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3342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1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除尘系统,该系统包括送风机构(1)、除尘机构(2);所述送风机构(1)包括风压机(101)和通风管(102),所述风压机(101)设置于隧道外,所述通风管(102)一端连接所述风压机(101)另一端设置于施工掌子面处;所述除尘机构(2)包括除尘风机(201);所述通风管(102)的和所述除尘风机(201)分别设置与隧道的两侧,且所述除尘风机(201)设置的位置滞后于所述通风管(102)的出风口位置。该系统能有效的降低隧道内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保证隧道内的干净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还能够防止隧道内的污染空气的扩散,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岩石悬臂掘进机隧道施工降尘系统,属于隧道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隧道施工过程中,对粉尘的控制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隧道整体施工进程。针对粉尘浓度的控制,目前隧道内降尘现有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压入或抽出式的通风方式,还有部分采用降尘车来降尘。这些方法的缺点在于对粉尘的流向不易控制,很容易在隧道内扩散,影响作业环境,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国内隧道多数采用风机进行抽出或压入式进行隧道降尘,隧道开挖后及时将风管接到掌子面处将隧道内粉尘浓度降低,保证隧道内的施工环境。上述隧道通风降尘方法虽然很实用,但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点,主要体现在:通风降尘不够彻底;通风降尘只能保证单方面空气质量;操作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洞内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通风降尘不够彻底,容易造成洞内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隧道除尘系统,能有效的降低隧道内空气中粉尘的浓度,保证隧道内的干净作业环境,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隧道除尘系统包括送风机构、除尘机构;所述送风机构包括包括风压机和通风管,所述风压机设置于隧道外面,所述通风管一端连接所述风压机另一端设置于施工掌子面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风机;所述通风管的和所述除尘风机分别设置与隧道的两侧,且所述除尘风机设置的位置滞后于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位置。所述送风机构负责将隧道外新鲜的空气送入施工掌子面,所述除尘机构负责除去空气中的粉尘;所述除尘风机在隧道内能通过吸风口吸收大量的污浊空气,并通过自身内部的除尘装置过滤污浊空气中的粉尘,并将新鲜空气排出,实现对隧道内粉尘的捕捉。除尘风机吸风口的强大气流会在周围形成局部负压区,实现了对隧道内粉尘空气更好的聚拢、收集,防止粉尘的扩散。采用所述除尘风机设置的位置滞后于所述通风管的出风口位置的设计,使气流更容易在掌子面处形成循环,提高除尘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除尘风机滞后于通风管出风口的距离其中S是隧道掌子面的面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风压机的风压为所述除尘风机风压的1.5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该隧道除尘系统还包括有防粉尘扩散机构,所述防粉尘扩散机构设置在隧道口且所述防粉尘扩散机构包括喷淋装置和密目网;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隧道口顶部;所述密目网设置在隧道口,并能罩住隧道口。防粉尘扩散机构主要用于防止粉尘的扩散到隧道外的空气中,污染大气。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向所述密目网上喷水,加湿后的密目网能有效的阻止粉尘的扩散。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喷淋装置的喷淋头为环向喷淋头,确保能将所述密目网的每一部分都打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该隧道除尘系统还包括喷雾机构,所述喷雾机构设置于所述除尘机构后的30~40m处。所述喷雾机构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将水雾中小水滴与粉尘颗粒吸附、结合然后沉降到地面上,以此达到除尘的效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喷雾机构包括3~5圈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均匀的设于隧道壁上。