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安明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429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如下(重量百分比):生化黄腐酸1.5~2.0%、氮磷钾20~25%、有机质8~10%、腐植酸钠和腐植酸钾0.3~0.5%、多菌灵0.3%。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肥料具有生物化肥、生物农药、生物生长调节三重功效,可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对农药具有缓释和降解残留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用肥,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生化黄腐酸的复合肥料。技术背景黄腐酸(FA)是腐植酸(HA)中的一种组分,约占5%左右。它是由泥炭、 低热值的煤经高温高压、强酸强碱提取而成。(Biotechnology Fulvic Acid, 简称BFA),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以生物技术制取的类似煤黄腐酸的物质,含有 较高品味的有机氮磷钾(N P K)、多元有机酸、丰富的核酸、B族维生素、维 生素C、肌醇、微量元素、氨基酸及活性未知因子。它可代替从煤中提取的腐植 酸或黄腐酸用于基肥、叶面肥,具有生物化肥、生物农药、生物生长调节三重 功效。传统的基肥大多为无机化学肥料,这些肥料中所含氮磷钾施入土地后氮素 易于挥发,磷钾元素被固定,植物吸收利用仅20 30%,增加化肥用量后,农 民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生物化肥、生物农药、生物生 长调节功效,可不再单独施用化肥、农药的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减少农业 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产量,对农药具有缓释和降解残留功能。本专利技术复合肥料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如下(重量百分比)-生化黄腐酸 1.5 2.0%氮磷钾 20 25%有机质 8 10%腐植酸钠和腐植酸钾 0. 3 0. 5%多菌灵 0.3%。所述生化黄腐酸的含量优选为1. 5%;所述氮磷钾的含量优选为25%。 本专利技术复合肥料的制备方法55 65X:每立方米水中生化黄腐酸粗尾粉料 (生化黄腐酸含量为15%)的投入量为200 250公斤,浸泡48 72小时,然 后进行液渣分离,在液体中加入尿素180 220公斤、磷酸一铵140 160公斤、 硫酸钾140 180公斤,草碳60 100公斤,多菌灵3 4公斤,腐植酸钠12. 5 15公斤,腐植酸钾12. 5 15公斤进行混合搅拌即得液态肥。五水过磷酸钙160 200公斤与碳酸氢铵80 100公斤混合搅拌后,再与上 述经浸提的生化黄腐酸粗尾粉料的固体渣进行混合搅拌即得粉状肥。生化黄腐酸是化肥增效剂,包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几乎全部氨基酸、氮、 磷、钾、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多种酶类、糖类、及核甘酸等物质,但其一季作 物所需要的氮、磷、钾含量往往不足。本专利技术对各类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的比例 做了数百次试验,数百次调整,最终确定了添加的氮磷钾肥的比例,以补充作 物的需求量。生化黄腐酸是农药增效剂,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高效低毒内吸性的杀菌剂多菌 灵,与生化黄腐酸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增强植物自身的长势和抗病能力, 以及对细胞的通透作用的改变和对农药的缓释及协同增效作用,对多种植物病 虫都显示出良好的防治作用,不但杀菌抗病,而且还释解残留农药。该复合物 对农药的缓释、增效和降解残留功能可节省农药用量1/2 2/3,提高药效50%以 上,使农作物经济性状改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生长调节剂属激素范畴,但生化黄腐酸不含任何激素,其作用与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多种植物刺激素相类似,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全面的调 节控制作用,促进生长;它也不属于植物的代谢产物,也不直接参与代谢过程, 但却通过对细胞呼吸的促进作用加速植物体内多种物质的代谢。