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松紧度的不会跑鱼的鱼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1783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可调松紧度的不会跑鱼的鱼钩主要用于渔猎领域钓鱼使用,它基本不会跑鱼,还可以调整两个电极片6的松紧度,大鱼小鱼皆可钓;它主要由钩尖1、钩身2、钢丝3、圆柱筒4、上止挡环5、电极片6、电池7、下电池铁8、上电池铁9、弹簧10、线环11、电线14、下止挡环16组成;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当鱼吃鱼饵时,会向上推动或者向下拉动钩身2的下部,钩身2的向上或者向下的微动会带动导电棒12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一旦导电棒12移出绝缘涂层13的绝缘范围,两个电极片6通电,上电池铁9和下电池铁8相互吸引,将上电池铁9向下拉,上电池铁9将钢丝3向下推,钢丝3推动钩尖1刺入鱼嘴,垂钓者提起鱼竿将鱼钓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渔猎领域钓鱼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鱼钩很容易跑鱼,垂钓者过早或者过晚提鱼竿,鱼都会跑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它基本不会跑鱼,不需要熟练的垂钓技术,初学者就可以很容易地钓到鱼,又可以享受垂钓的乐趣;本专利技术主要由钩尖(1)、钩身(2)、钢丝(3)、圆柱筒(4)、上止挡环(5)、电极片(6)、电池(7)、下电池铁(8)、上电池铁(9)、弹簧A(10)、线环(11)、电线(14)、下止挡环(16)、固定杆(17)、弹簧B(18)、调整螺杆(19)组成;钩身(2)是中空的,钢丝(3)穿过钩身(2)的空腔及下电池铁(8)的孔,钢丝(3)的一端与钩尖(1)的下端固定,钢丝(3)的另一端与上电池铁(9)的下端固定;钩身(2)的上部穿过圆柱筒(4)下端的孔,钩身(2)的上部固定有上止挡环(5)和下止挡环(16),钩身(2)的上部可以沿圆柱筒(4)下端的孔上下滑动;上止挡环(5)、电极片(6)、电池(7)、下电池铁(8)、上电池铁(9)、弹簧A(10)均安装在圆柱筒(4)内;上止挡环(5)固定有导电棒(12),两个电极片(6)的一端与圆柱筒(4)的内壁固定,两个电极片(6)可以将导电棒(12)夹持住,两个电极片(6)的内侧相对面均有绝缘涂层(13),固定杆(17)的一端与圆柱筒(4)的内壁固定,固定杆(17)的另一端与电极片(6)固定,弹簧B(18)的一端与电极片(6)固定,弹簧B(18)的另一端顶住调整螺杆(19)的前端,调整螺杆(19)可以拧入圆柱筒(4)的侧壁孔内并可以顶住弹簧B(18),固定杆(17)的轴线与调整螺杆(19)的轴线重合;弹簧A(10)的上端与圆柱筒(4)的上端固定,弹簧A(10)的下端与上电池铁(9)的上端固定;下电池铁(8)与圆柱筒(4)的内壁固定;电池(7)的正极或负极与下电池铁(8)的下端固定,电线(14)将电池(7)、两个电极片(6)及上电池铁(9)连接形成通电回路;线环(11)的下端与圆柱筒(4)的上端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首先将钩身(2)下部向上推,使下止挡环(16)顶住圆柱筒(4)的下端,此时两个电极片(6)的绝缘涂层(13)正好压在导电棒(12)上,再合上电源的外置开关,然后在钩尖(1)及钩身(2)下部上鱼饵,将鱼钩及浮漂投入水中,等待鱼上钩,当鱼吃鱼饵时,会向上推动或者向下拉动钩身(2)的下部,钩身(2)的向上或者向下的微动会带动导电棒(12)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一旦导电棒(12)移出绝缘涂层(13)的绝缘范围,两个电极片(6)通电,上电池铁(9)和下电池铁(8)相互吸引,将上电池铁(9)向下拉,上电池铁(9)将钢丝(3)向下推,钢丝(3)又通过钩身(2)的空腔将钩尖(1)顶出,钩尖(1)刺入鱼嘴,此时水面上的浮漂会明显地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垂钓者提起鱼竿,鱼线向上拉圆柱筒(4)使钩身(2)下移,将上止挡环(5)顶住圆柱筒(4)的下端,同时钩身(2)的下端又顶住钩尖(1)的下端,钩尖(1)与钩身(2)又回到初始位置,垂钓者就可以不慌不忙地将鱼钓起;需说明:内置电源需配置外置电源开关;上电池铁(9)和下电池铁(8)的净距离等于上止挡环(5)与圆柱筒(4)底部的净距离;向内拧调整螺杆(19)可以将两个电极片(6)对导电棒(12)的夹持力增大,向外拧调整螺杆(19)可以将两个电极片(6)对导电棒(12)的夹持力减小。附图说明附图标记说明:1-钩尖,2-钩身,3-钢丝,4-圆柱筒,5-上止挡环,6-电极片,7-电池,8-下电池铁,9-上电池铁,10-弹簧A,11-线环,12-导电棒,13-绝缘涂层,14-电线,15-钓鱼线,16-下止挡环,17-固定杆,18-弹簧B,19-调整螺杆。