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394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装置,包括增效剂配料槽、计量控制器、蒸发装置、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混合液输送管线、蒸发系统管线、蒸浓液输出管,增效剂配料槽通过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与计量控制器连接,计量控制器经混合液输送管线与蒸发装置连接,蒸发装置安装有蒸浓液输出管,混合液输送管线安装有蒸发系统管线。在增效剂配料槽中配制增效剂溶液,增效剂的含量为5-50wt%:经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至计量控制器计量,增效剂溶液在混合液输送管线中与化肥溶液混合,然后输送至蒸发装置蒸发,增效剂溶液的含量为0.005-5wt%,蒸浓液经蒸浓液输出管去造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产业化投资改造成本低,缓/控释肥料生产只涉及部分原生产装置,生产切换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肥添加剂的添加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的是化肥生产过程中 肥料增效剂添加装置及方法。技术背景随着国际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降低耗是目前各个国家的当务之急; 另外随着化学肥料用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缓/控释肥料的应用 既提高了有效养分的利用率(相当于减少了生产原料的投入),又减少了因肥料 有效养分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目前,缓/控释肥料的种类很多,缓/控释剂添加 的工艺也多种多样,但是大多缓/控释剂添加工艺复杂,且需要二次加工,缓/控 释剂只是包衣或机械地混合在普通肥料的外表面上,不能与肥料微粒晶体形成 均一的混合体,因此,大大降低产品缓/控释效果,而且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我们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5月9日申报了"肥料增效剂 合成方法"专利技术,申请号为200710011224.2。为使该专利技术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进 行了深度开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个是提供一种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装置,包括增效剂配料槽、计量控制器、 蒸发装置、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混合液输送管线、蒸发系统管线、蒸浓液输 出管,其特征在于增效剂配料槽通过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与计量控制器连接, 计量控制器经混合液输送管线与蒸发装置连接,蒸发装置安装有蒸浓液输出管, 混合液输送管线安装有蒸发系统管线。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方法,包括在增效剂配料槽中配制增效 剂溶液,增效剂与溶剂的比例5—50wty。 50—95wt%;经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至计量控制器计量,来至计量控制器的增效剂溶液在混合液输送管线中与蒸发 系统管线中的化肥溶液混合,然后输送至蒸发装置蒸发,增效剂溶液与化肥溶液的比例为0.005—5wty。 95—99.995wt%,蒸浓液经蒸浓液输出管去造粒;采用的第二套技术方案是第二套技术方案与前述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 处在于不包括混合液输送管线,增设有增效剂溶液输出管线;计量控制器经 增效剂溶液输出管线与蒸浓液输出管连接,蒸发系统管线肓接安装到蒸发装置 上,在计量控制器与蒸发装置之间不设置混合液输送管线。采用的第二套技术方案的添加方法与前述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经增效剂溶液输出管线直接输送增效剂溶液至蒸浓液输出管与蒸浓液混合后去 造粒,化肥溶液经蒸发系统管线直接输送到蒸发装置之中。上述的化肥包括尿素、复合肥。上述的增效剂包括申请号为200710011224.2号专利中所述的增效剂3,4-二甲基磷酸吡唑以及市售的增效剂或市售肥料增效剂如双氰铵、N-甲基吡咯烷 酮、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等等。匕述溶剂包括甲醛水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等,甲醛水溶液的屮醛含量 为0-37%。本工艺的主要用途是肥料增效剂的添加。与以前的那些增效肥料添加工 艺相比,本工艺具有工艺装置投资少、操作简便、运行可靠,可实现大规模工 业化生产,增效剂在肥料微粒晶体中分布均匀,产品具有均一的缓/控释效果等 特点。目前国内尚无该工艺产业化装置。于是我们开发出一种肥料增效剂添加 新工艺技术。