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589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包括构建优化评测系统,原始数据采集,项目评价分级及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优化分级等四步。本发明专利技术数据运算处理效率高,数据处理过程可观公正,受人为因素影响小,从而可有效的提高农田项目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另可有效的降低农田评测工作的劳动强度、工作成本,同时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也有利于农田评测结果数据实现数字化转换、保存及传输,达到提高农田评测结果数据交流及存储的便捷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属农田设计规划

技术介绍
随着《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的颁布实施。目前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适宜性评价和建设项目选址等方面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整个评价过程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型构建、适宜性分级一直到项目区选址,整个计算过程十分复杂,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面的研究是利用ArcGIS作为辅助的计算工具,并没有真正的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评价过程极其繁琐,因此,为了减少相关工作者的工作强度,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优选的自动化获取的研究势在必行。现阶段,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往往是通过人工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通过人工组合计算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Arcgis和excel表格构建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并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四个等级。对高标准基本农田空间的稳定性评价往往是通过人工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空间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对人工利用计算机软件,人机交互进行评价,并通过Arcgis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空间稳定性划分为高度稳定、中度稳定、低度稳定及不稳定四个等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模型是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借鉴常用的耦合协调度评判标准,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难易程度,即基本具备、稍加改造、全面整治、不适宜建设。而现阶段,模型的构建往往通过人工利用计算机进行多次运算后根据最终计算结果确定其耦合协调度,再在此基础上通过Arcgis和excel人工对其进行组合分类和归类汇总,最后根据其汇总结果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难易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构建优化评测系统,首先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出用于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并待机备用;第二步,原始数据采集,首先确定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然后分别通过现场数据采集、政府管理部门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研究区域土地整治规划及其数据库、研究区域DEM数据、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数据库、研究区域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区域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三方面获取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范围内的各相关评价计算参数数据,然后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分别输入到第一步所构建的优化评测系统中,并根据数据类型对录入的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第三步,项目评价分级,根据第二步录入到系统中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的相关评价计算参数数据,利用第一步构建的优化评测系统对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的相关评价计算参数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实现对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进行适应性评价和稳定性评价作业,其中适应性评价时,根据行政单元和地类单元对第一步中确定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进行两级划分,其中地类单元划分时,按照针对基本农田所属地类进行划分;第四步,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优化分级,根据第三步运算得出的相互评价数据,对参与评价的各项目依次按照耦合协调度、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难易程度进行评测,并最终得出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优化分级具体结果。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步中构建的用于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为基于Arcengine二次开发和.net语言的交互开发而成,并构建基于SQL平台的系统后台数据库。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步中在进行数据运算时,由操作者通过的第一步中构建的用于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的操控平台进行直接操作,通过第一步中构建的用于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通过系统自带的系统后台数据库,直接读取评价指标集,选择所取评价指标,后利用Arcengine和.net语言实现对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而确定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构建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的算法实现。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步中进行稳定性评价时,通过第一步中构建的用于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的系统后台数据库,直接读取评价指标集,读取后通过Arcengine和.net语言交互开发的方法实现对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构建理想点评价模型和自然断点法的算法实现。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步中适应性评价和稳定性评价作业的具体步骤为:(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因子选取:定义数据集,利用SQL语句连接系统后台数据库,选择评价因子生成新的数据集;评价指标计算:利用C#、.NET语言实现计算过程,将计算好的评价指标生成新的数据集入库;(2)适宜性评价指标标准化:利用指针读取新生成的数据集,再将该数据集利用编写好的标准化过程进行适宜性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并将新的标准化数据集入库;(3)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4)综合评价模型选取:连接sql数据库,依据实际结果选取库中的评价模型;(5)适宜性评价分级:读取综合评价结果,利用自然断点法进行适宜性评价分级。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步中,地类单元划分和行政单元划分具体步骤为:(1)首先载入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地图,并讲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地图在用于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中分图层进行临时保存,然后由用于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判断当前地图内容是否为空,若为空,返回用于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主页,否则进行下一步;(2)关联第二步采集的原始数据源选择评价当前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地图所在图层内容;(3)通过用于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对当前图层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筛选,并根据图层数据字段获取唯一值;(4)导出该当前图层所对应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地图评价值,然后回复到(1)步骤中,进行另外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地图数据处理,并直至用于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中录入的所有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地图数据处理完成后终止该操作;(5)将(4)获得的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地图评价值分别划分为相互独立评价单元,并讲评价单元内容输出并备用。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步中,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优化分级时,通过Arcengine和.net语言利用多种算法对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一体化实现,并根据其汇总结果自动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难易程度。本专利技术数据运算处理效率高,数据处理过程可观公正,受人为因素影响小,从而可有效的提高农田项目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另可有效的降低农田评测工作的劳动强度、工作成本,同时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也有利于农田评测结果数据实现数字化转换、保存及传输,达到提高农田评测结果数据交流及存储的便捷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用于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结构图;图2:适宜性评价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构建优化评测系统,首先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出用于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并待机备用;第二步,原始数据采集,首先确定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然后分别通过现场数据采集、政府管理部门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研究区域土地整治规划及其数据库、研究区域DEM数据、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数据库、研究区域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区域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三方面获取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范围内的各相关评价计算参数数据,然后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分别输入到第一步所构建的优化评测系统中,并根据数据类型对录入的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第三步,项目评价分级,根据第二步录入到系统中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的相关评价计算参数数据,利用第一步构建的优化评测系统对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的相关评价计算参数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实现对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进行适应性评价和稳定性评价作业,其中适应性评价时,根据行政单元和地类单元对第一步中确定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进行两级划分,其中地类单元划分时,按照针对基本农田所属地类进行划分;第四步,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优化分级,根据第三步运算得出的相互评价数据,对参与评价的各项目依次按照耦合协调度、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难易程度进行评测,并最终得出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优化分级具体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构建优化评测系统,首先在计算机系统中构建出用于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并待机备用;第二步,原始数据采集,首先确定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然后分别通过现场数据采集、政府管理部门相关文献资料及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研究区域土地整治规划及其数据库、研究区域DEM数据、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数据库、研究区域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区域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三方面获取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范围内的各相关评价计算参数数据,然后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分别输入到第一步所构建的优化评测系统中,并根据数据类型对录入的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第三步,项目评价分级,根据第二步录入到系统中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的相关评价计算参数数据,利用第一步构建的优化评测系统对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的相关评价计算参数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实现对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进行适应性评价和稳定性评价作业,其中适应性评价时,根据行政单元和地类单元对第一步中确定的待评价农田项目区域进行两级划分,其中地类单元划分时,按照针对基本农田所属地类进行划分;第四步,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优化分级,根据第三步运算得出的相互评价数据,对参与评价的各项目依次按照耦合协调度、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难易程度进行评测,并最终得出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区优化分级具体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中构建的用于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为基于Arcengine二次开发和.net语言的交互开发而成,并构建基于SQL平台的系统后台数据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步中在进行数据运算时,由操作者通过的第一步中构建的用于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的操控平台进行直接操作,通过第一步中构建的用于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评测的自动化数据运算系统通过系统自带的系统后台数据库,直接读取评价指标集,选择所取评价指标,后利用Arcengine和.net语言实现对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而确定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构建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的算法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动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步中进行稳定性评价时,通过第一步中构建的用于农田建设项目区优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合兵赵素霞陈宁丽王璐王世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