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茶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7891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茶棒,该发明专利技术由左柄右柄组成,其特征在于配合连接的左柄、右柄构成握柄,左柄、右柄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左柄与右柄之间内侧端部固定连接配合、外侧可脱开式活动连接配合,内侧的左柄、右柄之间配合设置折叠茶包,折叠茶包分别与左柄、右柄连接配合,左柄、右柄外侧脱开连接后可分别绕固定连接端转动至叠合,左柄、右柄转动至叠合时外侧连接配合、折叠茶包张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领域,其为一种折叠式茶棒
技术介绍
袋泡茶因具有便于卫生、携带、清理等特点,其存在连接线容易与茶包断开、也容易滑落到茶水中,存在泡茶效果差、不卫生、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折叠式茶棒,以一种新颖的袋泡茶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茶棒,该专利技术由左柄右柄组成,其特征在于配合连接的左柄、右柄构成握柄,左柄、右柄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左柄与右柄之间内侧端部固定连接配合、外侧可脱开式活动连接配合,内侧的左柄、右柄之间配合设置折叠茶包,折叠茶包分别与左柄、右柄连接配合,左柄、右柄外侧脱开连接后可分别绕固定连接端转动至叠合,左柄、右柄转动至叠合时外侧连接配合、折叠茶包张开。所述的折叠式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柄、右柄的外侧采用交叉连接,折叠茶包配合设置在左柄、右柄内侧,左柄、右柄之间构成鱼状结构。所述的折叠式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茶包由多层叠合构成,每一叠合层内配合设置茶叶,每一叠合层之间隔离设置。所述的折叠式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柄、右柄为一体连接结构,在中部配合设置左柄、右柄的转动中心。其特征在于折叠茶包两侧边左柄、右柄分别与采用固定连接配合或可脱开活动连接配合。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中1、折叠茶包2、左柄3、右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由左柄右柄组成,配合连接的左柄2、右柄3构成握柄,左柄2、右柄3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如具有防水性质的纸质材料、塑性材料等;左柄2与右柄3之间内侧端部固定连接配合、外侧可脱开式活动连接配合,内侧的左柄2、右柄3之间配合设置折叠茶包1,折叠茶包1由多层叠合构成,每一叠合层内配合设置茶叶,每一叠合层之间隔离设置,通过热压合或棉线缝合等工艺成型,其外部包装茶叶的材料采用滤纸类材料或其他可以保证水自由通过的材料;折叠茶包1分别与左柄2、右柄3连接配合,左柄2、右柄3外侧脱开连接后可分别绕固定连接端转动至叠合,左柄2、右柄3转动至叠合时外侧连接配合以便于使用,此时折叠茶包1张开,其外型类似风车或者花朵,既美观又可以促进茶叶与水的充分接触。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左柄2、右柄3的外侧采用交叉连接,折叠茶包1配合设置在左柄2、右柄3内侧,折叠茶包1处于折叠状态时,左柄2、右柄3之间构成的茶棒外型像一条鱼的形状。上述实施例中,折叠茶包1与左柄2、右柄3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固定连接配合或可脱开活动连接配合,固定连接可包括棉线缝合、热压合、机械压合等方式,此种结构一般为一次性消费模式;可脱开活动连接可包括扣接配合、粘接配合等,采用可脱开活动连接时消费者可以自行更换茶包,握柄可重复使用,一副握柄与多个茶包配合使用,可进一步降低成本、减少储存空间。上述实施例中,左柄2、右柄3可采用一体连接结构以简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对中折叠后其中部形成左柄2、右柄3的转动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折叠式茶棒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茶棒,该专利技术由左柄右柄组成,其特征在于配合连接的左柄、右柄构成握柄,左柄、右柄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左柄与右柄之间内侧端部固定连接配合、外侧可脱开式活动连接配合,内侧的左柄、右柄之间配合设置折叠茶包,折叠茶包分别与左柄、右柄连接配合,左柄、右柄外侧脱开连接后可分别绕固定连接端转动至叠合,左柄、右柄转动至叠合时外侧连接配合、折叠茶包张开。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茶棒,该发明由左柄右柄组成,其特征在于配合连接的左柄、右柄构成握柄,左柄、右柄采用柔性材料制作,左柄与右柄之间内侧端部固定连接配合、外侧可脱开式活动连接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涛乔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