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功能回馏仪,包括一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具有回流口及温度采集口的烧瓶以及对烧瓶进行加热、加快烧瓶内溶液反应的加热装置,与烧瓶回流口连接有一向烧瓶上方延伸的具有开口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外侧设有当烧瓶内溶液加热蒸发进入回流管时对回流管进行冷却使冷凝后的水蒸气溶液回流到烧瓶内的冷却装置,与加热装置及冷却装置电连接有一控制器,还包括一与烧瓶上温度采集口相配合的自温度采集口向烧瓶内延伸的用于检测烧瓶内部溶液温度的温度采集装置,温度采集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溶液在沸腾蒸发过程中因溶质蒸发量不同造成反应不彻底,结构简单,测试数据准确,控制简单方便,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蒸馏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多功能回馏仪。
技术介绍
化学需氧量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化学需氧量高意味着水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其中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机物污染越严重,这些有机物污染的来源可能是农药、化工厂、有机肥料等。如果不进行处理,许多有机污染物可在江底被底泥吸附而沉积下来,在今后若干年内对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在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后,河中的生态系统即被摧毁。人若以水中的生物为食,则会大量吸收这些生物体内的毒素,积累在体内,这些毒物常有致癌、致畸形、致突变的作用,对人极其危险。另外,若以受污染的江水进行灌溉,则植物、农作物也会受到影响,容易生长不良,而且人也不能取食这些作物。其测定原理为:在硫酸酸性介质中,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硫酸银为催化剂,硫酸汞为氯离子的掩蔽剂,消解反应液硫酸酸度为9mol/L,加热使消解反应液沸腾,148℃±2℃的沸点温度为消解温度,以水冷却回流加热反应2h,消解液自然冷却后,加水稀释至约140ml,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以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消耗量计算水样的COD值。在反应过程中由于物质间的沸点不同,在沸腾过程中存在蒸发现象,各物质蒸发的质量也会不同,这样致使反应不彻底,造成误差,影响COD检测测定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溶液在沸腾蒸发过程中因溶质蒸发量不同造成反应不彻底,结构简单,测试数据准确,控制简单方便,便于操作的智能多功能回馏仪。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智能多功能回馏仪,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具有回流口及温度采集口的烧瓶以及对烧瓶进行加热、加快烧瓶内溶液反应的加热装置,与烧瓶回流口连接有一向烧瓶上方延伸的具有开口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外侧设有当烧瓶内溶液加热蒸发进入回流管时对回流管进行冷却使冷凝后的水蒸气溶液回流到烧瓶内的冷却装置,与加热装置及冷却装置电连接有一控制器,还包括一与烧瓶上温度采集口相配合的自温度采集口向烧瓶内延伸的用于检测烧瓶内部溶液温度的温度采集装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上述的智能多功能回馏仪,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包括一与烧瓶上的温度采集口相插接的具有容置腔的采集体,所述采集体包括一自烧瓶外部向烧瓶内部延伸的与烧瓶内液体相接触的采集端以及与采集端连接且与烧瓶插入端适配的配合端,所述配合端设置有粗糙面结构,在采集端的容置腔内分别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检测烧瓶内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增加烧瓶内液体与温度传感器之间热导率的导热层。上述的智能多功能回馏仪,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烧瓶底端相适配的内凹弧形的加热炉,加热炉内上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通过电源供电,电源通过控制器控制。上述的智能多功能回馏仪,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于回流管外壁圆周上的具有冷却腔的外壳,所述冷却腔内设有一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的冷却管,还包括一设于工作台上对冷却管进行供水的循环泵及水箱。上述的智能多功能回馏仪,所述导热层为填充于容置腔内的导热胶泥,温度传感器埋设于导热层内。上述的智能多功能回馏仪,所述温度采集口为一与烧瓶相通的柱形管,所述柱形管内管壁设置为粗糙面。