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周锋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果树缩果病的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795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具有多种有益营养元素并可促进发生了缩果病(疙瘩病)的果树根系恢复作用的高效长效肥料,它由二氧化硅、氧化钾、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和微量元素等物质原料组合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方科学、制备及使用方便,可显著增加土壤肥力,促使发生了缩果病等生理病害的果树恢复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实现思路
属于农用化肥
,涉及一种可用于防治果树(苹果树、梨树、桃树等)缩果病的肥料。
技术介绍
果树缩果病又称疙瘩病或高接病,其症状分“干斑”和“果肉木栓化”两种类型。干斑型的病果幼苗表现出近圆形的水渍状病斑,最后干缩凹陷成疙瘩果,果子长不大。果肉木栓化型缩果病在幼果期发病时,果实边畸形,生长后期发病时果面凸凹不平,严重时果树呈海绵状,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果树缩果病发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矿质营养元素缺乏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二是在果树嫁接过程在病毒病菌侵染所致,三是因果实被多种害虫如茶翅蝽、黄斑蝽、梨网蝽等害虫危害引发,另外干旱果园或干旱年份,果实在生殖生长期也会因土壤水分供不应求、果树生长衰弱而发生病变。在以往常规的果园种植管理中,对该病的防治一般采用晾根、药剂灌根、土壤药剂处理等方法,所用的药剂主要有速克灵、代森胺、二铵、硫酸铜、双效灵、石硫合剂等,虽能使缩果病害得到一定程度地抑制,但由于没有把治病与补充营养、营造根系生长环境等结合起来,因而总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果实树势恢复很慢,有些果树施药肥后的后期复发严重,甚至造成药害(如施用代森胺、硫酸铜等造成果树大量落叶)及引发其它病害等,给土壤结构带来新的污染,以致很多地区的果农一遇有此种病症,要么将染病果树连根挖掉,更甚之则整园毁弃,对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组方科学、制备方便、成本低、能有效防治果树缩果病的肥料。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肥料属于具有多种有益营养元素并可促进发生了缩果病等生理病害的果树恢复健康树势的高效长效肥料,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物质原料组成二氧化硅(SiO2) 50%~64%, 氧化钾(K2O) 3.5%~4.5%,三氧化二铝(Al2O3) 14%~19%, 氧化钙(CaO) 2%~5%,氧化镁(MgO) 2%~4%, 氧化铁(Fe2O3) 2.5~5%,氯化钾(KCl) 6.5%~11%, 微量元素 1%~2.5%。 该方中所列的微量元素为锌(Zn)、锰(Mn)、硼(B)、钼(Mo)、铜(Cu)、钛(Ti)和农用稀土。 在上述物质原料组方中,二氧化硅具有促进果树根系生长和加快患病果树痊愈的作用,它也可以增强果树的抗旱性;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铁、三氧化二铝物质以及微量元素内含有果树生长所必需的钙、钾、镁、铁、铝以及锌、锰、硼、钼、铜、钛等营养元素,同时它们也都有较强的抑制杀灭病菌真菌的效力,可促进果实内代谢功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色氨酸的形成,增强光合作用,调节机理平衡,提高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氯化钾内含氯量占肥料量总量的3~5,可用作基肥和追肥;微量元素中稀土元素(包括共存于钪、钇等矿石中的钪、钇等元素,含量占肥料总量的0.000005%~0.00001%)进入植物体后,在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光谱区域内发生电子迁移现象,对植物有光、温、色和磁生物效应作用,可诱发生物能量、提高生物活性、活化多种功能酶,能有效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改善果树对养分的吸收和转化,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与分配,具有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提高效益的效果。实际应用中,利用本专利技术具有海绵多孔状吸附性强的特点,脱毒、防病、灭菌,清除根部生长不良因子,使果树根系的病症消失,促进果树的健壮成长。 