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接收卸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85245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垃圾接收卸料系统,包括用于称垃圾车重量的地磅房,所述地磅房前方设有卸料平台,在所述卸料平台与所述地磅房之间设有供车辆停放的缓冲区,在所述卸料平台的卸料门旁设有控制所述垃圾车卸料启停时间的指示灯柱,所述卸料门上设有用于限位垃圾车料斗后翻位置的限位档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垃圾接收及卸料系统,使用用控制方便,布置合理,稳定有效,可有序可控的实现垃圾的接收及卸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垃圾接收卸料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的处理是城市化过程及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现有技术中,垃圾站在垃圾的接收运输过程中,存在混乱不便于操作管理的现象,且不合理的卸垃圾存垃圾使得垃圾臭味外泄,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控制方便,可合理有效的实现垃圾的接收及卸料的垃圾接收卸料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垃圾接收卸料系统,包括用于称垃圾车重量的地磅房,所述地磅房前方设有卸料平台,在所述卸料平台与所述地磅房之间设有供车辆停放的缓冲区,在所述卸料平台的卸料门旁设有控制所述垃圾车卸料启停时间的指示灯柱,所述卸料门上设有用于限位垃圾车料斗后翻位置的限位档杆。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所述限位档杆包括设于所述卸料门上对应卡接限位所述垃圾车料斗下方的第一档杆及对应卡接限位所述垃圾车料斗上方的第二档杆。在所述地磅房侧边设有检验车辆的检视区。所述地磅房与所述卸料平台之间还设有车辆的旁通通道。所述卸料平台为全封闭设计。在所述卸料平台处设有监控车辆运行卸料情况的摄像头。所述指示灯柱设有红灯、黄灯及绿灯。所述卸料平台位置高于所述地平面位置,在所述卸料平台下方设有渗液收集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垃圾接收及卸料系统,使用用控制方便,布置合理,稳定有效,可有序可控的实现垃圾的接收及卸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垃圾输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垃圾卸料示意图;图3为卸料门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垃圾车,2、视检区,3、地磅房,4、缓冲区,5、旁通通道,6、卸料平台,7、指示灯柱,8、垃圾池,9、渗液收集槽,10、摄像头,11、第一档杆,12、第二档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这种垃圾接收及卸料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用于称垃圾车重量的地磅房3,地磅房3前方设有卸料平台6,在卸料平台6与地磅房3之间设有供车辆停放的缓冲区4,在卸料平台6的卸料门处设有控制垃圾车1卸料启停时间的指示灯柱7。卸料门上设有用于限位垃圾车料斗后翻位置的限位档杆,限位档杆可在车辆重心失衡后翻时起到保护作用,安全性更好。城市生活垃圾由垃圾收集车或垃圾中转车(即垃圾车1)运入本厂,经地磅房3的地衡自动称重并由计算机控制部件将重量记录和存储后,进入主厂房的卸料平台6。在物流入口大门后设置地磅房1,地磅房1内的地磅称重,称重数据反馈至计算机系统,记录总重和净重并打印,以便于控制卸料时间及后续对垃圾的处理过程。本专利技术中,如图1所示,在地磅房3侧边设有检验车辆的检视区2。地磅房3与卸料平台6之间还设有车辆的旁通通道5。在地磅入口前道路旁设检视区2,检视区2设置于不影响进、出厂车辆和厂外道路的区域,配备专门人员和必要的工具、仪器。检视区2前设车辆检验标志及摄像监视系统,检验人员认为垃圾运输车可疑,可指挥其进入检视区2专门停车处接受检验,对非规定的协议车辆,负责检视的人员可拒绝其称量,并指挥其开出厂外。合格车辆才可进入地磅房3进行称量。在地磅房3入口设置了缓冲区4,保证垃圾车1的顺利顺畅的通行,并设置了紧急旁通道路5满足特殊情况的车辆通行。本专利技术中,卸料平台6为全封闭设计。在卸料平台6处设有监控车辆运行卸料情况的摄像头10。指示灯柱7设有红灯、黄灯及绿灯三个指示灯,对应指示停止卸料、等待卸料及卸料运行。垃圾卸料平台6采用高位、封闭设计,进厂垃圾运输车在汽车衡自动称重后,通过栈桥进入垃圾卸料平台6,倾卸区设有控制标志及卸料门旁侧墙处安装指示灯柱,以红绿信号灯指示,指挥车辆进行垃圾的倾卸作业,以保证垃圾车卸料时间(从计量地磅计量开始、上卸料平台6、卸料至空车离开地磅站)不大于10分钟,避免空气过多的进入垃圾池。卸料平台6为全封闭结构,门窗为气密设计,防止臭气外泄。本专利技术中,如图3所示,限位档杆包括设于卸料门上对应卡接限位垃圾车料斗下方的第一档杆11及对应卡接限位垃圾车料斗上方的第二档杆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在卸料门处,垃圾坑内部的区域,依据垃圾车料斗的尺寸及后翻角度确定,在分别高于卸料平台0.3m及4.5m的高度处横向设置两道档杆,作为保护用的车挡。在垃圾车在卸料的时候,车挡可在车辆重心失衡后翻时起到保护作用。卸料平台6位置高于地平面位置,采用高位设计,在卸料平台6下方设有渗液收集槽。高位卸料方式不仅增加地表以上垃圾池有效容积,节省垃圾池土建投资费用,同时垃圾渗滤液收集系统、化水处理系统、机修间、仓库及备品备件间等均布置于卸料平台下,空间利用好,布置便捷有效。本专利技术垃圾接收及卸料系统,使用用控制方便,布置合理,稳定有效,可有序可控的实现垃圾的接收及卸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较好的应用前景。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垃圾接收卸料系统

【技术保护点】
垃圾接收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称垃圾车重量的地磅房,所述地磅房前方设有卸料平台,在所述卸料平台与所述地磅房之间设有供车辆停放的缓冲区,在所述卸料平台的卸料门旁设有控制所述垃圾车卸料启停时间的指示灯柱,所述卸料门上设有用于限位垃圾车料斗后翻位置的限位档杆。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接收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称垃圾车重量的地磅房,所述地磅房前方设有卸料平台,在所述卸料平台与所述地磅房之间设有供车辆停放的缓冲区,在所述卸料平台的卸料门旁设有控制所述垃圾车卸料启停时间的指示灯柱,所述卸料门上设有用于限位垃圾车料斗后翻位置的限位档杆。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接收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档杆包括设于所述卸料门上对应卡接限位所述垃圾车料斗下方的第一档杆及对应卡接限位所述垃圾车料斗上方的第二档杆。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接收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磅房侧边设有检验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承发李大明李朝晖陈凤银汪宁肖杰玉赵峰娃考传利杨长青裴莹王虎山秦宗甲邱振夏任明政温亚菲鲁朝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