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左伟标专利>正文

烟草立体育苗水肥药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9656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草立体育苗水肥药喷洒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基座上部设置有第一育苗腔,第一育苗腔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培养容器,第一育苗腔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培养容器和第三培养容器,左支撑柱右侧上部和右支撑柱左侧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上部设置有第二育苗腔。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有效地针对烟苗进行培养,并能高效均匀地将水肥药等单一或组合液体喷洒到烟苗上,使烟苗能更好地进行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烟草
,具体涉及一种烟草立体育苗水肥药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烟草立体育苗是高度集约化的育苗方式,补充清水、添加营养肥溶液和喷药防病的时效性和均匀性对于保障苗齐、苗壮、早成苗和减工降本增效异常重要。常规的补水加肥方式为苗盘下直接添加,操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易形成盐害,而喷洒药物常用人工喷洒,均匀性差且易形成药害。因此,有必要对烟苗所需的水、肥、药进行单一或一体化的自上而下地喷洒,以及时高效地补水加肥喷药,喷水淋溶消除盐害和药害,提高烟苗素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草立体育苗水肥药喷洒装置,以便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更好的装置,方便根据需要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改善使用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烟草立体育苗水肥药喷洒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基座上部设置有第一育苗腔,第一育苗腔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培养容器,第一育苗腔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培养容器和第三培养容器,左支撑柱右侧上部和右支撑柱左侧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上部设置有第二育苗腔,第二育苗腔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培养容器和第五培养容器;右支撑柱右侧设置有供液腔,供液腔上部连接有进液管,顶板上部右侧设置有抽液泵,抽液泵右侧连接有抽液管,抽液泵左侧连接有第一供液管,第一供液管左侧连接有第二供液管,第二供液管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液腔和第二出液腔,第一出液腔和第二出液腔下部均连接有多个第一出液管,第二供液管下部连接有第三出液腔,第三出液腔左右两侧上部分别连接有第四出液腔和第五出液腔,第四出液腔和第五出液腔下部均连接有多个第二出液管,第三出液腔左右两侧下部均连接有第六出液腔,第六出液腔下部均连接有多个第三出液管。进一步地,顶板上部左侧设置有展示架,展示架侧面设置有展示板。进一步地,基座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该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装置能够有效地针对烟苗进行培养,并能高效均匀地将水肥药等单一或组合液体喷洒到烟苗上,使烟苗能更好地进行生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第一育苗腔;2、基座;3、第一培养容器;4、第三出液管;5、第六出液腔;6、第二支撑板;7、第三培养容器;8、供液腔;9、第四支撑板;10、进液管;11、第二出液腔;12、抽液管;13、抽液泵;14、第二育苗腔;15、第一供液管;16、第二供液管;17、第一出液腔;18、第一出液管;19、展示板;20、顶板;21、展示架;22、第三支撑板;23、第四出液腔;24、第一支撑板;25、左支撑柱;26、第二培养容器;27、第二出液管;28、第四培养容器;29、第五培养容器;30、第五出液腔;31、右支撑柱;32、第三出液腔;33、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如图1所示的烟草立体育苗水肥药喷洒装置,包括基座2,基座2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25和右支撑柱31,左支撑柱25和右支撑柱31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0,基座2上部设置有第一育苗腔1,第一育苗腔1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培养容器3,第一育苗腔1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6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培养容器26和第三培养容器7,左支撑柱25右侧上部和右支撑柱31左侧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9,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9上部设置有第二育苗腔14,第二育苗腔14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培养容器28和第五培养容器29;右支撑柱31右侧设置有供液腔8,供液腔8上部连接有进液管10,顶板20上部右侧设置有抽液泵13,抽液泵13右侧连接有抽液管12,抽液泵13左侧连接有第一供液管15,第一供液管15左侧连接有第二供液管16,第二供液管16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液腔17和第二出液腔11,第一出液腔17和第二出液腔11下部均连接有多个第一出液管18,第二供液管16下部连接有第三出液腔32,第三出液腔32左右两侧上部分别连接有第四出液腔23和第五出液腔30,第四出液腔23和第五出液腔30下部均连接有多个第二出液管27,第三出液腔32左右两侧下部均连接有第六出液腔5,第六出液腔5下部均连接有多个第三出液管4。