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塑包块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154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套塑包块感应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有长方体基座及其上表面安装长方体轨道,机架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与机架相对应的凹型平台体,两个凹型平台体上分别设置有通过芯轴铰接的感应杠杆,感应杠杆相对的端部设置有铰接工艺轮,感应杠杆相向端设置有通过弹簧连接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支架固定在凹型平台体上。包块运动到套塑包块感应器时松套管不会被卡断,套塑包块感应器与包块接触的工艺滚轮由轴承配合,包块与机构的接触为点接触,工艺滚轮的表面粗糙度小,从而使包块与工艺滚轮的相对摩擦力变得极小,保证了套塑生产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说是一种套塑包块感应器。
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为解决在光纤套塑工序中,因纤膏压力不均、PBT塑化不良或僵料等原因造成的套塑包块难以准确定位而设计的。光纤松套管的包块对整个光缆生产中的危害是最大的,如果不能在套塑过程中及时将其发现,那么在成缆工序极有可能在套管绞合过程中,包块过定位模的瞬间卡断套管及其他绞合元件。传统的卡包器有两种,物理式及机械式。物理式卡包器状为U型,U型槽间距即工艺要求的套管允许最大外径。其工作原理即当直径超过U型槽间距的包块与卡包器U型槽接触时,由于在包块与卡包器相互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直接将套管卡断。一些出现包块的套管在返修后可以继续生产,物理式卡包器最大的弊端在于,一但包块出现,只能将套管卡断,对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生产浪费。其次,实践表明,在套塑机高速运转的过程中,有时牵引张力会变得极大,根据我厂工艺,套管高速生产,最低生产线速度也要达到160m/min。光纤的抗拉力极强,不易被拉断,因此一但包块出现,高速带来的动能有时不会卡断套管,而是破坏卡包器挡板,受到牵引力的光纤套管会带着卡包器一起被卷进副牵引,破坏牵引轮,导杆或牵引皮带。如果卡包器飞出设备甚至会伤人。第三,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的换色,换纤时要拉空管,空套管外径及壁厚均比光纤套管要大,因此在换色及换纤进行之前,操作者要先将卡包器拿掉,一但操作者忘记拿掉卡包器,卡包器会将空套管卡断,从而造成损失及浪费。机械式卡包器是利用两个带有可调节间距的挡板,挡板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弹簧及磁性感应开关,挡板间的间距即套管允许最大外径。当包块经过挡板时挡板旋转触发感应开关,当包块滑过挡板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挡板回到原位。该机构可以满足包块的定位并避免套管被拉断,但是由于挡板转轴和间距凹槽配合在一起,使得这套机构总体配合松散,在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挡板松动的情况。当拉空管时,空套管对挡板的作用力会严重影响机构之间的配合牢固性。另外,包块位于套管上部或下部时可能无法触发感应开关。正是因为有上述特点,使得这种机械式卡包器更多的情况下是应用在复绕机而不是套塑生产线上。另一种机械式卡包器原理与之类似,不同的是它将挡板换成了以中心轴为支撑的杠杆机构,调节间距也由导轨换成了丝杠丝母。虽然机构整体的配合较为紧凑,但依然无法解决包块位于套管上部或下部时无法触发感应开关这一问题。如果采用光学仪器(如红外线测径技术)对套管外径进行实时测量的方式记录包块位置,通常存在三个弊端。首先,由于受到在设备运转和吹干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套管在套塑生产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抖动,这种抖动会严重影响光学装置对套管外径的准确测量,有时会产生“假报警”。其次,光学仪器对套管进行测量的过程通常是测量→运算→反馈,由此,从测量一直到设备的系统响应之间就存在一个时间差,影响了对包块位置的准确定位。第三,成本高,而且一旦损坏,后续维修成本更加惊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套塑包块感应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套塑包块感应器,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有长方体基座及其上表面安装长方体轨道,机架上左右分别安装与机架相对应的凹型平台体,两个凹型平台体上分别设置有通过芯轴铰接的感应杠杆,感应杠杆相对的端部设置有铰接工艺轮,感应杠杆相向端设置有通过弹簧连接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支架固定在凹型平台体上。