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器官植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耳蜗。
技术介绍
人工耳蜗又称为电子耳蜗、仿生耳,是一种把声音信号换成电信号的特殊声电换能装置,通过植入电极至人耳部残存的听觉神经,将外部接收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刺激残存听觉神经,从而使患者部分恢复听力。这是目前唯一能够使重度及极重度耳聋患者恢复听力的医学手段。人工耳蜗的基本结构包括体外部分和植入部分,体外部分包括麦克风、言语处理器、发射线圈及连接导线,植入部分包括接收线圈、刺激器和电极。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通过连接导线传送到言语处理器上;言语处理器根据个体耳聋的程度来将声音信号转变成不同的数字信号;处理后的数字信号通过发射线圈编码后发送给植入部分的接收线圈,刺激器将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电极传递到耳蜗刺激听觉神经,这些听觉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电脉冲在那里被解读为声音信号。目前的人工耳蜗传递到耳蜗的信号不能完全模拟外界的声音,因此患者并不能真正了解外界的声音,也不能欣赏到声音的美妙。另外,由于植入部分包括刺激器,当其中的芯片老化失效后需要进行再次手术,更换植入部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该人工耳蜗包括:外部装置和植入体;其中外部装置包括声音处理装置和供电单元,供电单元为声音处理装置供电;声音处理装置对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形成全频率的连续声音信号并发送给植入体;植入体接收声音处理装置发送的连续声音信号,并利用电极刺激螺旋神经节,将连续声音信号传给听神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该人工耳蜗包括:外部装置和植入体;其中外部装置包括声音处理装置和供电单元,供电单元为声音处理装置供电;声音处理装置对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形成全频率的连续声音信号并发送给植入体;植入体接收声音处理装置发送的连续声音信号,并利用电极刺激螺旋神经节,将连续声音信号传给听神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该供电单元为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可充电电池和开关,可充电电池通过开关经连接线连接到声音处理装置的连接器,为声音处理装置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该声音处理装置包括:麦克风、连接器、声音信号处理器、全频谱调制器、稳压器、发送器和磁铁;其中,连接器的输入端与供电单元连接,输出端与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稳压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声音信号处理器和全频谱调制器连接,以向声音信号处理器和全频谱调制器供电;麦克风与声音信号处理器连接,将采集到的外部声音信号传送给声音信号处理器;声音信号处理器对声音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完整的正弦波信号,并发送给全频谱调制器进行调制;频谱调制器将该正弦波信号调制成100~8000Hz频率范围的电信号,发送器将调制后的电信号编码后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给植入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该声音处理装置还包括能量控制器,用于对声音信号处理器进行能量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耳蜗,其特征在于,该声音信号处理器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和第三处理器;第一处理器的输入连接麦克风,第二处理器的输入连接第一处理器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张将军,樊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弘鼎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