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静专利>正文

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7567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3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识别和功能区规划设计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户型矢量图,该户型矢量图包括墙体和门窗,且由墙体和门窗构成各个封闭居室;步骤2)获取各个封闭居室的用途定义、墙体和门窗的具体信息;步骤3)选择基准墙,遍历各个墙体,根据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依次在封闭居室内进行建筑结构识别划分和功能区域规划设计,形成带有所有功能区命名的户型矢量图。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仅基于户型图或者户型矢量图,结合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即可从有利于居住的条件下,形成最佳的功能区划分,并供用户参考或者供后续家居设计使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居装饰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应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家装家居行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成为趋势,但家装行业产品的非标准化特性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而用户居住环境的差异化是造成家装行业产品非标准化的重要因素,所以通过对用户居住环境的研究分析,从差异化环境中了解每个环境的个性化特征是实现互联网对家装行业的升级改造的第一步;目前的互联网相关产品和技术只以户型结构中的房间为最小空间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而房间内依然存在很多差异化的环境元素,而家装行业本身就是需要对房间内差异化的功能区域和特殊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所以如何在房间基础上做进一步空间区域划分,实现对房间功能区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是我们专利技术工作的关键。目前行业只是以户型结构中的房间为最小空间单位进行信息分析,信息数据包括房间内所有墙、窗、门的信息,而对于房间中的功能区域和特殊结构内的信息无法做到识别和分析,需要用户手动设置划分区域范围,这一方面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对用户来说这本身就是痛点,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甚至恰恰是用户需要专业人员来帮助其分析或设计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和系统,用于降低在户型图识别过程中人的参与程度,节省人力。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和系统,包括:步骤1)获取户型矢量图,该户型矢量图包括墙体和门窗,且由墙体和门窗构成各个封闭居室;步骤2)获取各个封闭居室的用途定义和/或墙体、门窗的具体信息;步骤3)选择基准墙,遍历各个墙体,根据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依次在封闭居室内进行建筑结构的识别划分和功能区域的规划设计,最终形成带有居室功能区域命名的户型矢量图。优选的是,步骤3)之后,还包括:接收对该户型矢量图的尺寸调整输入数据,由此调整整个户型矢量图的尺寸和相对比例,形成符合实际尺寸的户型矢量图。优选的是,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上传的住宅户型图;对该住宅户型图中的墙体和门窗、封闭居室进行识别,并据此形成户型矢量图。优选的是,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居室命名;对部分或者全部封闭居室进行用途定义命名,由此形成带有部分或者全部封闭居室命名的户型矢量图。优选的是,步骤2)中,获取各个封闭居室的用途定义和/或墙体、门窗的具体信息,包括:读取每个封闭居室的房间的顶点坐标个数以及顶点坐标集合、房间门的个数以及门的顶点坐标集合和房间窗的个数以及窗的顶点坐标集合;根据房间每两个顶点构造一段墙,确定每段墙的长度信息;判断墙体内是否包括门窗,并以有门的墙为房间基准墙;以基准墙为依据,遍历相邻的墙体,最终确定每个封闭居室的各个墙体之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优选的是,以基准墙为依据,遍历相邻的墙体,最终确定每个封闭居室的各个墙体之间的方向和相互关系,具体包括:将在平面坐标系中和X轴平行的墙归类为水平墙组;将和Y轴平行的墙设定为垂直墙组;非平行于X轴和Y轴的倾斜墙或异形墙按其在房间区域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投影分别进行归类;判断基准墙所在墙组内距离基准墙的最大墙间距,如墙间距为X轴方向且X>0或Y轴方向且Y<0,则以基准墙顺时针确定房间墙的角度,墙坐标的起点、终点;如墙间距为X轴方向且X<0或Y轴方向且Y>0,则以基准墙逆时针确定方向墙的编号、角度,墙坐标的起点、终点;根据以上信息确认各个墙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优选的是,步骤3)中,选择基准墙,并遍历各个墙体,根据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在封闭居室内进行建筑结构识别划分和功能区域规划设计,具体包括:选择基准墙,以基准墙为始点遍历每条墙;结合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对符合住宅建筑结构特征的区域进行识别并依次用区域分界线进行划分;其中,所述墙体和/或区域分界线形成符合相应建筑结构特征的形状,所述区域分界线的至少一起点为墙体与墙体或与已知区域分界线的相交点;对划分出的区域做编号、对区域内的墙体或区域分界线做编号、确认区域分界线的长度、角度、起点、终点;根据划分出的区域中的墙体或区域分界线,继续划分区域,直至遍历完全部的墙体。