制备这种肥料的方法是这样的将按组分配方给出的各原料物质分别粉碎(一般为60目)并堆置净室环境内5~7天,然后将各物质混配,将PH值调至6.5~6.8之间,最后分袋包装,形成产品。 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产品对果树缩果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以根施(沟施)、灌根和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做果树根施时,病树一般每树施肥1.5公斤,病情较重的果树每树施肥2.0~3.5公斤;做灌根施肥和叶面喷施时,预防浓度为每100克兑水3.5公斤,治疗浓度重病果树每100克兑水1.5~2公斤,轻病果树2.5~3.5公斤。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检验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在果树作物上的肥效,本专利技术设计者曾于2003年~2005年间在陕西省的合阳县、大荔县、礼泉县、扶风县、眉县等地对该肥料进行了多点肥效试验及调查。 一、配方每1000g成品中含二氧化硅620g,氧化钾40g,三氧化二铝155g,氧化钙30g,氧化镁25g,氧化铁40g,氯化钾75g,微量元素15g。 二、施肥方法主要以根施和叶面喷施的方式进行。做果树根施时,病树一般每树每次施肥1.5公斤,病情较重的果树每树每次施肥2.0~3.5公斤,同时结合叶面喷施,叶面喷施的预防浓度为每100克兑水3.5公斤,治疗浓度重病果树每100克兑水1.5公斤,轻病果树2.5~3.5公斤,每年喷施次数为3~6次。对于病害特别严重且时间较长的果树,在上述肥料中还可溶入酸性农药,结合进行病毒病及蝽蟓类害虫病的防治,并实施连续防治的措施,以保证从根本上解除病害。 三、施肥情况调查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肥料防治缩果病是从合阳县百良镇北岳庄村民党选民果园里开始的,他14年树龄的2亩果园1998年将10棵杂品树高接换头为丽嘎,2001年果树挂果后全是果面不平的疙瘩,几乎无商品果;2003年开始对病树施用本肥,尽管当时天旱、肥施的早且收获早,肥料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但当年就有3棵树基本好转;同年11月他给全园每棵树施肥1.5公斤,2004年的果园里树势壮而不旺,叶片大而深绿、果个大、色泽好、成熟早、产量高,嫁接成活的8棵果树有5棵全部消除病状,其余几棵只有很少量病果。大荔县户家乡党家村三组果农张科社2亩12年树龄的果园是高接换为嘎啦品种的第四年,当年初发现40棵树染上了缩果病,果子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就有症状表现,果面凸凹不平,到成熟时更为严重,遂于当年11月对其中的38棵树施用本肥,留2棵树不施作为对照;到2005年果树成熟时施肥树的缩果病症状基本消失,每棵树产商品果80多斤,斤果价9角钱以上全部售完,对照组因缩果病严重,果子长到5厘米时就不长了,每棵树只有不到50斤的产量,斤果价卖不到2角钱。礼泉县果协秘书长郭生乾有一片缩果病园,多年来采用了多种防治办法均无效果,2004年他给果园内每棵树施用本肥1斤,到2005年7月时缩果病基本痊愈。礼泉县新时乡果协理事侯党部果园里有31棵病树,2005年他给其中的29棵数共施本肥50斤,另留2棵作为对照,结果经施肥的果树全年再无病果出现,未施肥的2棵树全是疙瘩果,没有一个商品果。扶风县天度镇永平村西苏组苏宏禄有2亩嘎啦果园,高接后因缩果病严重无法治,曾将其中32棵树挖掉,2004年开始施用本肥,2005年即见成效,果树生长壮而不旺,叶大色绿而厚、果子膨大快,着色好,全园很少再有病果出现,斤果价卖到每斤1.6元。眉县汤峪乡豆家河村八组蔺福宏有2.8亩1996年建的富士果园,1998年高接换为嘎啦,2002年挂果后就有20多棵数出现缩果病,到2004年已发展到病树占全园数的60%,当年曾用硫酸铜、石硫合剂及杀菌药蘸根均未起作用,大部分果子的果肉呈海绵状,失去了商品性,已产生了毁园的念头;当年9月开始对园内果树施用本肥,第二年即见成效,2005年该果园的果品整体质优,总产值近2万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果树缩果病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物质原料组成:二氧化硅50%~64%,氧化钾3.5%~4.5%,三氧化二铝14%~19%,氧化钙2%~5%,氧化镁2%~4%,氧化铁2.5~5%,氯化钾6.5%~11%,微量元素1%~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果树缩果病的肥料,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物质原料组成二氧化硅 50%~64%, 氧化钾 3.5%~4.5%,三氧化二铝 14%~19%, 氧化钙 2%~5%,氧化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周锋吴代彦侯高礼杜志辉郭雷保吕怡菲
申请(专利权)人:吕周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