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萍专利>正文

一种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0316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3:24
一种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包括底板、吸气装置、加热装置、液化装置、支架装置、过滤装置、电机装置及集水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框体、第一支撑杆、第一横杆、第八管道、第一水泵、出水管及第一支架,吸气装置包括吸气管、第一风机、第一过滤框、第一滚轮、第一刷毛、第一管道、第二阀门、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框、散热框、加热棒、进水斗、第二支撑杆、第二横杆、第四支架,液化装置包括液化框、第二管道、第二风机、集中斗、第一过滤网、第三支撑杆、水管、第三管道、第二水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充分的摄取空气中的水分,并将其过滤,以便可以直接饮用,经济环保,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制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制饮用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因气候环境变化和工业污染,许多国家和地区因干旱缺水和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健康饮水,如何解决世界安全饮水的问题,已经成为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紧迫问题。空气制水技术,有效利用人类地球环境空气中的水分,提炼成人们所需要的生活饮用水,能有效解决地球上缺水地区饮用水问题,此项技术将成为世界范围内能普遍接受并采纳的一种有效方案和措施。目前市场上现有空气制饮用水设备一般都采用压缩机制冷,即冷凝空气,摄取空气中的水分,首先,压缩机制冷空气制水的空气制饮用水设备在低温低湿环境下工作时,蒸发器容易结霜,不适合使用,所以受环境影响较大,运用范围比较局限,其次,采用压缩机势必采用制冷剂,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再者,压缩机的噪音比较大,对用户影响较大,另外,压缩机耗能比较大,能源浪费比较厉害,不符合现在的低碳要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空气制饮用水装置。为达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制饮用水装置,所述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吸气装置、位于所述吸气装置右侧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右侧的液化装置、位于所述液化装置下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左侧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方的电机装置及位于所述电机装置下方的集水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左侧的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第八管道、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上的第一水泵、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出水管及位于所述出水管右侧的第一支架,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管、设置于所述吸气管上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吸气管右侧的第一过滤框、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内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一刷毛、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右侧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吸气管下方的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三支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框、位于所述加热框内的散热框、位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加热框右侧的进水斗、位于所述进水斗下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四支架,所述液化装置包括液化框、位于所述液化框上方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风机、位于所述液化框下方的集中斗、位于所述液化箱内的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之间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水管、位于所述液化箱右侧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二水泵,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上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上方的第四管道、位于所述第五支架左侧的第五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上方的第五管道、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下方的第六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左侧的第三横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过度斗、位于所述过度斗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右侧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上方的旋转框、位于所述旋转框下方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的第五横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六管道、位于所述第六管道内的海绵块、位于所述第六管道右侧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右侧的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上方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六管道上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电机左侧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下方的第一斜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左侧的第一竖杆,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箱、位于所述集水箱左侧的第五固定架、位于所述集水箱右侧的第七管道、位于所述第七管道右侧的堵塞块、位于所述堵塞块右侧的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右侧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右侧的第二气缸及位于所述第七管道下方的连接管。所述第一框体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框体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八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八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呈L型,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管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过滤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吸气管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过滤框内,所述第一刷毛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刷毛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述第一管道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吸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加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加热框呈倾斜放置,所述加热框上设有位于右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下表面的第二通孔、位于上表面的第三通孔、位于左表面的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第四通孔下方的第五通孔及位于右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加热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右端与所述加热框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斗的上端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吸气装置、位于所述吸气装置右侧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右侧的液化装置、位于所述液化装置下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左侧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方的电机装置及位于所述电机装置下方的集水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左侧的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第八管道、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上的第一水泵、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出水管及位于所述出水管右侧的第一支架,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管、设置于所述吸气管上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吸气管右侧的第一过滤框、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内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一刷毛、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右侧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二阀门、位于所述吸气管下方的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三支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框、位于所述加热框内的散热框、位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加热框右侧的进水斗、位于所述进水斗下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四支架,所述液化装置包括液化框、位于所述液化框上方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风机、位于所述液化框下方的集中斗、位于所述液化箱内的第一过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之间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水管、位于所述液化箱右侧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上的第二水泵,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上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上方的第四管道、位于所述第五支架左侧的第五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上方的第五管道、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下方的第六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左侧的第三横杆,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过度斗、位于所述过度斗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右侧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四横杆上方的旋转框、位于所述旋转框下方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的第五横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六管道、位于所述第六管道内的海绵块、位于所述第六管道右侧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右侧的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上方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六管道上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电机左侧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下方的第一斜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左侧的第一竖杆,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箱、位于所述集水箱左侧的第五固定架、位于所述集水箱右侧的第七管道、位于所述第七管道右侧的堵塞块、位于所述堵塞块右侧的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右侧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右侧的第二气缸及位于所述第七管道下方的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包括
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吸气装置、位于所述吸气装置右侧的加热
装置、位于所述加热装置右侧的液化装置、位于所述液化装置下方的
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左侧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
方的电机装置及位于所述电机装置下方的集水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
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左侧的第二通孔、位
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左侧的第一支撑杆、
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下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第八管
道、设置于所述第八管道上的第一水泵、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出水管
及位于所述出水管右侧的第一支架,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吸气管、设置
于所述吸气管上的第一风机、位于所述吸气管右侧的第一过滤框、位
于所述第一过滤框内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轮上的第一刷
毛、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右侧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
第二阀门、位于所述吸气管下方的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
的第三支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框、位于所述加热框内的散热
框、位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加热框右侧的进水斗、位
于所述进水斗下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下方的第二横
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四支架,所述液化装置包括液化框、
位于所述液化框上方的第二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风
机、位于所述液化框下方的集中斗、位于所述液化箱内的第一过滤