确认房间区域信息,包括区域类别、区域结构信息、区域内墙体或区域界线信息,最终结合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对各个区域进行特征命名。优选的是,所述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中包括各个功能区域的主要特征,其包括:区域的结构、形状、尺寸和位置特征;以上功能区域选自:客厅、餐厅、客餐厅一体、门厅或玄关、通道、走廊、公共空间,阳台、飘窗、衣帽间;以及特殊结构标准的结构墙区域。优选的是,确认居室区域信息,包括区域类别、区域结构信息、区域内墙体或区域界线信息,结合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对其命名,还包括:针对某一封闭居室,识别已划分的功能区的构成和与相邻功能区的关系,判断功能区相邻之间是否为墙体或者区域分界线;按照该封闭居室的用途定义,对已划分的建筑结构根据功能区域特征进行功能区域的规划设计。一种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系统,包括:矢量图读取单元,用于获取户型矢量图,该户型矢量图包括墙体和门窗,且墙体和门窗构成各个封闭居室;矢量图分析单元,用于获取各个封闭居室的用途定义和/或墙体、门窗的具体信息;建筑结构识别划分及功能区域规划设计单元,用于选择基准墙,遍历各个墙体,根据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依次在封闭居室内进行建筑结构识别划分和功能区域规划设计并最终命名,形成带有所有居室功能区域命名的户型矢量图。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能够基于户型图或者户型矢量图,结合住宅建筑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从有利于居住的条件下,形成最佳的功能区划分,并供用户参考或者供后续家居设计使用,具有较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获取户型矢量图,该户型矢量图包括墙体和门窗,且由墙体和门窗构成各个封闭居室;步骤2)获取各个封闭居室的用途定义和/或墙体、门窗的具体信息;步骤3)选择基准墙,遍历各个墙体,根据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依次在封闭居室内进行建筑结构的识别划分和功能区域的规划设计,最终形成带有居室功能区域命名的户型矢量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获取户型矢量图,该户型矢量图包括墙体和门窗,且由墙体和门窗构成各个封闭居室;步骤2)获取各个封闭居室的用途定义和/或墙体、门窗的具体信息;步骤3)选择基准墙,遍历各个墙体,根据住宅建筑结构及功能区域结构特征模型,依次在封闭居室内进行建筑结构的识别划分和功能区域的规划设计,最终形成带有居室功能区域命名的户型矢量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之后,还包括:接收对该户型矢量图的尺寸调整输入数据,由此调整整个户型矢量图的尺寸和相对比例,形成符合实际尺寸的户型矢量图。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上传的住宅户型图;对该住宅户型图中的墙体、门窗以及由墙体和门窗构成的封闭居室进行识别,据此形成户型矢量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居室命名;对部分或者全部封闭居室进行用途定义命名,由此形成带有部分或者全部封闭居室命名的户型矢量图。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获取各个封闭居室的用途定义和/或墙体、门窗的具体信息,具体包括:读取每个封闭居室的房间的顶点坐标个数以及顶点坐标集合、房间门的个数以及门的顶点坐标集合和房间窗的个数以及窗的顶点坐标集合;根据房间每两个顶点构造一段墙,确定每段墙的长度信息;判断墙体内是否包括门窗,并以有门的墙为房间基准墙;以基准墙为依据,遍历相邻的墙体,最终确定每个封闭居室的各个墙体之间的方向和位置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住宅户型图建筑结构智能识别及功能区自动规划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基准墙为依据,遍历相邻的墙体,最终确定每个封闭居室的各个墙体之间的方向和相互关系,具体包括:将在平面坐标系中和X轴平行的墙归类为水平墙组;将和Y轴平行的墙设定为垂直墙组;非平行于X轴和Y轴的倾斜墙或异形墙按其在房间区域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投影分别进行归类;判断基准墙所在墙组内距离基准墙的最大墙间距,如墙间距为X轴方向且X>0或Y轴方向且Y<0,则以基准墙顺时针确定房间墙的角度,墙坐标的起点、终点;如墙间距为X轴方向且X<0或Y轴方向且Y>0,则以基准墙逆时针确定方向墙的编号、角度,墙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静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