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的焊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7029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1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管的焊接结构。现有技术中,壁厚较厚的钢管,在焊接时,焊接工艺较为复杂,工作效率较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管的焊接结构,包括第一焊接边和第二焊接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边和第二焊接边均具有端面,所述第一焊接边上的端面与第二焊接边上的端面相互对应且贴合,所述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坡口和下坡口,所述第一焊接边上的上坡口和第二焊接边上的上剖口形成“V”型的外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边上的下坡口和第二焊接边上的下坡口形成“V”型的内焊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焊缝质量高,工作效率高,结构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的焊接结构
技术介绍
焊接钢管是指用钢带或钢板弯曲变形为圆形、方形等形状后再焊接成的、表面有接缝的钢管,焊接钢管采用的坯料是钢板或带钢。钢管的坯料卷制成型后,形成第一焊接边和第二焊接边。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壁厚较厚的钢管,在焊接时,通常使第一焊接边40和第二焊接边50保持一定的间隙,并在第一焊接边40和第二焊接边50上坡口从而形成焊接槽60,这种焊接结构的焊接工艺较为复杂,工作效率较低。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对中等壁厚的钢管进行焊接时,第一焊接边10和第二焊接边20对应相抵且其外侧形成焊接槽30,焊接时对焊接槽30进行焊接,并对内侧形成的接缝进行焊接,而内侧的接缝既不美观,又无法保证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焊缝质量高,工作效率高,结构强度高的钢管的焊接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钢管的焊接结构,包括第一焊接边和第二焊接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边与第二焊接边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焊接边和第二焊接边均具有端面,所述第一焊接边上的端面与第二焊接边上的端面相互对应且贴合,所述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坡口和下坡口,所述第一焊接边上的上坡口和第二焊接边上的上剖口形成“V”型的外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边上的下坡口和第二焊接边上的下坡口形成“V”型的内焊接槽,所述外焊接槽的开口的角度小于内焊接槽的开口的角度,所述外焊接槽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内焊接槽的开口处的宽度。通过对钢管外侧的外焊接槽和内侧的内焊接槽进行焊接,工艺上更加简单,焊接效率更高,并且可保证第一焊接边与第二焊接边焊接后的结构强度;另外由于外焊接槽的开口的角度小于内焊接槽的开口的角度,外焊接槽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内焊接槽的开口处的宽度,因而钢管外侧的焊缝比内侧焊缝小,使得外侧的焊缝比较美观;焊接时,先对相对较大的内焊接槽进行焊接封底,然后翻面进行气刨清根、打磨,再进行外焊接槽的焊接封底,保证全熔透,等到对外侧进行了清根后,两侧的深度也就基本一致了,能保证焊后角变形最小。本技术所述外焊接槽的开口的角度为40至60度,所述内焊接槽的开口角度为50至70度。外焊接槽的开口角度和内焊接槽的开口角度均较易加工,且内焊接槽的金属填充量大于外焊接槽的金属填充量,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使外焊接槽的焊缝更加美观。所述端面的宽度为第一焊接边整体厚度的1/5至1/3。端面的厚度为第一焊接边整体厚度的1/5至1/3时,可在不影响整体焊接强度的情况下,可减少焊缝的金属填充量,也可减小焊接时的变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钢管外侧的外焊接槽和内侧的内焊接槽进行焊接,工艺上更加简单,焊接效率更高,并且可保证第一焊接边与第二焊接边的结构强度;另外由于外焊接槽的开口的角度小于内焊接槽的开口的角度,外焊接槽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内焊接槽的开口处的宽度,因而钢管外侧的焊缝比内侧焊缝小,使得外侧的焊缝比较美观;焊接时,先对相对较大的内焊接槽进行焊接封底,然后翻面进行气刨清根、打磨,再进行外焊接槽的焊接封底,保证全熔透,等到对外侧进行了清根后,两侧的深度也就基本一致了,能保证焊后角变形最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钢管的焊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较厚的钢管的焊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中等壁厚的钢管的焊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钢管的焊接结构包括第一焊接边1和第二焊接边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焊接边1与第二焊接边2对称设置,第一焊接边1和第二焊接边2均具有端面11,第一焊接边1上的端面11与第二焊接边2上的端面11相互对应且贴合,端面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坡口12和下坡口13,第一焊接边1上的上坡口12和第二焊接边2上的上剖口形成“V”型的外焊接槽14,第一焊接边1上的下坡口13和第二焊接边2上的下坡口13形成“V”型的内焊接槽15,其中,外焊接槽14与内焊接槽15的开口方向相反,外焊接槽14的开口的角度a小于内焊接槽15的开口的角度b,外焊接槽14开口处的宽度c小于内焊接槽15的开口处的宽度d。通过对钢管外侧的外焊接槽14和内侧的内焊接槽15进行焊接,工艺上更加简单,焊接效率更高,并且可保证第一焊接边1与第二焊接边2的结构强度;另外由于外焊接槽14的开口的角度小于内焊接槽15的开口的角度,外焊接槽14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内焊接槽15的开口处的宽度,因而钢管外侧的焊缝比内侧焊缝小,使得外侧的焊缝比较美观;焊接时,先对相对较大的内焊接槽15进行焊接封底,然后翻面进行气刨清根、打磨,再进行外焊接槽14的焊接封底,保证全熔透,等到对外侧进行了清根后,两侧的深度也就基本一致了,能保证焊后角变形最小。本实施例中的外焊接槽14的开口的角度a为40至60度,内焊接槽15的开口角度b为50至70度。外焊接槽14的开口角度和内焊接槽15的开口角度均较易加工,且内焊接槽15的金属填充量大于外焊接槽14的金属填充量,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使外焊接槽14的焊缝更加美观。优选的,外焊接槽14的开口的角度a为45度,内焊接槽15的开口角度b为60度。本实施例中的端面11的宽度e为第一焊接边1整体厚度h的1/5至1/3,优选为1/4。端面11的厚度为第一焊接边1整体厚度的1/5至1/3时,可在不影响整体焊接强度的情况下,可减少焊缝的金属填充量,也可减小焊接时的变形。工作时,先将钢板两端的第一焊接边11和第二焊接边12进行坡口,再将钢板卷制成管状,使第一焊接边11与第二焊接边12对应,即可进行相应的焊接。本实施例中的钢管卷制成型后,外焊接槽14位于钢管外侧,二内焊接槽14位于钢管的内部。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的焊接结构,包括第一焊接边和第二焊接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边与第二焊接边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焊接边和第二焊接边均具有端面,所述第一焊接边上的端面与第二焊接边上的端面相互对应且贴合,所述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坡口和下坡口,所述第一焊接边上的上坡口和第二焊接边上的上剖口形成“V”型的外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边上的下坡口和第二焊接边上的下坡口形成“V”型的内焊接槽,所述外焊接槽的开口的角度小于内焊接槽的开口的角度,所述外焊接槽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内焊接槽的开口处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的焊接结构,包括第一焊接边和第二焊接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边
与第二焊接边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焊接边和第二焊接边均具有端面,所述第一焊接边上的端
面与第二焊接边上的端面相互对应且贴合,所述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坡口和下坡口,所
述第一焊接边上的上坡口和第二焊接边上的上剖口形成“V”型的外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
边上的下坡口和第二焊接边上的下坡口形成“V”型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根荣胡开磊莫培明张林荣马同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