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制造建筑用型材砌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124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制造建筑用型材砌块的方法,以至少对其中所含的有机生活垃圾成分作充分腐熟处理后的生活垃圾为基础原料,将其中含有的机械性硬质固体成分破碎至粒径为5-10毫米的颗粒,对其中含有的柔韧性片状成分破碎至面积不大于5平方厘米的碎片,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凝结材料、辅助添加材料和水后,按常规方式于砌块成型机中加压成型及后期养护处理。其中凝结材料为水泥、熟石灰和砂;辅助添加材料为硫酸铁铵、三氧化二铁、抗坏血酸钙和氯化钾。(*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以生活垃圾制造建筑用型材材料已有所报导。由于生活垃圾中的成分复杂,特别是其中含有多种性质的有机类生活垃圾成分,如各种水果蔬菜等植物的皮、叶、茎、籽粒,动物的毛、骨、皮、内脏等,以及纸张、布料等工业产品废弃物。这些有机类成分在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其必然会发生腐烂和分解。因此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制造建筑型材时,对上述这些有机类垃圾成分进行必要和妥善的处理,以及处理效果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影响所制造建筑型材的外表感观质量,更重要的是还将影响到其内在的质量性能指标,以至于会关系到若干年后对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和寿命。此外,目前不少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制造建筑用型材的方法,对其所用的生活垃圾原料还有必须先进行预筛选的要求,以去除其方法中不允许存在和/或使用的某些成分,增加了生产制造上的复杂性和生产成本。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是以至少对其中所含的有机类生活垃圾成分作充分腐熟处理后的生活垃圾为基础原料,将其中含有的机械性硬质固体成分破碎至粒径为5-10毫米的颗粒,对其中含有的柔韧性片状成分破碎至面积不大于5平方厘米的碎片,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凝结材料、辅助添加材料和水后,按常规方式于砌块成型机中加压成型及后期养护处理。其中所说各固体成分的重量为生活垃圾基础原料61.7%,凝结材料37.03%,辅助添加材料1.27%;所说的凝结材料为按固体成分总重量计的下列成分组成标号≥425号的水泥20%,粒径≤3毫米的熟石灰3.8%;粒径为5-10毫米的砂13.23%;所说的辅助添加材料为按固体成分总重量计的下列成分组成硫酸铁铵0.6223%,三氧化二铁0.33528%,氢氧化铝0.07112%,抗坏血酸钙0.0254%,氯化钾0.2159%;水的出用量为每立方米固体成分使用140-160千克。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原料成分种类较多,各自的使用量上也存在有较大的差别。实际使用时,在称量用具和/或称量操作方面也必然存在有无法避免和通常所允许的误差。因此,在不影响如以下所提出的技术指标和实际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各原料成分实际使用中在这种允许存在的适当浮动范围内的变化,无疑同样仍属于本专利技术上述方法所涉及主题的范围。实践表明,对于上述方法中所说的各原料成分的使用量,在保证全部原料成分的总量之和为100%的前提下,允许其在以各自用量为基数的≤±10%范围内浮动,通常情况下尚不会对以本专利技术上述方法制造的建筑型材砌块的质量产生出明显的影响。如以标号≥425号的水泥为例,在各种原料成分的总重量为100%的前提下,允许其实际使用的重量比例在18%~22%的范围内变化。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法中,对作为基础原料使用的生活垃圾无需进行任何的预分选,只是当其中含有所说的有机类生活垃圾成分时,应使其作充分腐熟处理即可。例如最简单方便的是可使含有该类成分在内的生活垃圾经至少两年在自然条件下的堆积或泥封处理。实践和试验可以表明,经至少两年在自然条件下的风霜雨雪、四季冷热的温度变化、长期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及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和处理后,生活垃圾中原有的这些水果蔬菜等植物的皮、叶、茎、籽粒,动物类食品的毛、骨、皮、内脏,以及纸张、布料等多种生活有机垃圾成分均已能较为充分的腐熟和分解。以其作为组成原料的成分制成建筑砌块后,在成品砌块中其可具有能基本不会再进一步发生分解变化的稳定性。除所说的上述有机再垃圾成分外,在生活垃圾中还常含有如泥土块、石块、砖瓦块、碎玻璃碴块等机械性硬质固体成分。这些成分用目前常用的辊式破碎机等常规设备已完全可以将其破碎成所需要粒径的颗粒。对于其无法破碎的金属等硬质成分,这些设备常能自动将其退出。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可以作为基础原料使用的,除上述所说的对所含的有机生活垃圾成分作至少两年在自然条件下的堆积或泥封处理而使其充分腐熟处理的生活垃圾外,也可以为经焚烧处理后不再含有有机成分的生活垃圾。