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根平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可调式小吊机的扒杆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184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可调式小吊机的扒杆支撑结构,包括小吊机主机以及设置于小吊机主机上的立杆,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小吊机主机两侧的两根上扒杆和两根下扒杆,任意所述的上扒杆和下扒杆均由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对接而成,所述第一角铁于首端的内侧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内卡槽,所述第二角铁于尾端的外侧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外卡槽,所述第一角铁的尾端穿过第二角铁的外卡槽,第二角铁的首端穿过第一角铁的内卡槽;所述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于相互贴合的一面上均设有一排间距相等的螺丝孔,第一角铁与第二角铁之间通过螺丝孔配合螺丝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可调式小吊机的正常安装使用,扩展了可调式小吊机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属于吊机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可调式小吊机的扒杆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410039462.4的文献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小吊机,包括主机、立杆组件及臂杆组件;其立杆组件的高度的限制在0.9米与3.5米之间,该高度一是依据立杆高度承重力学原理,二是依据家装与工装楼层高度事实限定的,针对需要立杆组件调高超过3.5米的施工场地,或只存在圆形窗口,亦或是吊顶已装的施工场所,现有的可调式小吊机的立杆上端缺少支点,无法直接安装使用,限制了该可调式小吊机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可调式小吊机的扒杆支撑结构,提升可调式小吊机的使用范围。为此本技术设计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适用于可调式小吊机的扒杆支撑结构,包括小吊机主机以及设置于小吊机主机上的立杆,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小吊机主机两侧的两根上扒杆和两根下扒杆,任意所述的上扒杆和下扒杆均由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对接而成,所述第一角铁于首端的内侧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内卡槽,所述第二角铁于尾端的外侧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外卡槽,所述第一角铁的尾端穿过第二角铁的外卡槽,第二角铁的首端穿过第一角铁的内卡槽;所述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于相互贴合的一面上均设有一排间距相等的螺丝孔,第一角铁与第二角铁之间通过螺丝孔配合螺丝拆卸式连接;所述小吊机主机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立杆上套装有至少一个抱卡,所述上扒杆的上端通过螺丝与抱卡连接,上扒杆的下端通过螺丝与同侧的下扒杆上的螺丝孔连接;所述下扒杆的上端通过螺丝与小吊机主机上的安装孔或抱卡连接,下扒杆的下端固定有防滑卡板。进一步,所述内卡槽由第一角铁和焊接在第一角铁内侧的内角铁扣组成,所述外卡槽由第二角铁和焊接在第二角铁外侧的外角铁扣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根据现有的可调式小吊机的结构特点,设计两根上扒杆和两根下扒杆,上、下扒杆结构均为两根角铁配合内、外卡槽首尾对接组成的,其可以伸缩,以适应各异环境的安装;其次,安装方便、上下楼搬运、运输交通方便;内、外卡槽由角铁本身和角铁扣焊接而成,便于收缩和伸长,同时两根角铁上设置螺丝孔,方便两根角铁相互错位固定,同时也作为上扒杆与下扒杆之间的多个可选连接点,以调整上扒杆与下扒杆之间的角度;上扒杆与立杆上的抱卡连接,下扒杆可根据施工需要选择与抱卡连接或直接与小吊机主机侧面连接;四根扒杆组成人字形的支撑结构,尺寸、角度可灵活调节,针对缺少立杆上端支点的施工现场,保证了可调式小吊机的正常安装使用,扩展了可调式小吊机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就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的连接示意图;图3中a是图2中外卡槽处的截面图,b是图2中内卡槽处的截面图;图4是第一角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二角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可调式小吊机的扒杆支撑结构,包括小吊机主机1以及设置于小吊机主机1上的立杆2,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小吊机主机1两侧的两根上扒杆4和两根下扒杆5。参照图2和图3所示,任意所述的上扒杆4和下扒杆5均由第一角铁8和第二角铁11对接而成。参照图4所示,所述第一角铁8于首端的内侧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内卡槽9,所述第二角铁11于尾端的外侧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外卡槽12,所述第一角铁8的尾端穿过第二角铁11的外卡槽12,第二角铁11的首端穿过第一角铁8的内卡槽9。参照图3所示,述内卡槽9由第一角铁8和焊接在第一角铁8内侧的内角铁扣8a组成,所述外卡槽12由第二角铁11和焊接在第二角铁11外侧的外角铁扣11a组成。所述第一角铁8和第二角铁11于相互贴合的一面上均设有一排间距相等的螺丝孔10,第一角铁8与第二角铁11之间通过螺丝孔8配合螺丝拆卸式连接。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的连接结构确保了上、下扒杆可根据施工环境需要调整各自的长短,调整时内卡槽和外卡槽将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限位,便于控制拉伸和收缩的方向。所述小吊机主机1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孔(图中未画出),所述立杆2上端套装有一个抱卡3,所述上扒杆4的上端通过螺丝与抱卡3连接,上扒杆4的下端通过螺丝与同侧的下扒杆5上的螺丝孔10连接;所述下扒杆5的上端通过螺丝与小吊机主机1两侧的安装孔连接,下扒杆5的下端固定有防滑卡板6,如此形成完整的可调式小吊机扒杆支撑结构,下扒杆5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与地面固定,如无法固定也可于防护卡板6上压上重物,所压重物的重量需在待吊物的重量两倍以上。实施例二参照图6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可调式小吊机的扒杆支撑结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处在于于立杆2上端设置抱卡3,立杆2下部设置抱卡7,所述下扒杆5的上端通过螺丝与抱卡7连接,如此将立杆2的支撑力分解到两个上、下扒杆上,提高支撑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可调式小吊机的扒杆支撑结构,包括小吊机主机以及设置于小吊机主机上的立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小吊机主机两侧的两根上扒杆和两根下扒杆,任意所述的上扒杆和下扒杆均由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对接而成,所述第一角铁于首端的内侧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内卡槽,所述第二角铁于尾端的外侧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外卡槽,所述第一角铁的尾端穿过第二角铁的外卡槽,第二角铁的首端穿过第一角铁的内卡槽;所述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于相互贴合的一面上均设有一排间距相等的螺丝孔,第一角铁与第二角铁之间通过螺丝孔配合螺丝拆卸式连接;所述小吊机主机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立杆上套装有至少一个抱卡,所述上扒杆的上端通过螺丝与抱卡连接,上扒杆的下端通过螺丝与同侧的下扒杆上的螺丝孔连接;所述下扒杆的上端通过螺丝与小吊机主机上的安装孔或抱卡连接,下扒杆的下端固定有防滑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可调式小吊机的扒杆支撑结构,包括小吊机主机以及设置于小吊机主机上的立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置在小吊机主机两侧的两根上扒杆和两根下扒杆,任意所述的上扒杆和下扒杆均由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对接而成,所述第一角铁于首端的内侧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内卡槽,所述第二角铁于尾端的外侧面设有截面呈L形的外卡槽,所述第一角铁的尾端穿过第二角铁的外卡槽,第二角铁的首端穿过第一角铁的内卡槽;所述第一角铁和第二角铁于相互贴合的一面上均设有一排间距相等的螺丝孔,第一角铁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根平
申请(专利权)人:陈根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