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载药的针灸针。
技术介绍
中国的针灸,其实就是一种极微创的治疗方式,针灸在神经和肌肉等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有现代医学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常用的针灸针是实心毫针,包括一个针体,针体分为针头、针杆和针柄三个部分,现有针灸针的规格有各种不同粗细和长短的组合。在临床治疗中,一般是把针灸针刺入相应穴位,通过针刺手法使针灸针产生治疗作用。现有针灸针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现有针灸针是实心毫针,在治疗过程中也不能通过针灸针加入药物,当医生停止针刺手法或停止加电后,针灸对病人的治疗效果会明显减弱直至消失;对病人的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实心毫针治疗效果不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药的针灸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载药的针灸针,包括针体,其特征在于:在针体的上部设有防滑纹,位于防滑纹上侧的针体上设有标签,针体的下部设有刻度线,针体的内部设有通孔;在针体的上侧设置针帽,针帽通过连接装置与针体连接;针帽包括燃烧池和储液囊,燃烧池位于球形储液囊的下方,储液囊底端通过细管与通孔相连。针体和针帽选用不锈钢材料。连接装置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进行针灸的同时,可对其针灸部位施放治疗该病的药物;针刺入病人穴位,然后点燃艾绒,用点燃的艾绒加热露出病人体表的针体,使针体的温度升高,达到温通经脉、治疗疾病的目的;刻度线可以提醒医生刺入针的深度,避免对病人造成伤害;增设的标签可以提醒医生针灸针的型号,方便医生选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药的针灸针,包括针体(1),其特征在于:在针体(1)的上部设有防滑纹(2),位于防滑纹(2)上侧的针体(1)上设有标签(4),针体(1)的下部设有刻度线(5),针体(1)的内部设有通孔(3);在针体(1)的上侧设置针帽(6),针帽(6)通过连接装置(7)与针体(1)连接;针帽(6)包括燃烧池(8)和储液囊(9),燃烧池(8)位于球形储液囊(9)的下方,储液囊(9)底端通过细管与通孔(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的针灸针,包括针体(1),其特征在于:在针体(1)的上部设有防滑纹(2),位于防滑纹(2)上侧的针体(1)上设有标签(4),针体(1)的下部设有刻度线(5),针体(1)的内部设有通孔(3);在针体(1)的上侧设置针帽(6),针帽(6)通过连接装置(7)与针体(1)连接;针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