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炮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2284 阅读:7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高炉炮泥,其配料的主要组成(重量%)为:钛精矿5~10%,高铝含钛物20~35%,碳化硅5~10%,粘土25~35%,焦粉18~20%,沥青8~12%。该炮泥的结合剂为焦油或蒽油和水组成的复合结合剂。该炮泥具有良好的抗渣、铁液侵蚀和冲刷的能力,以及较好的粘结性、透气性、开口性能和高温性能;能够使铁口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泥包;减少打泥量1/3以上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炮泥。目前高炉堵铁口用的炮泥可分为有水炮泥和无水炮泥两类。有水炮泥是以水作结合剂,其可塑性好,但强度较低,抗渣、铁液侵蚀和冲刷的能力较差。对于入炉矿石品位低,渣量大的高炉,用有水炮泥堵铁口时,由于渣、铁液对铁口的冲刷加剧,在出铁过程中铁口通道容易被拉大或拉坏,造成铁口工作不稳定,使渣铁流股分散,喷溅严重,铁口潮和铁口早吹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既不利于出净高炉内的渣铁,又造成铁损增加,还加大了炉前工人的劳动强度。无水炮泥以焦油、蒽油或酚醛树脂作结合剂,其强度很好,但可塑性较差。高炉用无水炮泥堵铁口时,必须配用冲钻复合式或正逆式开铁口机开铁口,若采用普通开铁口机开铁口则很困难。中国专利申请91107236公开了一种填充高炉铁口的炮泥。该炮泥以火泥、焦粉为主要配料,采用焦油为结合剂。实际使用中,堵铁口时焦油受热软化,可使炮泥强度下降,堵铁口时的压炮时间达20~30分钟,给炉前操作带来很大困难。炮泥结焦后非常坚硬,用普通开口机无法钻开铁口,因此,需消耗大量吹氧管和氧气烧开铁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炉炮泥。该炮泥的强度性能介于有水炮泥和无水炮泥之间,既能满足现有普通开铁口设备的开口条件,又具有良好的抗渣、铁液侵蚀和冲刷的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目的高炉炮泥,其配料包括钛精矿、高铝含钛物、碳化硅、粘土等。其主要组成(重量%)为钛精矿5~10%,高铝含钛物20~35%,碳化硅5~10%,粘土25~35%,焦粉18~20%,沥青8~12%。进一步地是,上述高炉炮泥中,外加焦油和水组成的复合结合剂,其加入量(重量%)为焦油2~8%,水10~14%。进一步地是,上述高炉炮泥中,外加蒽油和水组成的复合结合剂,其加入量(重量%)为蒽油3~10%,水8~14%。进一步地是,上述高炉炮泥中,钛精矿的主要化学成分(重量%)为0.5~0.7%Al2O3,3.0~4.0%SiO2,4.5~5.8%MgO,1.0~1.5%CaO,47.0~47.5%TiO2,7.5~8.6%Fe2O3。进一步地是,上述高炉炮泥中,高铝含钛物的主要化学成分(重量%)为83.4~86.3%Al2O3,3.8~4.4%SiO2,1.2~2.0%MgO,0.1~0.2%Fe2O3,0.5~0.6%CaO,8.0~9.0%TiO2。Al2O3在炮泥中起骨料作用,并能在高温下与MgO生成镁铝尖晶石(MgO·Al2O3),其熔点大于1900℃;与SiO2生成莫来石(3Al2O3·2SiO2),其熔点大于1800℃。大量的镁铝尖晶石和莫来石的生成,有利于提高炮泥的高温性能。TiO2在炮泥中与碳素在还原气氛和高温条件下生成Ti(C、N),其熔点高达2950℃~3140℃,可提高炮泥的强度和耐渣、铁液侵蚀和冲刷的能力,同时可有效地保护泥包。SiC具有熔点高、硬度高、导热性能好,在氧化性气氛中也可用到1600℃等特点。在炮泥中配入SiC,可提高炮泥耐渣、铁液侵蚀和冲刷性能。沥青在升温过程中发生碳化反应,并在碳化的过程中向周围组织内扩散,填充微气孔,可提高炮泥的强度和耐剥落性。以焦油和水组成的复合结合剂,可使炮泥具有较好的粘结性、透气性和开口性能。以蒽油和水组成的复合结合剂,可使炮泥具有较好的粘结性、透气性和开口性能;可提高炮泥的高温强度。该炮泥具有良好的抗渣、铁液侵蚀和冲刷的能力,较好的粘结性、透气性、开口性能和高温性能;能够使铁口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泥包,减少打泥量1/3以上等优点。实施例1取5组炮泥配料(见表1)。先将焦炭粒加入碾泥机碾成粉状,然后按SiC→沥青→粘土→水→钛精矿→高铝含钛物→焦油→粘土→高铝含钛物→水的步骤将原表1 料加入碾泥机内碾制而成。将本专利技术5组配方试验和检验结果与现有技术有关指标对比情况列于表2。表2 *中国专利申请№91107236。注热态耐压条件为1100℃×60°,还原焙烧条件为1200℃×3h。实施例2取5组炮泥配料(见表3)。先将焦炭粒加入碾泥机碾成粉状,然后按SiC→沥表3 青→粘土→水→钛精矿→高铝含钛物→葸油→粘土→高铝含钛物→水的步骤将原料加入碾泥机内碾制而成。将本专利技术5组配方试验和检验结果与现有技术有关指标对比情况列于表4。表4 *中国专利申请№91107236。注热态耐压条件为1100℃×60°,还原焙烧条件为1200℃×3h。权利要求1 高炉炮泥,其配料包括钛精矿、高铝含钛物、碳化硅、粘土等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配料的主要组成(重量%)为钛精矿5~10%,高铝含钛物20~35%,碳化硅5~10%,粘土25~35%,焦粉18~20%,沥青8~12%。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炮泥,其特征在于,外加焦油和水组成复合结合剂,其加入量(重量%)为焦油2~8%,水10~14%。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炮泥,其特征在于,外加蒽油和水组成复合结合剂,其加入量(重量%)为葸油3~10%,水8~14%。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炮泥,其特征在于,钛精矿的主要化学成分(重量%)为0.5~0.7%Al2O3,3.0~4.0%SiO2,4.5~5.8%MgO,1.0~1.5%CaO,47.0~47.5%TiO2,7.5~8.6%Fe2O3。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炮泥,其特征在于,高铝含钛物的主要成分(重量%)为83.4~86.3%Al2O3,3.8~4.4%SiO2,1.2~2.0%MgO,0.1~0.2%Fe2O3,0.5~0.6%CaO,8.0~9.0%TiO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高炉炮泥,其配料的主要组成(重量%)为:钛精矿5~10%,高铝含钛物20~35%,碳化硅5~10%,粘土25~35%,焦粉18~20%,沥青8~12%。该炮泥的结合剂为焦油或蒽油和水组成的复合结合剂。该炮泥具有良好的抗渣、铁液侵蚀和冲刷的能力,以及较好的粘结性、透气性、开口性能和高温性能;能够使铁口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护泥包;减少打泥量1/3以上等优点。文档编号C04B35/66GK1188752SQ97107349公开日1998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真才, 刁日升 申请人: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钢铁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炉炮泥,其配料包括钛精矿、高铝含钛物、碳化硅、粘土等;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配料的主要组成(重量%)为:钛精矿5~10%,高铝含钛物20~35%,碳化硅5~10%,粘土25~35%,焦粉18~20%,沥青8~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才刁日升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钢铁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