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2286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其包括主体、进水管和出水管,主体内通过交叉的隔板分成絮凝池、絮凝配药池、混凝池和混凝加药池,进水管连接到絮凝池,絮凝池和混凝池之间通过过水槽连接,出水管连接到混凝池,絮凝配药池通过加药管与絮凝池连通,混凝加药池通过加药管与混凝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絮凝池、混凝池、絮凝配药池、混凝配药池形成一个圆桶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絮凝池和混凝池采用条形搅拌支管曝气,搅拌效果好,无死角;上部设有行走支架,便于观察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属于金属加工生产

技术介绍
在铅蓄电池厂的混合废水中,主要有害物质为硫酸、硫酸铅,此外还有少量其他杂质。铅是国家明确规定的第一类污染物,在自然界难以转化。易在土壤、动植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累计,导致人体急性和慢性中毒,是最常见的有毒重金属之一。如果铅进入人体将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铅沉积于骨骼,而磷酸铅有致癌作用,铅还可进入血液,引起内源性铅中毒,铅主要损害骨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对男性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损害,铅主要毒性效应还表现在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目前这类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混凝沉淀法由于其运行成本低,工艺成熟,等到了广泛的使用。但目前混凝设备存在着占地面积大,操作不方便等缺点,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该混凝装置结构紧凑,便于观察和操作。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其包括主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主体内通过交叉的隔板分成絮凝池、絮凝配药池、混凝池和混凝加药池,所述进水管连接到所述絮凝池,所述絮凝池和所述混凝池之间通过过水槽连接,所述出水管连接到所述混凝池,所述絮凝配药池通过加药管与所述絮凝池连通,所述混凝加药池通过加药管与所述混凝池连通,所述絮凝配药池和所述混凝加药池上均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加药泵,所述加药管连接到所述加药泵,所述絮凝池和所述混凝池内设有条形搅拌支管,所述条形搅拌支管通过曝气搅拌管A与外界曝气装置连接,所述絮凝配药池和所述混凝加药池内设有环形搅拌支管,所述环形搅拌支管通过曝气搅拌管B与外界曝气装置连接。所述主体的四周设有一圈行走支架,所述行走支架呈L形。所述出水管的周围设有出水堰。所述顶板上设有翻板。所述絮凝池的面积等于所述混凝池的面积,所述絮凝配药池的面积等于所述混凝加药池。所述絮凝池的面积大于所述絮凝配药池的面积。所述曝气搅拌管A的直径大于所述曝气搅拌管B的直径。所述主体的下端设有支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的絮凝池、混凝池、絮凝配药池、混凝配药池形成一个圆桶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2、本技术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的絮凝池和混凝池采用条形搅拌支管曝气,搅拌效果好,无死角;3、本技术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上部设有行走支架,便于观察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主体,2为进水管,3为出水管,4为隔板,5为絮凝池,6为絮凝配药池,7为混凝池,8为混凝加药池,9为过水槽,10为加药管,11为顶板,12为加药泵,13为条形搅拌支管,14为曝气搅拌管A,15为环形搅拌支管,16为曝气搅拌管B,17为行走支架,18为出水堰,19为翻板,20为支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其包括主体1、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主体1内通过交叉的隔板4分成絮凝池5、絮凝配药池6、混凝池7和混凝加药池8,絮凝池5的面积等于混凝池7的面积,絮凝配药池6的面积等于混凝加药池8,絮凝池5的面积大于絮凝配药池6的面积,进水管2连接到絮凝池5,絮凝池5和混凝池7之间通过过水槽9连接,出水管3连接到混凝池7,絮凝配药池6通过加药管10与絮凝池5连通,混凝加药池8通过加药管10与混凝池7连通,絮凝配药池6和混凝加药池8上均设有顶板11,起到保护作用,顶板11上设有加药泵12,加药管10连接到加药泵12,顶板11上设有翻板19,可以翻开观察絮凝配药池6和混凝加药池8内的情况,絮凝池5和混凝池7内设有条形搅拌支管13,条形搅拌支管13通过曝气搅拌管A14与外界曝气装置连接,絮凝配药池6和混凝加药池8内设有环形搅拌支管15,环形搅拌支管15通过曝气搅拌管B16与外界曝气装置连接,曝气搅拌管A14的直径大于曝气搅拌管B16的直径,主体1的四周设有一圈行走支架17,行走支架17呈L形,主体1的下端设有支柱20,出水管3的周围设有出水堰18。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1)、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主体(1)内通过交叉的隔板(4)分成絮凝池(5)、絮凝配药池(6)、混凝池(7)和混凝加药池(8),所述进水管(2)连接到所述絮凝池(5),所述絮凝池(5)和所述混凝池(7)之间通过过水槽(9)连接,所述出水管(3)连接到所述混凝池(7),所述絮凝配药池(6)通过加药管(10)与所述絮凝池(5)连通,所述混凝加药池(8)通过加药管(10)与所述混凝池(7)连通,所述絮凝配药池(6)和所述混凝加药池(8)上均设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上设有加药泵(12),所述加药管(10)连接到所述加药泵(12),所述絮凝池(5)和所述混凝池(7)内设有条形搅拌支管(13),所述条形搅拌支管(13)通过曝气搅拌管A(14)与外界曝气装置连接,所述絮凝配药池(6)和所述混凝加药池(8)内设有环形搅拌支管(15),所述环形搅拌支管(15)通过曝气搅拌管B(16)与外界曝气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含铅废水处理的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1)、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主体(1)内通过交叉的隔板(4)分成絮凝池(5)、絮凝配药池(6)、混凝池(7)和混凝加药池(8),所述进水管(2)连接到所述絮凝池(5),所述絮凝池(5)和所述混凝池(7)之间通过过水槽(9)连接,所述出水管(3)连接到所述混凝池(7),所述絮凝配药池(6)通过加药管(10)与所述絮凝池(5)连通,所述混凝加药池(8)通过加药管(10)与所述混凝池(7)连通,所述絮凝配药池(6)和所述混凝加药池(8)上均设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上设有加药泵(12),所述加药管(10)连接到所述加药泵(12),所述絮凝池(5)和所述混凝池(7)内设有条形搅拌支管(13),所述条形搅拌支管(13)通过曝气搅拌管A(14)与外界曝气装置连接,所述絮凝配药池(6)和所述混凝加药池(8)内设有环形搅拌支管(15),所述环形搅拌支管(15)通过曝气搅拌管B(16)与外界曝气装置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安任慧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金洋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