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山选矿设备机械
,具体涉及云锡式摇床的床面结构。
技术介绍
云锡式摇床主要由传动机构、机架及摇床面组成,具有富集比高、一次选别就可得到最终精矿等优点。其中摇床面的结构对选矿效果影响较大。现有的云锡式摇床粗砂摇床面由粗选区(平坡区)、粗复选区(第一爬坡尖灭区)、第一精复选区(平坡区)、第二精复选区(第二爬坡尖灭区)、第三精复选区(平坡区)、第四精复选区(第三爬坡尖灭区)、精选区(三角平面区)组成,其床面结构及各区的技术参数均不尽合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a.粗选区(扫选区)槽沟容积不够,对目的矿物的“捕收”能力差。槽沟深度不够,选别级别窄,不适应含硫铁矿物锡的选别,锡回收率和锡精矿质量较差。槽沟宽度不够,分选过程紊乱,对-74mm粒级矿物的回收率低。床条槽沟纵向断面变化不合理,对比重较大的非目的矿物的淘汰能力不足,使得不同比重的矿物在床面上分带不够清晰。b.床面纵向坡度及复选区尖灭角的变化不尽合理,导致各区域的分选效果不理想,精选区精矿品位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云锡式摇床粗砂摇床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床面从靠床头一端到床尾包括依序排列的粗选区(1)、粗复选区(2)、第一精复选区(3)、第二精复选区(4)、第三精复选区(5)、浅沟区(6)、精选区(7);摇床面底坡从粗复选区开始由三个变坡和三个平坡组成,其中,粗复选区(2)为第一爬坡尖灭区,第一精复选区(3)为平坡区,第二精复选区(4)为第二爬坡尖灭区,第三精复选区(5)为第三爬坡尖灭浅沟区,浅沟区(6)为三角平面区,精选区(7)也为三角平面区,粗复选区(2)和第二精复选区(4)的坡度相同且大于第三精复选区(5)的坡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云锡式摇床粗砂摇床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床面从靠床头一端到床
尾包括依序排列的粗选区(1)、粗复选区(2)、第一精复选区(3)、第二精复选区(4)、第
三精复选区(5)、浅沟区(6)、精选区(7);摇床面底坡从粗复选区开始由三个变坡和三个
平坡组成,其中,粗复选区(2)为第一爬坡尖灭区,第一精复选区(3)为平坡区,第二精
复选区(4)为第二爬坡尖灭区,第三精复选区(5)为第三爬坡尖灭浅沟区,浅沟区(6)为
三角平面区,精选区(7)也为三角平面区,粗复选区(2)和第二精复选区(4)的坡度相同
且大于第三精复选区(5)的坡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云锡式摇床粗砂摇床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粗复选
区(2)、第二精复选区(4)、第三精复选区(5)的坡度为0.003~3.0%;粗复选区(2)、第
二精复选区(4)、第三精复选区(5)的总坡长为100~1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云锡式摇床粗砂摇床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摇
床面的床条宽度为2~35mm,床条间的槽沟(9)宽度为15~60mm,床条和槽沟均为28~56
条,床条高度为10.5~1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云锡式摇床粗砂摇床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从
靠床头一端向床尾精矿带方向延伸的床条间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冰,王炜,潘基泽,仇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