顶板20上部左侧设置有展示架21,展示架21侧面设置有展示板19。基座2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33。该技术装置在具体实施时,在第一培养容器3、第二培养容器26、第三培养容器7、第四培养容器28和第五培养容器29中对烟苗进行培养。进液管10接通外部管道,水肥药等单一或组合液体从进液管10进入供液腔8中进行储存,以备需要时使用。打开抽液泵13,将供液腔8中的水肥药等单一或组合液体抽入抽液管12内。水肥药等单一或组合液体从第一供液管15进入第二供液管16后,一部分进入第一出液腔17和第二出液腔11,另一部分进入第三出液腔32内。第一出液腔17和第二出液腔11中的水肥药等单一或组合液体从第一出液管18中喷出,喷洒在下方第四培养容器28和第五培养容器29内的烟苗上。第三出液腔32中的水肥药等单一或组合液体进入第四出液腔23、第五出液腔30和第六出液腔5,再分别从第二出液管27和第三出液管4喷出,喷洒在下方第二培养容器26、第三培养容器7和第一培养容器3内的烟苗上。对烟苗进行水肥药等单一或组合液体的喷洒处理,起到喷淋补水、消除盐害药害、满足营养需求和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保障苗齐、苗壮、早成苗和减工降本增效。利用展示板19对烟苗培养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介绍,提醒工作人员正确地进行育苗。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烟草立体育苗水肥药喷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草立体育苗水肥药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25)和右支撑柱(31),所述左支撑柱(25)和右支撑柱(31)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0),所述基座(2)上部设置有第一育苗腔(1),所述第一育苗腔(1)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培养容器(3),所述第一育苗腔(1)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6)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培养容器(26)和第三培养容器(7),所述左支撑柱(25)右侧上部和右支撑柱(31)左侧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9),所述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9)上部设置有第二育苗腔(14),所述第二育苗腔(14)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培养容器(28)和第五培养容器(29);所述右支撑柱(31)右侧设置有供液腔(8),所述供液腔(8)上部连接有进液管(10),所述顶板(20)上部右侧设置有抽液泵(13),所述抽液泵(13)右侧连接有抽液管(12),所述抽液泵(13)左侧连接有第一供液管(15),所述第一供液管(15)左侧连接有第二供液管(16),所述第二供液管(16)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出液腔(17)和第二出液腔(11),所述第一出液腔(17)和第二出液腔(11)下部均连接有多个第一出液管(18),所述第二供液管(16)下部连接有第三出液腔(32),所述第三出液腔(32)左右两侧上部分别连接有第四出液腔(23)和第五出液腔(30),所述第四出液腔(23)和第五出液腔(30)下部均连接有多个第二出液管(27),所述第三出液腔(32)左右两侧下部均连接有第六出液腔(5),所述第六出液腔(5)下部均连接有多个第三出液管(4);所述顶板(20)上部左侧设置有展示架(21),所述展示架(21)侧面设置有展示板(19);所述基座(2)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移动的万向轮(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草立体育苗水肥药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支撑柱(25)和右支撑柱(31),所述左支撑柱(25)和右支撑柱(31)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0),所述基座(2)上部设置有第一育苗腔(1),所述第一育苗腔(1)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培养容器(3),所述第一育苗腔(1)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6)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培养容器(26)和第三培养容器(7),所述左支撑柱(25)右侧上部和右支撑柱(31)左侧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9),所述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9)上部设置有第二育苗腔(14),所述第二育苗腔(14)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培养容器(28)和第五培养容器(29);所述右支撑柱(31)右侧设置有供液腔(8),所述供液腔(8)上部连接有进液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伟标杨章乐胡祎昀左运标
申请(专利权)人:左伟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