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守刚专利>正文

电熔镁砂连续二步法生产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117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熔镁砂连续二步法生产技术,将以菱镁矿石为原料用电弧炉熔炼生产电熔镁砂工艺中的分解熔炼分为二步进行。先将矿石破成8~12公分的块,并投入反射竖窑中在900~1100℃焙烧,以矿石烧透不碎为度。出窑物料温度为800~900℃,将其立即投入电弧炉中进行熔炼。电耗仅为2000~2200千瓦时/吨产品,周期短;7.5小时,成本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菱镁矿石(主要成份为碳酸镁MgCO3)为原料,用电弧炉分解熔炼镁砂,特别是涉及分别进行分解、熔炼的连续二步法生产电熔镁砂
目前、以菱镁矿石为原料生产电熔镁砂的方法有二一、用菱镁矿石分解熔炼将菱镁矿石破碎成1~5公分小块,投入电弧炉中进行分解、熔炼生产电熔镁砂。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能耗高,每吨成品耗电3250~3300千瓦小时熔炼周期长,以每炉产量6.5~6.7吨炉型(与之配套的电炉变压器1600千伏安)计,每炉10~10.5小时。能耗高、熔炼周期长的原因是、分解和熔炼均在电弧炉中进行。电弧炉中的电极起弧温度为2800~3000℃,而菱镁矿石的分解温度只需900~1100℃。这样,电弧炉的电能所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散发于炉外,白白浪费。炉中石块小,而且棱角坚硬,互相之间空隙大,热传导不好,因此熔炼周期长。二、用轻烧氧化镁(苦土)熔炼轻烧氧化镁系由菱镁矿石焙烧制得。本身是一种镁质产品。熔炼时,将轻烧氧化镁不断投至电弧炉中进行熔炼,生产电熔镁砂。该法与前者相比的进步之处在于每吨成品电耗降低800千瓦小时左右。不足之处,耗电仍然较高,熔炼周期也较长。另外,用粉状轻烧氧化镁熔炼,其透气性差、操作技术要求也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一步节约能源且熔炼周期短的电熔镁砂连续二步法生产技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电熔镁砂生产技术进行关键性改进,以达到大幅度节能、缩短熔炼周期和提高单炉产量的目的。现有电熔镁砂生产方法由选矿、破碎、分解熔炼、自然冷却、破碎、分选诸工序组成。本专利技术只将其中的分解熔炼分成二步并连续进行,即用一般反射竖窑(立窑,通常用作苦土窑)对菱镁矿石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完毕的块状氧化镁趁热送至电弧炉中立即熔炼。其它工序内容不改变。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是菱镁矿石的分解、熔炼分二步进行。第一步菱镁矿石的分解选择杂质低、氧化镁含量在46%以上的菱镁矿石,用以燃烧的煤发热量需在4500大卡/千克以上。焙烧工艺是,把矿石破碎成8~12公分的块,投入反射竖窑中在900~1100℃温度中焙烧,煤石重量比为1∶7~9。焙烧以矿石块烧透不碎为度。也有少量粉料。菱镁矿石分解用煤0.25吨/吨氧化镁。反射竖窑内上层为预热带,中层为焙烧带,下层为烧成带。物料烧成后由窑下部出料(出窑时物料温度为800~900℃),上部补加菱镁矿石块。此过程循环进行。出窑的800~900℃氧化镁块立即送入电弧炉中熔炼。送料方法1、可由连接竖窑出料口和电弧炉进料处的坡式槽形通道自动流入。2、用上部吊在支撑物上可定向移动并可翻动的机械料斗输送。第一步分解为化学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焙烧坚窑与电弧炉距离越近越好,以免远距离运输物料降温。第二步熔炼为物理变化。将电弧炉中来自反射竖窑中800~900℃的块状氧化镁进行熔炼,熔炼的技术条件与电板炉的炉型规格及所采用的电炉变压器的容量相关。在实施例中予以对照说明。实验证明电熔镁砂连续二步法生产电熔镁砂耗能低,每吨成品耗电仅为2000~2200千瓦小时。熔炼周期以φ1.8M×1.7M炉型(电炉变压器1600千伏安)计,熔炼周期为7.5小时以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耗能低,熔炼周期短,产品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无图。实施例1试验类别工业试验试验炉数3炉次电弧炉规格φ1.8M×1.7M铁皮炉电炉变压器规格1600千伏安操作电流10000~11500安每炉投含氧化镁92.4%的氧化镁(由含氧化镁46.9%的菱镁矿石焙烧而成)10.7吨,投料时物料温度860℃。