上述的智能多功能回馏仪,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支撑回流管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回流管的卡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热装置对烧瓶内的溶液进行加热反应,并通过冷却装置对自烧瓶进入回流管水蒸气冷凝并回流至烧瓶内,保证烧瓶内的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不变,使其充分反应,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加热炉采用内凹的圆弧形型结构,与烧瓶环绕接触加热,有利于烧瓶均匀受热,与陶瓷质的采集体相比采用玻璃质,可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且材质相对较轻;配合端与烧杯温度采集口的接触面均设置为粗糙面,增加配合端与烧杯插入口之间的连接强度,起到防滑的作用,能够防止在连接过程中脱落;在插入端的容置腔内分别设有与温度传感器以及导热层,导热层采用导热胶泥可以增加热传导率,且导热胶泥在受热时比较均匀,使得温度传感器在采集温度时更加的准确,保持烧瓶内溶液在准确的温度充分反应,采用夹持部对烧瓶进行固定以及加热角度的控制,控制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温度采集装置与烧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温度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3、4所示,智能多功能回馏仪,包括一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多个具有回流口2及温度采集口3的烧瓶4以及对烧瓶4进行加热、加快烧瓶4内溶液反应的加热装置5,所述温度采集口3为一与烧瓶4相通的柱形管6,所述柱形管6内管壁设置为粗糙面。所述加热装置5包括与烧瓶4底端相适配的内凹弧形的加热炉7,加热炉7内上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通过电源供电,电源通过控制器控制,与烧瓶4回流口2连接有一向烧瓶4上方延伸的具有开口8的回流管9,所述回流管9外侧设有当烧瓶4内溶液加热蒸发进入回流管9时对回流管9进行冷却使冷凝后的水蒸气溶液回流到烧瓶4内的冷却装置10,所述冷却装置10包括设于回流管9外壁圆周上的具有冷却腔的外壳11,所述冷却腔11内设有一具有进水口12及出水口13的冷却管14,还包括一设于工作台1上对冷却管14进行供水的循环泵15及水箱26;与加热装置5及冷却装置10电连接有一控制器16,还包括一与烧瓶4上温度采集口3相配合的自温度采集口3向烧瓶4内延伸的用于检测烧瓶4内部溶液温度的温度采集装置17,所述温度采集装置17与控制器16电连接;所述温度采集装置17包括一与烧瓶4上的温度采集口3相插接的具有容置腔18的采集体19,所述采集体19包括一自烧瓶4外部向烧瓶2内部延伸的与烧瓶4内液体相接触的采集端20以及与采集端20连接且与烧瓶4插入端适配的配合端21,所述配合端21设置有粗糙面结构,在采集端20的容置腔18内分别设有与控制器16电连接的用于检测烧瓶4内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2以及增加烧瓶4内液体与温度传感器22之间热导率的导热层23,具体为温度传感器22通过导线27及插口28与控制器16相连,所述导热层23为填充于容置腔18内的导热胶泥,温度传感器22埋设于导热层23内,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支撑回流管9的支撑架24,在支撑架24上设有用于固定回流管9的卡扣25。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多功能回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具有回流口及温度采集口的烧瓶以及对烧瓶进行加热、加快烧瓶内溶液反应的加热装置,与烧瓶回流口连接有一向烧瓶上方延伸的具有开口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外侧设有当烧瓶内溶液加热蒸发进入回流管时对回流管进行冷却使冷凝后的水蒸气溶液回流到烧瓶内的冷却装置,与加热装置及冷却装置电连接有一控制器,还包括一与烧瓶上温度采集口相配合的自温度采集口向烧瓶内延伸的用于检测烧瓶内部溶液温度的温度采集装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多功能回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多个具有回流口及温度采集口的烧瓶以及对烧瓶进行加热、加快烧瓶内溶液反应的加热装置,与烧瓶回流口连接有一向烧瓶上方延伸的具有开口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外侧设有当烧瓶内溶液加热蒸发进入回流管时对回流管进行冷却使冷凝后的水蒸气溶液回流到烧瓶内的冷却装置,与加热装置及冷却装置电连接有一控制器,还包括一与烧瓶上温度采集口相配合的自温度采集口向烧瓶内延伸的用于检测烧瓶内部溶液温度的温度采集装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功能回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装置包括一与烧瓶上的温度采集口相插接的具有容置腔的采集体,所述采集体包括一自烧瓶外部向烧瓶内部延伸的与烧瓶内液体相接触的采集端以及与采集端连接且与烧瓶插入端适配的配合端,所述配合端设置有粗糙面结构,在采集端的容置腔内分别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检测烧瓶内液体温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光照,修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颐天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