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庆林专利>正文

超流态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3999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超流态混凝土,由标号为325-625中的一种普通水泥、粉煤灰、粒径为0.5-2厘米的石子、中粗砂子、UWB-1型缓凝型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木质磺酸钙和水组成。上述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水泥500-700公斤,粉煤灰为25-210公斤,水灰比为0.4-0.7,砂率为0.4-0.6,中粗砂子500-700公斤,石子333.3-1050公斤,UWB-1型缓凝型絮剂5.25-27.3,聚丙烯酰胺0.053-0.91公斤,木质磺酸钙0.53-2.73公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流态混凝土具有摩擦系数低,流动性好,抗分散性好,强度高,石子能在其中悬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概括地说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超流态混凝土。建筑施工用的混凝土种类很多,如普通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流态混凝土等等。普通混凝土坍落度较低。约为5-9厘米,需加强振捣才能密实,用其灌注的混凝土桩与周围土体结合不密实,在软塑淤泥地质条件下,水泥浆容易扩散流失,混凝土会自动收缩,加之深孔无法振实,可能出现桩体颈缩、断裂等现象,特别是在灌注混凝土桩施工中,由于在普通混凝土中比重大的石子易下沉、积聚在孔的底部,形成较密实的结构,无法插入钢筋笼等骨架。流态混凝土虽然坍落度较高,可达20厘米左右,便于泵送运输和浇注,又有近似于坍落度5-10厘米的塑性混凝土的质量,但其含石子多、粘性小、和易性差。在灌注混凝土桩的施工中,它和普通混凝土一样,比重大的石子易下沉,不能悬浮,积聚在孔的底部形成较密实的结构,无法插入钢筋笼。在某些施工工艺中,先将混凝土压入孔中至不坍孔的高度,然后再放入钢筋笼,再从上面灌入混凝土的情况下,会形成下部较深的素混凝土桩,上部较短的钢筋混凝土桩,因而,桩的质量差,强度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擦系数低,流动性好,自动密实,粘性大,和易性好,能在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流态混凝土,由标号为325-625中的一种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粒径0.5=2厘米的石子、中粗砂子、UWB-1型缓凝型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木质碘酸钙和水组成,上述各组分重量比为:水泥(公斤)500-700粉煤灰(公斤)25-210水灰比0.4-0.7水(公斤)210-637砂率0.4-0.6中粗砂子(公斤)500-700粒径0.5-2.0cm的石子(公斤)333.3-1050UWB-1型缓凝型絮凝剂(公斤)5.25-27.3聚丙烯酰胺(公斤)0.053-0.91木质磺酸钙(公斤)0.53-2.7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何庆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