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3452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轿壁和轿底,所述轿壁垂直竖立在轿顶与轿底间,所述轿顶表面密布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外设有风机,所述通风孔围绕中央的信号放大器均匀的陈列在风机下,所述风机搭设在轿顶上表面且四周环绕散热垫,所述轿壁前端的三个平面上均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下端的支撑杆焊接在轿底的平面上,所述轿壁与轿顶相交处安装电子眼,所述电子眼下设有纵向操纵箱面板,所述电子眼对立的平面上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下方设有横向操纵箱面板,所述横向操纵箱面板的固定高度低于扶手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风好通讯优良,能够应对故障坠落等意外事故,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具体为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随着轿厢式电梯应用的普及,电梯坠落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短途坠落易使乘客受伤,长途坠落则会使乘客丧命。而现有的电梯配有一定的减震装置,然而过于单一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且电梯轿厢内部没有受力点,乘客没办法稳定自己反而随着电梯的震动与电梯内部结构发生碰撞,且电梯通常为封闭的狭小环境,通风不足,又容易受到电磁干燥导致信号微弱,发生意外时无法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出去,影响救援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轿壁和轿底,所述轿壁垂直竖立在轿顶与轿底间,所述轿顶表面密布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外设有风机,所述通风孔围绕中央的信号放大器均匀的陈列在风机下,所述风机搭设在轿顶上表面且四周环绕散热垫,所述轿壁前端的三个平面上均设有扶手,所述扶手下端的支撑杆焊接在轿底的平面上,所述轿壁与轿顶相交处安装电子眼,所述电子眼下设有纵向操纵箱面板,所述电子眼对立的平面上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下方设有横向操纵箱面板,所述横向操纵箱面板的固定高度低于扶手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轿底与轿壁相接的四个角落处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同一轴线上的两个面固定在轿壁上,所述固定块内部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上端卡合在固定块中央,下端焊接在轿底表层的铝板上,所述铝板平铺在吸震弹簧上,所述吸震弹簧下端面连接气囊,所述气囊为多个方形小气包与大气包套接而成,所述气囊平铺在橡胶垫上,所述橡胶垫固定在支撑板表面。进一步的,所述轿壁由内外两层钢板压制而成,所述钢板间依次填充泡沫填充块和硬木板。进一步的,所述吸震弹簧中央设有重量传感器。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在轿顶表面均匀的开设通风孔并与风机相通,解决了电梯这个狭小区域的通风问题,不间断的输送一定的氧气,改善内部空气环境;信号放大器的配置防止了电梯门关闭后形成一个金属的无信号的密闭空间,在紧急情况下可向外界通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能;电梯坠落事故无法预测,而本技术在电梯轿壁内填充泡沫块和硬木板,在给予一定支撑的能力下改善表面的强度,减少坠落产生的剧烈撞击、导致骨折等伤害,扶手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防护,同时轿底使用吸震弹簧与气囊、橡胶垫的配合,层层递减、舒缓坠落时重力惯性带来的直接碰撞,大大的吸收撞击力,保护轿厢内人员,安全性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的轿底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的轿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轿顶;2、散热垫;3、风机;4、通风孔;5、信号放大器;6、轿底;61、铝板;62、固定块;63、拉簧;64、吸震弹簧;65、气囊;66、橡胶垫;67、支撑板;68;重量传感器;7、轿壁;71;钢板;72、泡沫填充块;73、硬木板;8、照明灯;9、纵向操纵箱面板;10、电子眼;11、横向操纵箱面板;12、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1、轿壁7和轿底6,所述轿壁7垂直竖立在轿顶1与轿底6间,所述轿顶1表面密布通风孔4,所述通风孔4外设有风机3,所述通风孔4围绕中央的信号放大器5均匀的陈列在风机3下,所述风机3搭设在轿顶1上表面且四周环绕散热垫2,所述轿壁7前端的三个平面上均设有扶手12,所述扶手12下端的支撑杆焊接在轿底6的平面上,所述轿壁7与轿顶1相交处安装电子眼10,所述电子眼10下设有纵向操纵箱面板9,所述电子眼10对立的平面上设有照明灯8,所述照明灯8下方设有横向操纵箱面板11,所述横向操纵箱面板11的固定高度低于扶手12的高度。所述轿底6与轿壁7相接的四个角落处设有固定块62,所述固定块62同一轴线上的两个面固定在轿壁7上,所述固定块62内部设有拉簧63,所述拉簧63上端卡合在固定块62中央,下端焊接在轿底6表层的铝板61上,所述铝板61平铺在吸震弹簧64上,所述吸震弹簧64下端面连接气囊65,所述气囊65为多个方形小气包与大气包套接而成,所述气囊65平铺在橡胶垫66上,所述橡胶垫66固定在支撑板67表面,既给轿底6提供了一定的强度又极大地提高了缓冲能力,安全稳固,所述轿壁7由内外两层钢板71压制而成,所述钢板71间依次填充泡沫填充块72和硬木板73,通过硬木板73支撑轿顶1同时使用泡沫材料减轻碰撞的力度,所述吸震弹簧64中央设有重量传感器68,通过吸震弹簧64的变形能力探测电梯内承载的重量,避免超重。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该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时,阴雨天人们从外界带来的水珠低落在电梯中,而轿底6表面的铝板61不会上锈且耐腐蚀易切割、焊接,随着电梯中人员越来越多达到一定数量时,重量传感器68检测到吸震弹簧64的受力情况,将信息反馈到纵向操纵箱面板9并发出警告,而横向操纵箱面板11则为残疾人士选择楼层提供了方便,顶部的电子眼10及时反馈轿厢内出入承载情况;固定块62内部的拉簧63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在达到一定的拉力情况下断裂,而固定块62又能降低轿底6向上的反弹力,安全稳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1)、轿壁(7)和轿底(6),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壁(7)垂直竖立在轿顶(1)与轿底(6)间,所述轿顶(1)表面密布通风孔(4),所述通风孔(4)外设有风机(3),所述通风孔(4)围绕中央的信号放大器(5)均匀的陈列在风机(3)下,所述风机(3)搭设在轿顶(1)上表面且四周环绕散热垫(2),所述轿壁(7)前端的三个平面上均设有扶手(12),所述扶手(12)下端的支撑杆焊接在轿底(6)的平面上,所述轿壁(7)与轿顶(1)相交处安装电子眼(10),所述电子眼(10)下设有纵向操纵箱面板(9),所述电子眼(10)对立的平面上设有照明灯(8),所述照明灯(8)下方设有横向操纵箱面板(11),所述横向操纵箱面板(11)的固定高度低于扶手(12)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包括轿顶(1)、轿壁(7)和轿底(6),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壁(7)垂直竖立在轿顶(1)与轿底(6)间,所述轿顶(1)表面密布通风孔(4),所述通风孔(4)外设有风机(3),所述通风孔(4)围绕中央的信号放大器(5)均匀的陈列在风机(3)下,所述风机(3)搭设在轿顶(1)上表面且四周环绕散热垫(2),所述轿壁(7)前端的三个平面上均设有扶手(12),所述扶手(12)下端的支撑杆焊接在轿底(6)的平面上,所述轿壁(7)与轿顶(1)相交处安装电子眼(10),所述电子眼(10)下设有纵向操纵箱面板(9),所述电子眼(10)对立的平面上设有照明灯(8),所述照明灯(8)下方设有横向操纵箱面板(11),所述横向操纵箱面板(11)的固定高度低于扶手(12)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安全保护能力的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涛李中立潘灵道朱启文谷定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喜来登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