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舒蕾专利>正文

多功能条形多孔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777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条形多孔枕,包括承靠部和支撑部,承靠部的两端侧面沿长度方向开设通孔,其他侧面开设透气孔,透气孔与通孔相通,支撑部开设通孔,支撑部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承靠部两端连接,且支撑部的通孔与承靠部的通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承靠部为人体头部的枕靠部位,承靠部开设通孔和透气孔,使承靠部所有侧面之间通过孔彼此相通,提高透气性和舒适性,冬暖夏凉;而且在侧卧时,耳朵可置于侧面上的透气孔内,不会压迫到耳朵。承靠部在使用中产生下凹变形时,通过支撑部保证承靠部两端的高度不变,以尽量减少承靠部的变形,从而起到调整睡姿、释放双耳,吻合承托颈椎的作用。多孔枕四面可枕,若枕内填充物堆积,通过拍打即恢复原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条形多孔枕
技术介绍
目前的枕头一般由枕芯和枕套组成。枕芯需要填充材料,使枕头在使用时保持一定的高度。枕芯的填充材料多种多样,其中有中药材如决明子、野菊花、蚕砂;有谷物类如荞麦壳、谷糠、棉;还有将灯芯草、蒲绒、废茶叶等作为材料填充,另外利用现代技术加工制作的材料如多孔真空棉、慢回弹海绵等都是在市场上普及率很高的填充材料。但是上述枕芯都是实心结构,在侧卧时,耳朵会被压在枕头上,容易造成耳烫,影响听力。而且这种枕头的散热、透气性差,夏天使用者容易感觉闷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条形多孔枕,在枕头的各个面开设孔,且不同面的孔相通,提高枕头的透气性能,且不会变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功能条形多孔枕,包括承靠部和支撑部,所述承靠部的两端侧面沿长度方向开设通孔,其他侧面开设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孔相通,所述支撑部开设通孔,所述支撑部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所述承靠部两端连接,且所述支撑部的通孔与所述承靠部的通孔连接。承靠部为人体头部的枕靠部位,在承靠部的两端侧面开设通孔,其他侧面开设透气孔,使承靠部所有侧面之间通过孔彼此相通,提高了透气性能,冬暖夏凉;而且在侧卧时,耳朵可置于侧面上的透气孔内,不会压迫到耳朵。采用条形,多孔枕四面可枕,若枕内填充物堆积,通过拍打即恢复原状,不容易产生变形。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通过按扣、拉链、自粘带、绑绳与所述承靠部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主体、弹簧柱以及外套,所述外套将所述主体和弹簧柱包围起来,所述弹簧柱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且所述弹簧柱的两个伸缩端分别与所述外套的顶部、底部连接,所述主体的中间开设通孔,所述外套在所述主体的通孔位置开设相应的通孔。主体具备记忆恢复功能,配合弹簧柱使支撑部的高度能够保持不变。当承靠部在使用中产生下凹变形时,通过支撑部保证承靠部两端的高度不变,以尽量减少承靠部的变形,从而起到调整睡姿、吻合承托颈椎的作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靠部包括外套和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填塞在外套内部,所述填充物包括决明子、黄金子、甜荞麦、薰衣草、麻籽儿或/和中药包,所述支撑部的主体内填充决明子、黄金子、甜荞麦、薰衣草、麻籽儿或/和中药包。填充物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其他的植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靠部的高度为8cm~14cm。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调节端与所述弹簧柱的一伸缩端连接,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在所述调节件的调节端上,所述弹簧柱另一伸缩端与所述外套的顶部连接,所述调节件的固定端与所述外套的底部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台和升降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固定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外表面开设螺纹,所述升降台开设连接孔,所述升降台的顶部连接弹簧柱、主体,所述固定台的底部连接所述外套,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连接孔连接,通过调整升降杆旋入所述连接孔的深度来改变所述升降台的高度。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气孔为方孔,每个所述侧面开设2-5个透气孔。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侧面开设三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并排设置,中间的透气孔为长方孔,两端的透气孔为正方孔。耳朵可以放置在两端的透气孔内,不会压迫到耳朵。在两端的透气孔内部还可以放置小型音响箱或中药包,用于帮助睡眠。