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57876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培装置,包括设有多层托杆的支架以及分别搭载于所述托杆的至少两层种植管组件,所述种植管组件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种植管和第二种植管,所述第一种植管和所述第二种植管通过弯管连通,在所述第一种植管的自由端设有进液管,在所述第二种植管的自由端设有出液管,上层种植管组件的出液管与下层种植管组件的进液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种植管和所述第二种植管上均设有多个插孔,于所述插孔内设有种植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培装置,相邻两个种植管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和运输且便于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培
,特别涉及一种水培装置
技术介绍
水培是一种使用营养液培育的栽培技术,相对于土壤栽培而言,因其能加速作物生育进程,产品质量好,无污染,生产环境洁净卫生,病虫害少等诸多优点而备受青睐。现有的水培装置有利用管道作为栽培主体的,多由多根种植管道粘接而成,装配费时费力,粘接好后占用空间较大,运输不便。多根管道至于支架上后其位置调节不便,不利于多个水培装置之间的连接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水培装置,以便于拆装和运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培装置,包括设有多层托杆的支架以及分别搭载于所述托杆的至少两层种植管组件,所述种植管组件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种植管和第二种植管,所述第一种植管和所述第二种植管通过弯管连通,在所述第一种植管的自由端设有进液管,在所述第二种植管的自由端设有出液管,上层种植管组件的出液管与下层种植管组件的进液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种植管和所述第二种植管上设有多个插孔,于所述插孔内设有种植篮。进一步的,上层种植管组件的出液管与下层种植管组件的进液管通过PVC活接头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腿以及与所述第一支腿枢转连接的第二支腿,在所述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之间设有使所述第一支腿相对于第二支腿于其一枢转角度上固定的锁止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腿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主杆以及多根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经由设于其两端的滑套设于两根主杆之间,所述滑套可沿所述主杆滑动,并在所述滑套上设有使所述滑套于所述主杆上定位的定位部,所述托杆固连于滑套上。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自由端分别套设有塑料或橡胶的脚垫。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水培装置,相邻两个种植管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和运输且便于批量生产。(2)PVC活接头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成本低。(3)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枢转相连,折叠后可便于运输。(4)滑套与定位部,便于拆装和运输,且安装时可调整托杆相对于支架的位置,也便于多个水培装置之间的连接组装。(5)塑料或橡胶的脚垫,既能保护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免受磨损,也可降低第一支腿与地面以及第二支腿与地面之间摩擦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水培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种植管装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4去掉种植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锁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种植管装配件,11-种植管组件,101-第一种植管,102-进液管,103--第二种植管,104-出液管,105-弯管,106-种植篮,107-插孔,2-PVC活接头,3-支架,301-第一支腿,3011-横杆,3012-挡块,302-第二支腿,3021-套筒,3022-凸台,3023-滑套,3024-辅助杆,3025-主杆,3026-紧固螺钉,303-脚垫,4-托杆,40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新型中所提到的第一种植管与第二种植管、第一支腿与第二支腿并无顺序关系,并不构成对本使用新型的限制,如此是为了便于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水培装置,结合图1至图3所示,包括设有多层托杆4的支架3,在托杆4上搭载有至少两层种植管组件11。为了便于批量生产,种植管组件11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种植管101和第二种植管103,第一种植管101和第二种植管103通过弯管105连通,在第一种植管101的自由端设有进液管102,在第二种植管103的自由端设有出液管104,上层种植管组件11的出液管104与下层种植管组件11的进液管10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图3所示种植管装配件1中种植管组件11的数量为两个,其还可为三个、四个或更多个。为了方便相邻的两个种植管组件11之间的连通且节约成本,本实施例中上层种植管组件11的出液管104与下层种植管组件11的进液管102之间通过PVC活接头2连通,PVC活接头2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孔,而在出液管104与进液管102的外壁均设有外螺纹,PVC活接头2与出液管104以及PVC活接头2与进液管102之间均为螺纹连接。接头2与出液管104以及PVC活接头2与进液管102之间除了采用螺纹连接,当然还可在出液管104及进液管102之间安装快插管接头,以使出液管104及进液管102之间形成插接。两个以上的种植管组件11组装形成种植管装配件1,植管装配件1搭载于所述托杆4上。为了便于种植管装配件1放置的稳固,在托杆104外壁设有凹槽401,以使种植管装配件1限制在凹槽401内。托杆4除了可为上述结构,还可采用杆或管弯折成与种植管装配件1搭载部位的外壁相适配的形状。结合图4至图5所示,在第一种植管101和第二种植管103上设有多个插孔107,在插孔107内装设有种植篮106。如图5所示,插孔107的数量为五个,其还可为三个、四个或其他数量。因现有种植篮106外廓多为圆形,插孔107的形状也为圆形。插孔107的形状除了可为与圆形种植篮106外廓相适配的圆形,还可为方形、棱形、椭圆形或其他任意形状,只是如此需要定制与插孔107相适配的种植篮106而增加成本。为了便于种植管装配件1的布置,支架3包括第一支腿301以及与第一支腿301枢转连接的第二支腿302,在第一支腿301和第二支腿302之间设有使第一支腿301相对于第二支腿302于其一枢转角度上固定的锁止组件。具体结构上,第二支腿302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主杆3025以及多根辅助杆3024,为了使种植管装配件1可相对于支架3相对移动,在辅助杆3024两端分别设有滑套3023,辅助杆3024经由设于其两端的滑套3023设于两根主杆3025之间,并在滑套3023上设有图中未示出的定位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为螺纹通孔,滑套3023可分别套设于两根主杆3025上沿主杆3025滑动,并可在穿设于螺纹通孔的紧固螺钉3026作用下相对于主杆3025固定。本实施例中托杆4固连于滑套3023上,其当然还可固定于辅助杆3024上。结合图6和图7所示,为了便于第一支腿301和第二支腿302之间相对枢转,在第一支腿301一端设有横杆3011,而在主杆3025一端设有套筒3021,上述的锁止组件包括形成于横杆3011上的挡块3012,还包括形成于套筒3021上的凸台3022,当第二支腿302相对于第一支腿301转动时,可在凸台3022抵接挡块3012时限制第一支腿301和第二支腿302之间的相对转动。为了防止在第一支腿301和第二支腿302被磨损并避免其与地面之间摩擦产生噪音,在第一支腿301和第二支腿302自由端分别套设有塑料或橡胶的脚垫30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多层托杆的支架以及分别搭载于所述托杆的至少两层种植管组件,所述种植管组件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种植管和第二种植管,所述第一种植管和所述第二种植管通过弯管连通,在所述第一种植管的自由端设有进液管,在所述第二种植管的自由端设有出液管,上层种植管组件的出液管与下层种植管组件的进液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种植管和所述第二种植管上设有多个插孔,于所述插孔内设有种植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多层托杆的支架以及分别搭载于所述托杆的至少两层种植管组件,所述种植管组件包括平行布置的第一种植管和第二种植管,所述第一种植管和所述第二种植管通过弯管连通,在所述第一种植管的自由端设有进液管,在所述第二种植管的自由端设有出液管,上层种植管组件的出液管与下层种植管组件的进液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种植管和所述第二种植管上设有多个插孔,于所述插孔内设有种植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种植管组件的出液管与下层种植管组件的进液管通过PVC活接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喆马珊珊霍智伟吴瑕许凤亭李红娟温博王男
申请(专利权)人:新苑阳光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