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面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钩尖(1)被顶出的立面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极片(6)及导电棒(12)的左视立面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极片(6)内侧面的立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接线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已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不再重复,需说明:如果垂钓者遇到小鱼较多的情况,可以将两个电极片6对导电棒12的夹持力调小一些,反之则调大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201610946460.html" title="一种可调松紧度的不会跑鱼的鱼钩原文来自X技术">可调松紧度的不会跑鱼的鱼钩</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松紧度的不会跑鱼的鱼钩,其特征是:它主要由钩尖(1)、钩身(2)、钢丝(3)、圆柱筒(4)、上止挡环(5)、电极片(6)、电池(7)、下电池铁(8)、上电池铁(9)、弹簧A(10)、线环(11)、电线(14)、下止挡环(16)、固定杆(17)、弹簧B(18)、调整螺杆(19)组成;钩身(2)是中空的,钢丝(3)穿过钩身(2)的空腔及下电池铁(8)的孔,钢丝(3)的一端与钩尖(1)的下端固定,钢丝(3)的另一端与上电池铁(9)的下端固定;钩身(2)的上部穿过圆柱筒(4)下端的孔,钩身(2)的上部固定有上止挡环(5)和下止挡环(16),钩身(2)的上部可以沿圆柱筒(4)下端的孔上下滑动;上止挡环(5)、电极片(6)、电池(7)、下电池铁(8)、上电池铁(9)、弹簧A(10)均安装在圆柱筒(4)内;上止挡环(5)固定有导电棒(12),两个电极片(6)的一端与圆柱筒(4)的内壁固定,两个电极片(6)可以将导电棒(12)夹持住,两个电极片(6)的内侧相对面均有绝缘涂层(13),固定杆(17)的一端与圆柱筒(4)的内壁固定,固定杆(17)的另一端与电极片(6)固定,弹簧B(18)的一端与电极片(6)固定,弹簧B(18)的另一端顶住调整螺杆(19)的前端,调整螺杆(19)可以拧入圆柱筒(4)的侧壁孔内并可以顶住弹簧B(18),固定杆(17)的轴线与调整螺杆(19)的轴线重合;弹簧A(10)的上端与圆柱筒(4)的上端固定,弹簧A(10)的下端与上电池铁(9)的上端固定;下电池铁(8)与圆柱筒(4)的内壁固定;电池(7)的正极或负极与下电池铁(8)的下端固定,电线(14)将电池(7)、两个电极片(6)及上电池铁(9)连接形成通电回路;线环(11)的下端与圆柱筒(4)的上端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首先将钩身(2)下部向上推,使下止挡环(16)顶住圆柱筒(4)的下端,此时两个电极片(6)的绝缘涂层(13)正好压在导电棒(12)上,再合上电源的外置开关,然后在钩尖(1)及钩身(2)下部上鱼饵,将鱼钩及浮漂投入水中,等待鱼上钩,当鱼吃鱼饵时,会向上推动或者向下拉动钩身(2)的下部,钩身(2)的向上或者向下的微动会带动导电棒(12)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一旦导电棒(12)移出绝缘涂层(13)的绝缘范围,两个电极片(6)通电,上电池铁(9)和下电池铁(8)相互吸引,将上电池铁(9)向下拉,上电池铁(9)将钢丝(3)向下推,钢丝(3)又通过钩身(2)的空腔将钩尖(1)顶出,钩尖(1)刺入鱼嘴,此时水面上的浮漂会明显地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垂钓者提起鱼竿,鱼线向上拉圆柱筒(4)使钩身(2)下移,将上止挡环(5)顶住圆柱筒(4)的下端,同时钩身(2)的下端又顶住钩尖(1)的下端,钩尖(1)与钩身(2)又回到初始位置,垂钓者就可以不慌不忙地将鱼钓起;需说明:内置电源需配置外置电源开关;上电池铁(9)和下电池铁(8)的净距离等于上止挡环(5)与圆柱筒(4)底部的净距离;向内拧调整螺杆(19)可以将两个电极片(6)对导电棒(12)的夹持力增大,向外拧调整螺杆(19)可以将两个电极片(6)对导电棒(12)的夹持力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松紧度的不会跑鱼的鱼钩,其特征是:它主要由钩尖(1)、钩身(2)、钢丝(3)、圆柱筒(4)、上止挡环(5)、电极片(6)、电池(7)、下电池铁(8)、上电池铁(9)、弹簧A(10)、线环(11)、电线(14)、下止挡环(16)、固定杆(17)、弹簧B(18)、调整螺杆(19)组成;钩身(2)是中空的,钢丝(3)穿过钩身(2)的空腔及下电池铁(8)的孔,钢丝(3)的一端与钩尖(1)的下端固定,钢丝(3)的另一端与上电池铁(9)的下端固定;钩身(2)的上部穿过圆柱筒(4)下端的孔,钩身(2)的上部固定有上止挡环(5)和下止挡环(16),钩身(2)的上部可以沿圆柱筒(4)下端的孔上下滑动;上止挡环(5)、电极片(6)、电池(7)、下电池铁(8)、上电池铁(9)、弹簧A(10)均安装在圆柱筒(4)内;上止挡环(5)固定有导电棒(12),两个电极片(6)的一端与圆柱筒(4)的内壁固定,两个电极片(6)可以将导电棒(12)夹持住,两个电极片(6)的内侧相对面均有绝缘涂层(13),固定杆(17)的一端与圆柱筒(4)的内壁固定,固定杆(17)的另一端与电极片(6)固定,弹簧B(18)的一端与电极片(6)固定,弹簧B(18)的另一端顶住调整螺杆(19)的前端,调整螺杆(19)可以拧入圆柱筒(4)的侧壁孔内并可以顶住弹簧B(18),固定杆(17)的轴线与调整螺杆(19)的轴线重合;弹簧A(10)的上端与圆柱筒(4)的上端固定,弹簧A(10)的下端与上电池铁(9)的上端固定;下电池铁(8)与圆柱筒(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宝安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创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