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蝽养虫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4302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蝽养虫笼,包括长方体形框架,以及套网,所述长方体形框架由若干管材以及接头拼接而成,包括:用于容置花盆的下框架,以及上框架;其中,所述套网套在所述上框架的内部,包括:一顶面、一底面以及在所述顶面和底面之间延伸的四个侧面,所述套网的顶面和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由透明塑料制成,所述套网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以及底面由网纱制成,所述底面上设有供所述花盆的上缘伸入的开口。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网蝽养虫笼,为网蝽提供盆栽形式的植物为食源,花盆的底部位于养虫笼敞开的下部,而植物的叶片则可向上伸入养虫笼密闭的上部,无需打开上部即可进行浇水,有效地减少开关笼器的次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工,简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虫笼,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网蝽养虫笼
技术介绍
网蝽科隶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半翅目的一科,其前胸和前翅全部密布网状小室,是一种陆生昆虫,世界上已知2000种以上,中国约有170种,是一种经济上重要且常见的害虫。该科害虫全部为植食性,喜在植物叶背栖息、刺吸取食,有群集性。植物叶片受网蝽刺吸后失绿,严重时导致叶片枯萎,影响植株正常的生长。要对这类害虫进行研究,必须了解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大量的饲养以共研究。室内观察网蝽,一般采用剪切下的植物枝条或者叶片进行饲喂,但是,由于植物在室内条件下光合作用降低,为了确保网蝽的营养需求,必须经常更换植物,更换时还需将网蝽从旧叶移动到新叶上,操作费时费工。网蝽的成虫通常体型较小(大多在5mmm以下),受惊后易从寄主植物的叶背脱落,寻找困难。现有的养虫笼采用的是一种通用型的昆虫饲养容器,为固定的六面体结构,顶面和与之相连的四个侧面为网纱,底层为木质薄板,网纱侧面上有可供开启的门。但是,这种养虫笼的缺陷是:需要将盆栽植物或者植物的枝条(叶片)保湿后全部放入笼中,日常对植物的浇水等养护管理需要频繁地开关笼器进行,这些操作增加了操作时间和劳动成本;观察网蝽发育过程需要按日定时开启笼器进行观察记录,但网蝽体型微小,受惊后易迅速爬行、跌落或飞到手上随手带出;普通养虫笼不可拆卸,不使用时占据较大空间。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网蝽的饲养容器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蝽养虫笼,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养虫笼需要通过频繁开关笼器进行植物的维护以及观察而费时费工、并且容易使网蝽爬出笼器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网蝽养虫笼,一种网蝽养虫笼,包括长方体形框架,以及套网,所述长方体形框架由若干管材以及接头拼接而成,包括:用于容置花盆的下框架,以及为网蝽提供饲养空间的上框架;其中,所述套网套在所述上框架的内部,包括:一顶面、一底面以及在所述顶面和底面之间延伸的四个侧面,所述套网的顶面和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由透明塑料制成,所述套网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以及底面由网纱制成,所述底面上设有供所述花盆的上缘伸入的开口。所述套网的底面上的开口沿周向穿设有弹力绳,所述开口的大小通过连接在所述弹力绳上的卡扣调节。所述套网的顶面以及底面的每一条边上分别设有供所述长方体形框架的管材穿入的套筒结构。所述套网上由网纱制成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有拉链。所述套网的顶面、侧面以及底面的材料之间采用外置式缝合。所述网蝽养虫笼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框架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下框架的底面上的管材卡扣连接。所述透明塑料为软玻璃。所述管材为不锈钢管或铁管。优选地,所述套网还可包括自所述底面上的开口向下延伸的弹性套筒,所述弹性套筒与所述花盆的外壁密封连接。根据饲养网蝽的大小,所述网纱的目数为40~60目或者80~100目。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网蝽养虫笼,为网蝽提供盆栽形式的植物为食源,花盆的底部位于养虫笼敞开的下部,而植物的叶片则可向上伸入养虫笼密闭的上部,无需打开上部即可进行浇水,有效地减少开关笼器的次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工,简化操作,并且植物自盆底吸水符合植物根系的特性;供花盆自下部伸入上部的开口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口径的花盆,适用范围广;通过将该养虫笼上部的顶面以及两个侧面构造为透明材料,透光率高,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且便于观察内部网蝽的情况;该养虫笼的上部各表面之间的材料通过外置式缝合,避免网蝽藏匿;框架整体通过拼接而成,在不使用时通过拆分即可进行收纳储存,节约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网蝽养虫笼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功能、特点。