所述长方体基座下端焊接在基座连杆上,基座连杆通过底部轴承与台阶轨道的台阶面相抵触,丝杠通入台阶轨道下端的底座通孔并两端与轴承支座中心的通孔连接;轴承支座上焊接有立面轨道。所述轴承支座上架设两个台阶面轨道,两个台阶面轨道之间设有台阶轨道。所述立面轨道由4个柱体组成,柱体的下端与轴承支座焊接为一体,柱体的上端开有通孔,长方体基座两端通入柱体的上端开有通孔。所述平台体由平台的下部与两根平台导轨相配合组成。所述两个平台侧边与两个螺纹支座连接,左右旋螺纹丝杠穿过两个螺纹支座且右端通过深沟球轴承与正反丝杠轴承座相连接。所述感应杠杆呈“√”型构件,两边呈150°角。所述丝杠和左右旋螺纹丝杠左侧端均连接有旋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包块运动到套塑包块感应器时松套管不会被卡断,套塑包块感应器与包块接触的滚轮由轴承配合,包块与机构的接触为点接触,滚轮的表面粗糙度小,从而使包块与滚轮的相对摩擦力变得极小,保证了套塑生产的连续性。2、传感器在包块驱使卡包器动作时会对包块位置作记录,便于复绕时对其准确定位。3、套塑包块感应器对套管作用力较小,因此对于生产中的换色及换规格过程中的套管尺寸变化,不必担心套管被卡包器卡断。4、正反丝杠机构使卡包器易于根据生产规格而调整滚轮距离。5、机构所承受的作用力较小,不易损坏及磨损。6、与光学仪器测量的方式相比,套塑包块感应器对外径的测量是机械性的,包块对机构的作用力直接触发传感器,做到了立即响应,成本造价远比光学仪器低。7、套塑包块感应器机构简单直观、操作方便,能够实现根据生产规格迅速调整套管限制外径的要求。8、工艺轮半圆形凹槽能够实现对套管包块位置的全方位感应。9、机构的各间距调整机构均采用螺旋副,自锁型好,不必担心在正常工作中机构的位移及松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图1的结构简图;图5为左侧感应杠杆示意图。图中:1、机架;2、正反丝杠轴承座;3、深沟球轴承;4、轴承支座;5、弹簧;6、台阶面;7、右旋螺纹支座;8、右平台;9、左平台;10、左旋螺纹支座;11、平台导轨;12、轨道;13、轴承;14、台阶轨道;15、基座连杆;16、立面轨道;17、丝杠;18、旋钮;19、台阶面轨道;20、左右旋螺纹丝杠;21、左侧传感器;22、左侧感应杠杆;23、基座;24、感应杠杆芯轴;25、工艺轮芯轴;26、工艺轮;27、右侧感应杠杆;28、右侧传感器。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套塑包块感应器,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有长方体基座23及其上表面安装长方体轨道12,机架1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与机架1相对应的凹型平台体,每个平台体由平台的下部与两根平台导轨相配合组成(即左平台9与两根平台导轨11形成左平台体,右平台8与两根平台导轨11形成右平台体),两个凹型平台体上分别设置有通过芯轴(感应杠杆芯轴24)铰接的感应杠杆,感应杠杆呈“√”型构件,两边呈150°角,感应杠杆相对的端部设置有铰接工艺轮26(即左侧感应杠杆22与右侧感应杠杆27之间设有工艺轮26),感应杠杆相向端设置有通过弹簧5连接传感器(即左侧传感器21和右侧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套塑包块感应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塑包块感应器,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有长方体基座及其上表面安装长方体轨道,机架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与机架相对应的凹型平台体,两个凹型平台体上分别设置有通过芯轴铰接的感应杠杆,感应杠杆相对的端部设置有铰接工艺轮,感应杠杆相向端设置有通过弹簧连接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支架固定在凹型平台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塑包块感应器,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有长方体基座及其上表面安装长方体轨道,机架上方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与机架相对应的凹型平台体,两个凹型平台体上分别设置有通过芯轴铰接的感应杠杆,感应杠杆相对的端部设置有铰接工艺轮,感应杠杆相向端设置有通过弹簧连接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支架固定在凹型平台体上。2.按权利要求1所述套塑包块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基座下端焊接在基座连杆上,基座连杆通过底部轴承与台阶轨道的台阶面相抵触,丝杠通入台阶轨道下端的底座通孔并两端与轴承支座中心的通孔连接;轴承支座上焊接有立面轨道;所述丝杠左侧端连接有旋钮。3.按权利要求2所述套塑包块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李萍谢松年张少田梅林辛文惠闫旭光冯艳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