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酸倍氯米松乳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770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酸倍氯米松乳膏及其制备方法,在配方中添加了合理配比的花生油、滑石粉、葡萄糖、醋酸钠后,患者在使用后不易出现红斑、灼热这些不良反应,提高了用药的适应性,但制得的丙酸倍氯米松乳膏膏体不均匀,光泽感、涂布性及粘稠度差,有大量气泡并油水分层,严重影响了其正常使用。经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特定工艺处理后,可改善丙酸倍氯米松乳膏的外观性状,使膏体均匀细腻、光泽感强、涂布性好、粘稠度适宜、无气泡且无油水分层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丙酸倍氯米松乳膏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红斑、灼热,患者不良反应少,且膏体外观性状较佳,性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膏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丙酸倍氯米松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丙酸倍氯米松系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止痒等作用,能抑制支气管渗出物,消除支气管粘膜肿胀,解除支气管痉挛,对皮肤血管收缩作用远比氢化可的松强,局部抗炎作用是肤轻松和去炎松的5倍。亲脂性较强,易渗透,涂于患处30分钟后即生效。丙酸倍氯米松乳膏适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皮肤病和相关疾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掌跖脓疱病、瘙痒、银屑病等。但使用过程中易引起红斑、灼热、丘疹、痂皮等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酸倍氯米松乳膏及其制备方法,患者在使用该乳膏后不易出现红斑、灼热这些不良反应,提高了用药的适应性,且膏体均匀细腻、光泽感强、涂布性好、粘稠度适宜、无气泡和油水分层现象。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丙酸倍氯米松乳膏,包括下述重量的原辅料:丙酸倍氯米松0.25g、硬脂酸60g、单硬脂酸甘油酯30g、白凡士林20g、十八醇10g、二甲基硅油20g、液状石蜡60g、尼泊金乙酯1.2g、甘油100g、三乙醇胺2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丙酸倍氯米松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的原辅料:丙酸倍氯米松0.25g、硬脂酸60g、单硬脂酸甘油酯30g、白凡士林20g、十八醇10g、二甲基硅油20g、液状石蜡60g、尼泊金乙酯1.2g、甘油100g、三乙醇胺2g、花生油、滑石粉、葡萄糖、醋酸钠、纯化水加至l00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酸倍氯米松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的原辅料:丙酸倍氯米松0.25g、硬脂酸60g、单硬脂酸甘油酯30g、白凡士林20g、十八醇10g、二甲基硅油20g、液状石蜡60g、尼泊金乙酯1.2g、甘油100g、三乙醇胺2g、花生油、滑石粉、葡萄糖、醋酸钠、纯化水加至l000g;2.一种丙酸倍氯米松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的原辅料:丙酸倍氯米松0.25g、硬脂酸60g、单硬脂酸甘油酯30g、白凡士林20g、十八醇10g、二甲基硅油20g、液状石蜡60g、尼泊金乙酯1.2g、甘油100g、三乙醇胺2g、花生油6.5-8.4g、滑石粉0.5-1.1g、葡萄糖2.2-4.7g、醋酸钠0.3-0.9g、纯化水加至l000g。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丙酸倍氯米松乳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的原辅料:丙酸倍氯米松0.25g、硬脂酸60g、单硬脂酸甘油酯30g、白凡士林20g、十八醇10g、二甲基硅油20g、液状石蜡60g、尼泊金乙酯1.2g、甘油100g、三乙醇胺2g、花生油7.5g、滑石粉0.8g、葡萄糖3.4g、醋酸钠0.6g、纯化水加至l000g。4.如权利要求2或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俊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一牧堂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