熔炼后,经自然冷却(95小时)、破碎、分选,共得氧化镁MgO含量96%以上的产品20.1吨。产品分挡情况如下氧化镁MgO含量≥98%的为10.1吨,占50.2%;氧化镁MgO≥含量97%的7.03吨,占35%;氧化镁MgO含量≥96%的2.97吨,占14.78%;熔炼周期7.5小时,吨产品耗电2050千瓦时,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ZBD5001-90。此外还产生辅料5.829吨。实施例2试验类别工业试验试验炉数2炉次电弧炉规格同实施例1电炉变压器规格同实施例1操作电流11000~12000安所用氧化镁块含氧化镁92%(用含氧化镁46.6%的菱镁矿石烧成)870℃的块料(其中有5%的面料)。第一炉投料10.5吨,第二炉投料10.45吨。炼成后经自然冷却(97小时),破碎、分选,共得氧化镁MgO含量大于96%的成品13.1吨。产品分挡情况如下氧化镁MgO含量≥98%的6.55吨,占50%氧化镁MgO含量≥97%的4.716吨,占36%,氧化镁MgO含量>96%,1.834吨,占14%。吨产品耗电2040千瓦时,熔炼周期7小时26分,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ZBD52001-90。产辅料3.9吨。实施例3试验类别工业试验试验炉数2炉次熔炼周期7.5小时电弧炉规格φ1.5M×1.7M电炉变压器规格1250千伏安操作电流5000~8000安各炉投含量92.9%870℃块状氧化镁(有10%粉状料)分别为7.3吨和7.2吨,分别进行熔炼,炼成后出炉。料坨经自然冷却、破碎、分选,共得含量>96%电熔镁砂9.1吨。产品挡次分布如下氧化镁MgO含量≥98%的为3.185吨,占35%;氧化镁MgO含量≥97%的4.095吨,占45%;氧化镁MgO含量≥96%的1.82吨,占20%;吨产品耗电2100千瓦时,产品质量符合行业标准ZBD52001-90。产辅料2.71吨。权利要求1.电熔镁砂连续二步法生产技术,由选矿、破碎、分解熔炼、自然冷却、破碎、分选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分解熔炼分二步进行,第一步菱镁矿石的分解,将选好的矿石破碎成8~12公分的块,将石块和煤投入反射竖窑中,煤石比为1∶7~9,以900~1100℃温度进行焙烧,焙烧以矿石块烧透大部分不碎为度,烧成后由窑下部出料,出料温度为800~900℃,将这种800~900℃氧化镁投至电弧炉中,竖窑上部补加矿石块和以保护窑内料面高度,第二步氧化镁的熔炼,将来自竖窑的800~900℃的氧化镁块料立即进行熔炼,熔炼完成后出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二步法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由竖窑向电弧炉送料采用连接竖窑出料口与电弧炉进料处的坡式槽形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二步法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由竖窑向电弧炉送料,采用上部吊在支撑物上可定向移动并可翻动的机械料斗。全文摘要电熔镁砂连续二步法生产技术,将以菱镁矿石为原料用电弧炉熔炼生产电熔镁砂工艺中的分解熔炼分为二步进行。先将矿石破成8~12公分的块,并投入反射竖窑中在900~1100℃焙烧,以矿石烧透不碎为度。出窑物料温度为800~900℃,将其立即投入电弧炉中进行熔炼。电耗仅为2000~2200千瓦时/吨产品,周期短;7.5小时,成本低。文档编号C04B35/05GK1280961SQ00110800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孙守刚 申请人:孙守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熔镁砂连续二步法生产技术,由选矿、破碎、分解熔炼、自然冷却、破碎、分选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分解熔炼分二步进行,第一步菱镁矿石的分解,将选好的矿石破碎成8~12公分的块,将石块和煤投入反射竖窑中,煤石比为1∶7~9,以900~1100℃ 温度进行焙烧,焙烧以矿石块烧透大部分不碎为度,烧成后由窑下部出料,出料温度为800~900℃,将这种800~900℃氧化镁投至电弧炉中,竖窑上部补加矿石块和以保护窑内料面高度,第二步氧化镁的熔炼,将来自竖窑的800~900℃的氧化镁块料 立即进行熔炼,熔炼完成后出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守刚
申请(专利权)人:孙守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