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 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 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 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将250公斤生化黄腐酸粗尾粉料(生化黄腐酸含量为15%)于65'C、 1立方 米水中浸泡48小时后进行液渣分离,在液体中加入尿素220公斤、磷酸一铵160 公斤、硫酸钾180公斤,草碳60公斤,多菌灵3公斤,腐植酸钠12. 5公斤, 腐植酸钾12. 5公斤进行混合搅拌即得液态肥。五水过磷酸钙160公斤与碳酸氢铵80公斤混合搅拌后,再与上述经浸提的 生化黄腐酸粗尾粉料的固体渣进行混合搅拌即得粉状肥。一、将本专利技术复合肥料在果树梨、枇杷、葡萄进行肥效试验,现将试验情 况总结如下1. 试验肥料种类本专利技术复合肥料、常规肥料2.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龙泉驿区兴龙镇麒龙村四组 2.1葡萄试验品种为巨峰,户主汪志华,面积0.9亩,定植时间5年,属成 年挂果树;2.2梨树试验品种为丰水,面积0.8亩,户主汪志华,定植时间6年; 2.3枇杷试验品种为大五星,面积1.3亩,定植时间4年,户主代素英。 以上三个田块栽培均采用本区常见的深沟高厢方式,梨树,枇杷亩栽110 株,葡萄亩栽400株左右,管理水平属全区中等。3. 方式处理及方法采用同田对比试验方式,每个树种选择有代表性、生长 基本一致的田块l个,梨和葡萄试验以本专利技术复合肥料施基肥一次,喷施叶 面肥2次,枇杷喷施一次叶面肥(因试验时已错过基肥施用时间)。对照部 分使用常规肥料按农户习惯使用的时间和用量进行。4. 施肥时间及用量4. 1复合肥料基肥根据树势、树龄确定施用量,梨株施0. 5公斤,葡萄株施 0. 15公斤,施肥时间为萌芽前;叶面肥喷施时间为盛果期,两次喷施间隔 时间7 10天4. 2对照施肥时间及施肥量从春节至采果,梨树施肥3次,平均每株施尿 素0.5公斤,磷肥(过磷酸钙)2公斤,碳酸氢铵0.5公斤,硫酸钾复合肥 2公斤,磷酸二氢钾0.25公斤,茂碧丰牌叶面肥5次0.08公斤;葡萄3次, 平均每株施尿素0. 15公斤,磷肥(过磷酸钙)0. 75公斤,碳酸氢铵0. 25公 斤,硫酸钾复合肥0.4公斤,磷酸二氢钾0.025公斤,茂碧丰牌叶面肥3次 0. 02公斤;枇杷喷施一次茂碧丰牌叶面肥。5. 调查内容及方法根据不同的试验,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的内容。每个处理各选10株作为 定点调査。枇杷试验试验开始时间为果实膨大期,只施叶面肥,调査内容为枇杷落叶 数、抽发新梢叶片数;梨树试验调査梨着果数、新梢叶片数、平均单果重;葡萄试验调査抽发分枝数、叶面积、果穗着生量;果实成熟时测定其果单 (穗)重、可溶性固形物。6. 试验结果6. 1施用此肥料后能促进新梢抽发,表现为新梢抽发速度快、多、长,叶片 多且叶色浓绿,枇杷、梨新梢叶片比对照增加4.3 5.0叶,葡萄分枝增加l 个。6.2促进叶片增大,叶面积增强,使光合作用增强,干物质积累增加,葡萄 叶面积比对照增加48. 09平方厘米。6.3延长叶片生长期,推迟叶片衰老,保持树体健壮生长、枇杷单株落叶比 对照少12.3叶。6. 4树体生长协调,营养均衡,着果增加,梨树单株着果比对照增加22. 5个, 葡萄单株花穗比对照多4穗。6.5提高产量,促进增收。使用该肥料的枇杷、梨、葡萄单果(穗)重分别 比对照增加6.9克,增幅分别为10.55%、 46.67%和12.16%。在现有栽培技 术控制留果数的情况下,可提高产量,从而使农户增收。6. 6可溶性固形物质有所提高,改善了品质。梨固形物质提高2个百分点; 葡萄固形物质提高0. 8个百分点,改善了果品品质和风味。 详细结果见附表。6.7节约成本。根据试验时期市价,梨树试验对照部分亩投肥料成本698元, 复合肥料亩投入445元,比对照节约成本253元。7. 结论通过试验,证实了该肥料在葡萄、梨树、枇杷等果树具有安全性和良好效果, 可促进花芽分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肥料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如下(重量百分比):生化黄腐酸1.5~2.0%氮磷钾20~25%有机质8~10%腐植酸钠和腐植酸钾0.3~0.5%多菌灵0.3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安明
申请(专利权)人:罗安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