由于其中的有机类成分已经焚烧处理除去,因此对于此类生活垃圾原料的处理方法可较为简化,只需将其中的机械性硬质固体成分破碎至粒径为5-10毫米的颗粒后,即可直接进行以下所说的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凝结材料、辅助添加材料和水后,按常规方式于砌块成型机中加压成型及后期养护处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可以按并无过多特别要求的通常方式将所说的各原料成分充分混合后,按常规方式在砌块成型机中加压成型并进行后期的养护处理。例如,可以采用的目前常用的辊式破碎机等常规设备先对其中对机械性硬质固体成分进行破碎,再用齿爪式粉碎机等目前常用的常规设备对其中所含有的柔韧性片状成分进行破碎。然后在目前常用的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等设备中,将按所说的要求破碎后的基础原料先与凝结材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水和辅助添加材料继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在现有的QY5-50型,或QT10-30型等移动式或固定式的常规混凝土砌块成型机中,按其常规操作方式,在振幅为3000次/分钟和0.01~0.12兆帕的压力下加压成型以及后期的养护处理。试验中发现,原料在由充分的搅拌混合过程至入模加压成型处理的过程中,混合原料成分间已产生了充分的化学反应和变化,其酸碱性由加压前混合原料的pH12-13转变为成型过程中渗出液的pH7-8,即产品的酸碱性已发生了改变,并基本保持在为多种使用情况下都能允许的中性范围内。以至少在自然条件下作了至少两年堆积或泥封处理的生活垃圾为基础原料,以及本专利技术上述方法中所提出的其它原料成分、用量比例及操作方法,按生产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国家标准15229-94规定的方法,产生了多批规格为390×190×190(毫米)的建筑用型材砌块,按混凝土空心砌块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T4111-97的规定的进行测试后,结果为容重720~800千克/立方米,抗压强度中的单块最小值为0.9~2.8兆帕,平均值为1.1~3.5兆帕。经国家授权的卫生防疫部门按国家标准GB 6566-86《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进行检测,检测结论为产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均低于其规定限值,符合放射卫生要求,可以在建筑业中广泛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以至少对其中所含的有机类生活垃圾成分作充分腐熟处理后的生活垃圾为基础原料,将其中含有的机械性硬质固体成分破碎至粒径为5-10毫米的颗粒,对其中含有的柔韧性片状成分破碎至面积不大于5平方厘米的碎片,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凝结材料、辅助添加材料和水后,按常规方式于砌块成型机中加压成型及后期养护处理,所说各固体成分的重量为生活垃圾基础原料61.7%, 凝结材料37.03%,辅助添加材料1.27%,其中所说的凝结材料为按固体成分总重量计的下列成分组成标号≥425号的水泥20%,粒径≤3毫米的熟石灰3.8%,粒径为5-10毫米的砂13.23%,所说的辅助添加材料为按固体成分总重量计的下列成分组成硫酸铁铵0.6223%,三氧化二铁0.33528%,氢氧化铝0.07112%,抗坏血酸钙0.0254%,氯化钾0.2159%,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固体成分使用140-160千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各原料成分的使用量允许在以其各自用量为基数的≤±10%范围内浮动,且全部原料成分的总量之和应为10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生活垃圾为原料制造建筑用型材砌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至少对其中所含的有机类生活垃圾成分作充分腐熟处理后的生活垃圾为基础原料,将其中含有的机械性硬质固体成分破碎至粒径为5-10毫米的颗粒,对其中含有的柔韧性片状成分破碎至面积不大于5平方厘米的碎片,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凝结材料、辅助添加材料和水后,按常规方式于砌块成型机中加压成型及后期养护处理,所说各固体成分的重量为:生活垃圾基础原料 61.7%, 凝结材料 37.03%,辅助添加材料 1.27%,其中所说的凝 结材料为按固体成分总重量计的下列成分组成:标号≥425号的水泥20%, 粒径≤3毫米的熟石灰3.8%,粒径为5-10毫米的砂13.23%,所说的辅助添加材料为按固体成分总重量计的下列成分组成:硫酸铁铵 0.6223%, 三氧 化二铁 0.33528%,氢氧化铝 0.07112%, 抗坏血酸钙 0.0254%,氯化钾 0.2159%,水的用量为每立方米固体成分使用140-160千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东旭陶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世佳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