\t网、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之间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
下方的水管、位于所述液化箱右侧的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
上的第二水泵,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上方
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上方的第四管道、位于所述第五
支架左侧的第五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上方的第五管道、位于
所述第五支架下方的第六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左侧的第三横杆,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过度斗、位于所述
过度斗内的第二过滤网、位于右侧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
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侧的第四横杆、位于所述第
四横杆上方的旋转框、位于所述旋转框下方的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
第一固定块左侧的第五横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第六管道、位于所述
第六管道内的海绵块、位于所述第六管道右侧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
第一转轴右侧的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上方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
六管道上方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电机左侧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
第一挡板下方的第一斜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左侧的第一竖杆,所述
集水装置包括集水箱、位于所述集水箱左侧的第五固定架、位于所述
集水箱右侧的第七管道、位于所述第七管道右侧的堵塞块、位于所述
堵塞块右侧的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右侧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
第二推动杆右侧的第二气缸及位于所述第七管道下方的连接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
体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框体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
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

\t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
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
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
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
一框体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八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
八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
述第八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
连接,所述出水管呈L型,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出
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固
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
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过滤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吸气管的右端与所
述第一过滤框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过滤框的内部
相通,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过滤框
内,所述第一刷毛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滚轮的表面上,
所述第一刷毛与所述第一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呈水平状,所
述第一管道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过滤框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过滤框
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吸气
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支架呈L
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

\t另一端呈水平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框
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加热框呈倾斜放置,所述加热框上设有位于右
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下表面的第二通孔、位于上表面的第三通孔、
位于左表面的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第四通孔下方的第五通孔及位于右
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
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
通,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加
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加热框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
管道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加热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
述第二支架的右端与所述加热框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斗的上端呈空心
的圆台状,所述进水斗的下端呈L型,所述进水斗的下端对准所述第
六通孔且与所述加热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斗上设有第三阀
门,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
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
上端与所述进水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
的左端与所述加热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
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水
平状,所述散热框呈凹字形,所述散热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加热框的内
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棒设置
于所述加热框的内表面上且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制饮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箱

\t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液化箱竖直放置,所述液化箱上设有位于上表
面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与所述液化箱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横
杆的右端与所述液化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右端与所
述液化箱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第二管道
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七通孔且与所述液化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
二管道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加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管
道上,所述集中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集中斗的上表面与所述液化
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设有三个且上下依次排列,所
述第一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
的侧面与所述液化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设有两个且
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之间,所述第三支撑杆呈圆柱体,所述第三
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萍
申请(专利权)人:张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