所述喷雾装置的数量,如果设置的太少,由于隧道内空气流动较快,除尘效果不明显;如果设置的太多就比较浪费水资源,且效果增加不明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送风机构与除尘机构结合,更便于粉尘的聚拢、收集;2、增设喷淋机构有效的防止粉尘扩散到隧道外空气中;3、增设喷雾机构是对送风机构和除尘机构的补充,提高系统的除尘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隧道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送风机构;2、除尘机构;3、喷雾机构;4、防粉尘扩散机构;5、悬臂掘进机;6、隧道口;101、风压机;102、通风管;201、除尘风机;401、喷淋装置;402、密目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一种隧道除尘系统,如附图1所示,该隧道除尘系统包括送风机构1、除尘机构2;所述送风机构1包括包括风压机101和通风管102,所述风压机101设置于隧道外面,所述通风管102一端连接所述风压机101另一端设置于施工掌子面处;所述除尘机构2包括除尘风机201;所述通风管102的和所述除尘风机201分别设置与隧道的两侧,且所述除尘风机201设置的位置滞后于所述通风管102的出风口位置。所述送风机构1负责将隧道外新鲜的空气送入施工掌子面,所述除尘机构2负责除去空气中的粉尘;所述除尘风机201在隧道内能通过吸风口吸收大量的污浊空气,并通过自身内部的除尘装置过滤污浊空气中的粉尘,并将新鲜空气排出,实现对隧道内粉尘的捕捉。除尘风机201吸风口的强大气流会在周围形成局部负压区,实现了对隧道内粉尘空气更好的聚拢、收集,防止粉尘的扩散。采用所述除尘风机201设置的位置滞后于所述通风管102的出风口位置的设计,使气流更容易在掌子面(即悬臂掘进机5施工处)处形成循环,提高除尘效果。考虑到隧道掌子面的大小不一样,即掌子面处的空间容纳的空气不一样,所述除尘风机201滞后于通风管102出风口的距离也应该不一样,距离根据公式求得,其中S是隧道掌子面的面积,掌子面越大,所述除尘风机201滞后于通风管102出风口的距离也越远。所述风压机101的风压为所述除尘风机201风压的1~2倍,最优为1.5倍。如附图2所示,该隧道除尘系统还包括有防粉尘扩散机构4,所述防粉尘扩散机构4设置在隧道口6且所述防粉尘扩散机构4包括喷淋装置401和密目网402;所述喷淋装置401设置在隧道口6顶部;所述密目网402设置在隧道口6,并能罩住隧道口6。防粉尘扩散机构4主要用于防止粉尘的扩散到隧道外的空气中,污染大气。所述喷淋装置401用于向所述密目网402上喷水,加湿后的密目网402能有效的阻止粉尘的扩散。所述喷淋装置401的喷淋头为环向喷淋头,确保能将所述密目网402的每一部分都打湿。打湿后的密目网402进一步对空气进行过滤,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该隧道除尘系统还包括喷雾机构3,所述喷雾机构3设置于所述除尘机构2后的30~40m处。所述喷雾机构3的设置主要是用于将水雾中小水滴与粉尘颗粒吸附、结合然后沉降到地面上,以此达到除尘的效果。所述喷雾机构3包括3~5圈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均匀的设于隧道壁上。所述喷雾装置的数量,如果设置的太少,由于隧道内空气流动较快,除尘效果不明显;如果设置的太多就比较浪费水资源,且效果增加不明显。通过送风机构1和除尘机构2保证了掌子面处空气的清洁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状况。喷雾机构3和防粉尘扩散机构4的设置,不但进一步对空气进行过滤,而且保证了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机构(1)、除尘机构(2);所述送风机构(1)包括包括风压机(101)和通风管(102),所述风压机(101)设置于隧道外,所述通风管(102)一端连接所述风压机(101)另一端设置于施工掌子面处;所述除尘机构(2)包括除尘风机(201);所述通风管(102)的和所述除尘风机(201)分别设置与隧道的两侧,且所述除尘风机(201)设置的位置滞后于所述通风管(102)的出风口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机构(1)、除尘机构(2);所述送风机构(1)包括包括风压机(101)和通风管(102),所述风压机(101)设置于隧道外,所述通风管(102)一端连接所述风压机(101)另一端设置于施工掌子面处;所述除尘机构(2)包括除尘风机(201);所述通风管(102)的和所述除尘风机(201)分别设置与隧道的两侧,且所述除尘风机(201)设置的位置滞后于所述通风管(102)的出风口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风机(201)滞后于通风管(102)出风口的距离其中S是隧道掌子面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压机(101)的风压为所述除尘风机(201)风压的1.5倍。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隧道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均龙中皇张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