在使用时中间的透气孔随着睡姿形成下凹形状,用于固定头部位置,有助于矫正睡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承靠部为人体头部的枕靠部位,在承靠部的两端侧面开设通孔,其他侧面开设透气孔,使承靠部所有侧面之间通过孔彼此相通,提高了透气性能,冬暖夏凉;而且在侧卧时,耳朵可置于侧面上的透气孔内,不会压迫到耳朵。承靠部在使用中产生下凹变形时,通过支撑部保证承靠部两端的高度不变,以尽量减少承靠部的变形,从而起到调整睡姿、吻合承托颈椎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承靠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方向剖视图;图4为支撑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撑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条形多孔枕,包括承靠部1和支撑部2。结合图1,承靠部1为长方体,承靠部1的两端侧面沿长度方向开设通孔10,通孔10使承靠部1的两端侧面相通。采用条形,枕头的四个侧面都能够用于枕放头部,不容易产生变形。承靠部1的其他四个侧面均开设透气孔11,每个侧面上的透气孔11的数量为4个。透气孔11为正方孔,并排设置。所有的透气孔11都连接至通孔10,使承靠部1的所有侧面之间通过通孔10以及透气孔11彼此相通,提高了透气性能,冬暖夏凉。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每个侧面的透气孔11数量也可以为2-5个。在侧卧时,耳朵可置于侧面上的透气孔11内,不会压迫到耳朵。支撑部2也为长方体,其两端侧面开设通孔20。在支撑部2的其他四个侧面上缝制公扣21。承靠部1的四个侧面的两端缝制母扣12。母扣12与公扣21通过按压后连接,使支撑部2固定在承靠部1的两端,通孔20与通孔10相通。根据使用习惯的不同,承靠部1与支撑部2之间也可以通过拉链、自粘带、绑绳等其他方式连接。如图2,侧面上的透气孔11的数量为三个,中间的透气孔11为长方孔,两端的透气孔11为正方孔。中间的透气孔11为长方孔,在使用时,中间的透气孔11随着睡姿形成下凹形状,用于固定头部位置,有助于矫正睡姿。耳朵可以放置在两端的透气孔11内,不会压迫到耳朵。在两端的透气孔11内部还可以放置小型音响箱或中药包,用于帮助睡眠。如图3,承靠部1包括外套101和填充物100,填充物100包括决明子、黄金子、甜荞麦、薰衣草、麻籽儿等植物和中药包。枕内决明子,黄金子,药甜荞,薰衣草,麻籽儿等天然植物及名贵中药包环保天然,具有保健作用。填充物100填塞在外套101的内部。承靠部1的高度为8cm~14cm,以符合人体颈部的生理高度。如图4,支撑部2包括主体22、弹簧柱231、231以及外套24。主体22的中间开设通孔20,主体22内填充决明子、黄金子、甜荞麦、薰衣草等植物和中药包。外套24将主体22和弹簧柱23包围起来,外套24在通孔20位置上开设相应的通孔,使外套24符合主体22与弹簧柱23的外形。弹簧柱231、231分别设置在主体22的两端。弹簧柱231的两个伸缩端分别与外套24的顶部、底部连接。弹簧柱232的两个伸缩端分别与外套24的顶部、底部连接。主体22具备记忆恢复功能,配合弹簧柱231、232使支撑部2的高度能够保持不变。当承靠部1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条形多孔枕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条形多孔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靠部和支撑部,所述承靠部的两端侧面沿长度方向开设通孔,其他侧面开设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孔相通,所述支撑部开设通孔,所述支撑部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所述承靠部两端连接,且所述支撑部的通孔与所述承靠部的通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条形多孔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靠部和支撑部,所述承靠部的两端侧面沿长度方向开设通孔,其他侧面开设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通孔相通,所述支撑部开设通孔,所述支撑部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所述承靠部两端连接,且所述支撑部的通孔与所述承靠部的通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条形多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通过按扣、拉链、自粘带、绑绳与所述承靠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条形多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主体、弹簧柱以及外套,所述外套将所述主体和弹簧柱包围起来,所述弹簧柱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两端,且所述弹簧柱的两个伸缩端分别与所述外套的顶部、底部连接,所述主体的中间开设通孔,所述外套在所述主体的通孔位置开设相应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条形多孔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靠部包括外套和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填塞在外套内部,所述填充物包括决明子、黄金子、甜荞麦、薰衣草、麻籽儿或/和中药包,所述支撑部的主体内填充决明子、黄金子、甜荞麦、薰衣草、麻籽儿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蕾
申请(专利权)人:舒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