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双侧定位型椎弓根置钉瞄准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指征适用于脊柱的脊髓肿瘤、退行性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感染性疾病,特别在治疗椎骨滑脱复位、矫正手术中,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最为可靠的固定方式。由于椎弓根螺钉能起到三维固定作用,具有力学强度高、固定和融合节段少、脊柱畸形矫正效果好等优点,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生物力学实验证明,只有沿椎弓根的解剖长轴置入螺钉并达到理想深度,才能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脊柱椎体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前方与大血管、脏器相邻,椎弓根内侧为椎管、下方为神经根,经椎弓根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的将自攻螺钉经椎弓根拧入椎体,并不穿破椎弓根皮质。螺钉误置可引起脊髓、神经受损,脏器、血管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而且,自腰椎向上,胸椎、颈椎的椎弓根直径逐渐减小,导致手术难度增大,手术风险提高。并且个人的椎弓根形态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导致螺钉置钉失误率提高。由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不当引起神经损伤、椎弓根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的临床报道并不少见。因此,如何依托相关医疗技术和工程技术,帮助医 ...
【技术保护点】
双侧定位型椎弓根置钉瞄准器,其特征是:包括本体(1)和导向套(2);本体(1)下端设有骨贴合面(11)和底面(15),上端设有置钉平面(12),本体(1)内设有两个置钉通道(13),置钉通道(13)一端贯通至置钉平面(12),另一端贯通至骨贴合面(11);导向套(2)安装在置钉通道(13)内,二者形成过渡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双侧定位型椎弓根置钉瞄准器,其特征是:包括本体(1)和导向套(2);本体(1)下端设有骨贴合面(11)和底面(15),上端设有置钉平面(12),本体(1)内设有两个置钉通道(13),置钉通道(13)一端贯通至置钉平面(12),另一端贯通至骨贴合面(11);导向套(2)安装在置钉通道(13)内,二者形成过渡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定位型椎弓根置钉瞄准器,其特征是:置钉通道(13)为阶梯孔,其内设有台阶面(131),导向套(2)外壁上设有环形台阶(21);当导向套(2)安装在置钉通道(13)内,导向套(2)通过其上的环形台阶(21)与置钉通道(13)内的台阶面(131)相接触而定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定位型椎弓根置钉瞄准器,其特征是:本体(1)的前后两侧壁上设有指压坑(1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侧定位型椎弓根置钉瞄准器,其特征是:导向套(2)的长度短于置钉通道(13)的长度,当导向套(2)安装在置钉通道(13)内,置钉通道(13)一段与导向套(2)接触,另一段未与导向套(2)接触,置钉通道(13)不与导向套(2)接触的一段为排屑腔(133),排屑腔(133)连通至底面(15)。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侧定位型椎弓根置钉瞄准器,其特征是:骨贴合面(11)可与目标椎骨(31)椎板、横突后部及棘突根部背侧的轮廓贴附吻合;当骨贴合面(11)与目标椎骨(31)贴附吻合时,置钉通道(13)的中心轴线(132)与目标椎骨(31)椎弓根最大内接圆柱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相邻椎骨(9)为位于目标椎骨(31)下方且与目标椎骨(31)相邻的一块椎骨。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双侧定位型椎弓根置钉瞄准器,其特征是:本体(1)左右两侧壁与本体(1)底面(15)相交处设有横突避让倒角(16);骨贴合面(11)对应目标椎骨(31)棘突(311)上部的部位设有棘突避让凹槽(17);骨贴合面(11)对应相邻椎骨(9)上关节突(92)的部位设有上关节突避让凹槽(18)。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侧定位型椎弓根置钉瞄准器,其特征是:本体(1)左右两侧壁与本体(1)底面(15)相交处设有横突避让倒角(16);骨贴合面(11)对应目标椎骨(31)棘突(311)上部的部位设有棘突避让凹槽(17);骨贴合面(11)对应相邻椎骨(9)上关节突(92)的部位设有上关节突避让凹槽(18)。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侧定位型椎弓根置钉瞄准器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S01,获取目标椎骨医学图像数据:调取患者诊断前的螺旋CT检查数据或核磁共振检查数据,选择手术区域目标椎骨的数据,保存为医学影像软件可识别的格式;S02,重构目标椎骨的三维模型和中心点点集:将目标椎骨的医学图像数据导入医学影像软件Mimics,重建目标椎骨的三维模型,再获取目标椎骨的中心点点集,中心点点集由间距为a的离散点组成,将三维模型和中心点点集分别保存为STL格式、IGS格式;本步骤中,a的取值区间为0.01mm~0.1mm;S03,创建待修正的一次进钉线:将三维模型和中心点点集数据文件导入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中,然后选取一侧椎弓根全长范围内的中心点点集,创建NURBS曲线,在NURBS曲线上取等距的m个点,并作出NURBS曲线在这m个点位置的切线,过这m个点分别创建垂直于各切线的m个一次正截面,在m个一次正截面中提取出包含椎弓根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必文,谭文甫,符勇,胡良斌,秦元帅,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