没有适合紫色土区土壤和灌溉水条件的柑橘滴灌系统专用肥料,采用普通化肥滴灌时带来以下主要问题1、普通化肥多数为单一营养元素,进行滴灌施肥时只能提供一种养分;2、如果将多种化肥简单混合后进行滴灌施肥,不仅容易产生沉淀等不良反应,而且也难于达到柑橘生长对营养元素的平衡需求,肥料利用率低;3、紫色土区的灌溉水中钙和铁(此铁不能被柑橘吸收利用)的氧化物含量很高,很多化肥在水中容易与之形成沉淀,堵塞过滤器和滴头;4、紫色土区的土壤pH值通常在7.5以上,柑橘容易出现缺锌、缺镁、缺铁和缺锰等缺素症状(pH值在7以下时基本不出现这类缺素症),采用普通化肥滴灌不能解决这类缺素问题,也难于解决土壤pH值过高问题;5、多数常用化肥在水中溶解速度慢,用于滴灌施肥时,肥料的溶解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紫色土区的土壤、水源等生态条件的柑橘滴灌系统的复合肥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紫色土区柑橘滴灌系统的复合肥料,它由以下组分配比而成尿素90~110份,氯化钾20~35份,硝酸镁20~40份,硝酸锌0.10~0.30份,螯合铁1.0~2.0份,硼砂0.20~0.40份,均按重量份计。上述复合肥料的优选配比为尿素90~102份,氯化钾27~29份,硝酸镁27~29份,硝酸锌0.10~0.14份,螯合铁1.1~1.3份,硼砂0.32~0.38份,均按重量份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上述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将上述各组分颗粒原料粉碎,然后置于容器中混匀即可。为了使上述复合肥料中的各组分混合更均匀,使用效果更好,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组分颗粒原料分别粉碎至粉末,分开放置;然后首先将粉碎的尿素加入干燥的搅拌器中,一边缓慢搅拌,一边再依次按比例加入氯化钾、螯合铁、硼砂、硝酸镁和硝酸锌混匀即可。在整个制备过程中不得混入有机物、水及其它杂质。本专利技术产品是由多种组分制成的复合肥料,经检测各营养元素含量为氮23~42%、钾5~16%、镁1~3%、锌0.012~0.050%、铁0.03~0.09%、硼0.006~0.018%,以重量百分比计。本专利技术所述产品肥效平衡,促进柑橘幼树生长的效果明显。在氮肥和钾肥施用量相等条件下,采用本专利技术产品滴灌施肥,柑橘幼树生长量比常规施肥提高50%~98%。幼树开始投产时,单株产量增加26%~35%,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产品同时还可显著提高成年柑橘树的产量。例如采用本专利技术产品滴灌施肥,成年果园的果实产量提高25.8%~30.2%,相对的氮肥利用率提高29%,钾肥利用率提高44%。另外因为本专利技术产品是专门针对紫色土区的土壤、水源等生态条件而研制的,肥效平衡,所以采用本专利技术产品滴灌施肥一年后,碱性紫色土区柑橘园常见的缺镁、缺锌、缺铁和缺硼症状基本消失,连续定点滴灌一年后,在滴灌点周围20cm半径范围内,紫色土(碱性)pH值降低0.3~0.4。连续定点滴灌2年后,滴灌点周围土壤pH降低0.5~0.8。局部土壤酸化后,原来紫色土中含量丰富、但因土壤pH太高而不能被柑橘吸收利用的铁、锌、镁、硼和锰等元素,逐渐变成可吸收利用形态。预计采用本专利技术产品连续滴灌施肥6~8年,滴头每2年移动一个位置,此后的施肥可不再加入铁、锌、硼和锰元素,因为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滴灌施肥使局部土壤酸化后,土壤中释放的该类元素已足够维持柑橘生长结果的需要。本专利技术产品在紫色土区的钙质水中容易溶解,无沉淀,使用方便,对滴灌系统不会产生堵塞。