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环保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降噪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以特高压为代表的电力工程建设迅猛推进,变电站已成为电力输送的核心枢纽。近些年来,很多变电站离居民生活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很近,变电站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变压器作为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源,降低变压器的辐射噪声,控制噪声向四周空间传播是最为直接高效的措施。变压器振动及噪声的根源主要是铁心硅钢片的磁致伸缩和负载电流引起的线圈绕组振动,噪声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中低频段,所以常采用声屏障对噪声进行吸收阻隔。一般而言,变压器常用的降噪装置主要是反射型声屏障,例如:钢板声屏障,该类声屏障是单纯的通过反射声波来阻隔噪声,阻隔噪声的途径较为单一,导致降噪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变电站降噪的装置,旨在解决变电站现有降噪装置降噪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变电站降噪的装置,该复合声装置包括:支架;吸声体,连接于所述支架;隔声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且与所述吸声体并列设置。进一步地,上述变电站降噪的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电站降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3);吸声体(2),连接于所述支架(3);隔声体(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3)且与所述吸声体(2)并列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降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3);吸声体(2),连接于所述支架(3);隔声体(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3)且与所述吸声体(2)并列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体(1)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隔声本体(11),且各所述隔声本体(11)均与所述支架(3)转动连接;所述隔声体(1)上还设置有拉杆(4),所述拉杆(4)与各所述隔声本体(11)均连接,用于调节各所述隔声本体(11)与所述支架(3)之间的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降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声本体(11)均包括:阻尼体(111)和包设在所述阻尼体(111)外部的壳体(112)。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降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体(2)包括:两块并列设置的连接板(21)和连接于两块所述连接板(21)之间的至少两块侧板(22);其中,两块所述连接板(21)和各块所述侧板(22)围设成一腔体;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隔声体(1)并列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降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连接板(21)中的至少一块开设有通孔(2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降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1)在所述连接板(21)上均匀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降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裕超,莫娟,徐金,张霞,樊宝珍,冯国巍,杨臻,沈鸿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