该工艺独立于原生产装置之外,与原装置可随时连接,生产缓/控 释肥料;且原生产工艺装置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动,只需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增 设增效剂的添加工序,在不生产缓/控释肥料时,可切断该工序,生产原来的肥 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增效剂在化肥微粒晶体中分布均匀,产品具有均一的缓/ 控释效果,产业化投资改造成本低,缓/控释肥料生产只涉及部分原牛产装置, 生产切换方便;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易于与目前的化肥生产装置结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装置,包括增效剂配料槽1、计量控制器2、 蒸发装置3、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4、混合液输送管线5、蒸发系统管线6、蒸浓液输出管8,其特征为增效剂配料槽1通过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4与计量控制器2连接,计量控制器2经混合液输送管线5与蒸发装置3连接,蒸发装置3安装 有蒸浓液输出管8,混合液输送管线5安装有蒸发系统管线6。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方法,包括在增效剂配料槽1中配制增 效剂溶液,以37%的甲醛水溶液为溶剂,将甲醛水溶液、双氰铵、N-甲基吡咯烷酮按 照重量比50:42: 8分别加入增效剂配料槽1混合均匀后,经增效剂溶液输入管 线4至计量控制器2计量,来至计量控制器2的增效剂溶液在混合液输送管线5 中与蒸发系统管线6中的化肥溶液混合,然后输送至蒸发装置3蒸发,增效剂 溶液与化肥溶液的比例为1.76wt。/。:98.24wt。/。,蒸浓液经蒸浓液输出管8去造粒。实施例二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水、3,4-二甲基磷酸吡唑 按照重量比78:22分别加入增效剂配料槽1混合均匀配制成增效剂溶液;增效剂 溶液与化肥溶液的比例为0.8wt%: 99.2wt%。实施例三实施例3与实施例l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N,N-二甲基甲酰胺、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按照重量比50: 50分别加入增效剂配料槽1混合均匀制成增 效剂溶液;经增效剂溶液输出管线7直接输送增效剂溶液至蒸浓液输出管8与 蒸浓液混合后去造粒,化肥溶液经蒸发系统管线6直接输送到蒸发装置3之中; 增效剂溶液与化肥溶液的比例为0.5wt°/。 99.5wt%。权利要求1. 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装置,包括增效剂配料槽(1)、计量控制器(2)、蒸发装置(3)、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4)、混合液输送管线(5)、蒸发系统管线(6)、蒸浓液输出管(8),其特征为增效剂配料槽(1)通过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4)与计量控制器(2)连接,计量控制器(2)经混合液输送管线(5)与蒸发装置(3)连接,蒸发装置(3)安装有蒸浓液输出管(8),混合液输送管线(5)安装有蒸发系统管线(6)。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装置,其特征在 于不包括混合液输送管线(5),增设有增效剂溶液输出管线(7);计量控制 器(2)经增效剂溶液输出管线(7)与蒸浓液输出管(8)连接,蒸发系统管线(6)直接安装到蒸发装置(3)上,在计量控制器(2)与蒸发装置(3)之间 不设置混合液输送管线(5)。3、 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增效剂配料 槽(1)中配制增效剂溶液,增效剂与溶剂的比例为5—50wt%: 50^95wt。/。,经 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4)至计量控制器(2)计量,来至计量控制器(2)的增 效剂溶液在混合液输送管线(5)中与蒸发系统管线(6)中的化肥溶液混合, 然后输送至蒸发装置(3)蒸发,增效剂溶液与化肥溶液的比例为0.005—5wtycK 95—99.995wt。/。,蒸浓液经蒸浓液输出管(8)去造粒;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方法,其特征在 于经增效剂溶液输出管线(7)直接输送增效剂溶液至蒸浓液输出管(8)与 蒸浓液混合后去造粒,化肥溶液经蒸发系统管线(6)输送到蒸发装置(3)之 中。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化肥包括尿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化肥生产过程中肥料增效剂添加装置,包括增效剂配料槽(1)、计量控制器(2)、蒸发装置(3)、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4)、混合液输送管线(5)、蒸发系统管线(6)、蒸浓液输出管(8),其特征为:增效剂配料槽(1)通过增效剂溶液输入管线(4)与计量控制器(2)连接,计量控制器(2)经混合液输送管线(5)与蒸发装置(3)连接,蒸发装置(3)安装有蒸浓液输出管(8),混合液输送管线(5)安装有蒸发系统管线(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强费建民王君山焦晓云徐立新张玉轩王素岩
申请(专利权)人: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