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网蝽养虫笼。该网蝽养虫笼主要包括长方体形框架10,以及套网20;其中,长方体形框架10由若干管材1以及接头2拼接而成,将养虫笼划分为上框架11和下框架12,套网20套在上框架11的内部,为网蝽提供饲养空间,下框架12用于容置花盆30。套网20包括:一顶面21、一底面22以及在顶面21和底面22之间延伸的四个侧面23,24,25,26,其中,顶面21和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23,25由透明塑料制成,如软玻璃,由此构成的养虫笼透光率高,可提高放置内部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且便于观察网蝽情况;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24,26以及底面22则由网纱制成,有效通风,提供足够的透气性,有利于网蝽成长;底面22上设有开口221,供花盆30的上缘伸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套网20的底面22上的开口221沿周向穿设有弹力绳,该开口221的大小通过连接在弹力绳上的卡扣调节,以防止任何网蝽成虫自该处从套网20内部爬出。应当理解,该开口221可在一定范围内弹性调节,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口径的花盆,适用范围广。下框架12的四个侧面均为镂空,在不影响网蝽饲养空间密封性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浇水。套网20的顶面21以及底面22的每一条边上还分别设有套筒结构27,优选地通过尼龙材料缝制而成,通过将长方体形框架10的管材1自每个套筒结构27穿入,即可将套网20在上框架11的内部固定。套网20上由网纱制成的两个相对侧面24,26上还设有拉链28,通过拉开拉链28,即可将该侧网纱向下外翻,便于取放花盆或其他饲养操作。套网20的顶面21,底面22,以及侧面23,24,25,26的材料之间采用外置式缝合,即将任意两片布料进行缝合时均将布边留在笼器的外部,使整个套网20的内壁无拼缝,避免网蝽藏匿。如图1所示,下框架12的底部还优选设有底板13,优选地,底板13与管材1卡扣连接,底板13上设有托盘14,用于放置花盆30,通过向托盘14中浇水,植物即可自盆底吸水,既符合植物根系的特性,又不用开关上方网蝽的饲养空间,避免了网蝽随手带出。优选地,管材1为不锈钢管或铁管。该长方体形框架10由若干管材1以及接头2拼接而成,其中接头2根据位置的不同分为三通和四通,通过这种构成方式使得该养虫笼在用毕后可拆分进行收纳储存、使用时再进行组装,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的养虫笼。根据待饲养的网蝽的体型的不同,可将该养虫笼上的网纱选择为不同的目数。通过举例而非限制地,例如,饲养网蝽成虫,选择40~60目网纱即可;若饲养网蝽若虫,则需选择80~100目网纱。以上所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网蝽养虫笼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蝽养虫笼,包括长方体形框架,以及套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形框架由若干管材以及接头拼接而成,包括:用于容置花盆的下框架,以及为网蝽提供饲养空间的上框架;其中,所述套网套在所述上框架的内部,包括:一顶面、一底面以及在所述顶面和底面之间延伸的四个侧面,所述套网的顶面和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由透明塑料制成,所述套网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以及底面由网纱制成,所述底面上设有供所述花盆的上缘伸入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蝽养虫笼,包括长方体形框架,以及套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形框架由若干管材以及接头拼接而成,包括:用于容置花盆的下框架,以及为网蝽提供饲养空间的上框架;其中,所述套网套在所述上框架的内部,包括:一顶面、一底面以及在所述顶面和底面之间延伸的四个侧面,所述套网的顶面和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由透明塑料制成,所述套网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以及底面由网纱制成,所述底面上设有供所述花盆的上缘伸入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蝽养虫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网的底面上的开口沿周向穿设有弹力绳,所述开口的大小通过连接在所述弹力绳上的卡扣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蝽养虫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网的顶面以及底面的每一条边上分别设有供所述长方体形框架的管材穿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瑾严巍毕庆泗黄慧超陈东旭裴蓓韩佳寅顾英周剑迅朱春刚顾萍涂广平刘莹章一巧王玮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