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丘陵地区避雨栽培模式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作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且对作物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南方,由于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传统的露天栽培模式不但真菌病害严重、防治成本高,而且果实品质差、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限制了优质作物在南方地区的大量发展。季节性雨水过多已经成为制约南方地区部分栽培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限制因子。避雨栽培为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作物栽培的一种主要形式,已在南方果树和作物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有的排水系统设计基本还是按照平原地区灌区规划的方式进行设计,仅仅考虑的边坡、流量、流速等问题。虽然传统的排水系统模式对于平原灌区比较适用,但避雨栽培模式由于采用遮雨膜进行避雨,改变了雨水原有的汇流模式,雨水先在避雨膜上汇集,然后沿避雨膜的一侧流下,不仅水流流速快,而且对地面的水流冲击力强,若没有配套的排水系统,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对于丘陵耕地的耕地质量损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旨于提供一种适于丘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丘陵地区避雨栽培模式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雨膜(1)、农沟(2)、地面汇集面(3)、斗沟(4)和台阶跌水(5);所述避雨膜(1)设在耕地上方,避雨膜(1)顶面汇集面为圆弧面,农沟(2)设在避雨膜(1)下方的耕地两侧,农沟(2)长度方向与避雨膜(1)长度方向一致;地面汇集面(3)设在农沟(2)外侧,地面汇集面(3)向农沟(2)所在一侧倾斜;斗沟(4)与农沟(2)垂直相交,台阶跌水(5)设在斗沟(4)与相邻耕地之间高程变化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丘陵地区避雨栽培模式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雨膜(1)、农沟(2)、地面汇集面(3)、斗沟(4)和台阶跌水(5);所述避雨膜(1)设在耕地上方,避雨膜(1)顶面汇集面为圆弧面,农沟(2)设在避雨膜(1)下方的耕地两侧,农沟(2)长度方向与避雨膜(1)长度方向一致;地面汇集面(3)设在农沟(2)外侧,地面汇集面(3)向农沟(2)所在一侧倾斜;斗沟(4)与农沟(2)垂直相交,台阶跌水(5)设在斗沟(4)与相邻耕地之间高程变化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丘陵地区避雨栽培模式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沟(4)位于农沟(2)长度方向的中间;斗沟(4)深度与农沟(2)相等,斗沟(4)宽度为农沟(2)的2-3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丘陵地区避雨栽培模式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跌水(5)包括台阶竖向面(51)和台阶横向面(52);台阶竖向面(51)垂直地面,台阶横向面(52)向内侧倾斜,倾斜角度为10-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丘陵地区避雨栽培模式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汇集面(3)向农沟(2)所在一侧倾斜的倾角为0.5°-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涛,邵光成,陶双骏,徐琳,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