专利技术人曾对本专利技术所述产品作过验证试验试验一本专利技术产品对促进夏橙幼树生长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2~2004年在重庆北碚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实验果园进行,土壤类型为石灰性紫色土,土壤pH值7.5~8.0之间,灌溉水源pH 7.2~7.3。栽植的柑橘品种为德尔塔夏橙/施温格枳柚砧,2001年春定植芽苗,株距3米,行距5米。滴灌系统为以色列Netafilm公司产品,每行树下一根滴灌管,并在滴灌管上每隔75cm安一个流量为3L/h的滴头(每株4滴头)。2002年春开始施肥试验,将试验树分为滴灌施肥区和普通挖穴施肥区,每区试验树数量分别为50株。滴灌施肥区的50株树,所用肥料为本专利技术产品,将其溶解在滴灌系统的肥料罐中,通过注肥泵,进行滴灌施肥,每年3-8月滴灌施肥6次。因本专利技术产品不含磷肥,每年7月在树冠下挖穴土施一次普通过磷酸钙。普通挖穴施肥区的50株树,其单株的年纯氮、纯钾、纯磷施用量与滴灌施肥区的50株树相同,但所用肥料为普通尿素、氯化钾和过磷酸钙,肥料采用传统的挖穴土施,每年的3、5、6、8月,在树冠下挖穴土施一次。2002-2004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见表1-1。滴灌施肥区和普通挖穴施肥区的其他栽培管理相同。每年在生长季结束后(11月中旬)调查树干粗度、树高、树冠大小。2004年开始结果,调查统计当年果实产量。表1-1本专利技术产品与普通化肥在德尔塔夏橙幼树上的比较试验(2002-2004年) 2、试验结果见表1-2,在试验开始时(2002年春),滴灌本专利技术产品和普通化肥的试验树大小很接近,两个区试验树的主干粗度、树高和树冠体积都没有显著差异。但试验连续进行3年后,到2004年冬生长季结束时,两个不同肥料处理区的树体大小差异极显著。与普通化肥挖穴施用的柑橘树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产品进行滴灌施肥的柑橘树,主干粗度增加39%,树高增加51%,树冠体积增加98%。试验树在2004年开始投产,采用本专利技术产品进行滴灌施肥的柑橘树,单株产量增加35%。田间观察发现,挖穴施用普通化肥的大部分试验树,每年都有中度缺铁现象,并有轻度的缺镁、缺锌和缺锰现象。而采用本专利技术产品进行滴灌施肥的试验树,从2002年夏季开始,新生长的枝梢缺素症状已很少见,仅有少量树的少量枝梢偶尔有轻微的缺铁现象。表1-2本专利技术产品与普通化肥对德尔塔夏橙幼树生长结果的作用比较(分别为50株树的平均值) 3、结论在碱性紫色土上的德尔塔夏橙幼树,用本专利技术产品进行滴灌施肥,对促进幼树生长的作用极显著。在单株的年纯氮、纯钾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与施用普通化肥相比,本专利技术产品试验树在3年后的树干粗度增加39%、树高增加51%、树冠体积增加98%。开始投产时,单株产量增加35%。本专利技术产品使夏橙树的缺镁、缺锌和缺锰症状消失,缺铁症状大大缓解,仅有极少的轻微缺铁现象。而用普通化肥的试验树,存在轻度至中度的缺铁、缺镁、缺锌和缺锰症状。试验二 本专利技术产品对促进脐橙幼树生长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试验时间、地点、滴灌设施、肥料种类和试验方法与试验一相同,所不同的是试验材料为福本脐橙/卡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紫色土区柑橘滴灌系统的复合肥料,它由以下组分配比而成:尿素90~110份,氯化钾20~35份,硝酸镁20~40份,硝酸锌0.10~0.30份,螯合铁1.0~2.0份,硼砂0.20~0.40份,均按重量份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良志淳长品江才伦曹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